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的接触。”的确,知识只有通过情感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初中英语“学困生”缺乏的并不是智慧,而是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坦荡真诚去感动学生,去帮助他们找回学好英语的信心。那么如何在他们身上架起爱的桥梁呢?这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基于此,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爱的转化。
一、让爱心滋润学困生,使其克服自卑心理
学生一旦学得很差,就会觉得英语深不可测,似乎听、说、读、写对他来说都像是天方夜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作为英语教师首先不应嫌弃他们,而要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交流,问明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对他们持肯定、接纳的态度,不仅不歧视他们,而且更加尊重、热爱他们,让他们感到与老师一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因而,教师要注重课堂内外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更多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无论他们的学习状况如何,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意识地设计和安排一些简单易表达的英语内容,锻炼他们的胆量。比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Unit 4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就设计了一些用Yes或No来回答的一般疑问句。如“Do you like party?”“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等等。在课堂上学生哪怕是有一丁点的进步,我总是用“Well done!”“Wonderful!”等来激励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能在英语上有所作为,布置作业挑些基础且结合书本的简单题目让他们来完成,使他们收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喜悦感。比如:我在给学困生布置作业时,用抄写单词、短语来代替那些他们根本看不懂的综合性习题。课外时间多与他们闲聊,争取实现零距离的接触,有意识地将一些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如:八年级下册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让他们去收集自己的爱好,每样物品都用英语贴好标签,他们觉得简单易行又有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关照。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倾注一片爱心,定能换回满园春色。
二、用耐心教育学困生,克服其自暴自弃心理
初中英语学困生一旦落后太多,考试成绩太差,同学冷眼相对,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体会不到“温暖”的学困
生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从而造成上课不听讲,呼呼大睡或大声喧哗,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甚至还会顶撞老师等等。这时教师要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做到不迁、不怒、不燥,要知道学困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对待他们要像对待一株刚刚发芽的幼苗那样去呵护,千万别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在教学活动中,每次考试或听写单词,我从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他们得了多少分,我总是说某同学比上次提高了多少分,或者说与班上的平均成绩靠得越来越近。这样既不会使他们在同学们面前难堪,又及时鼓励了他们。同时适当安排英语好的同学进行一对一互帮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学困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从而逐渐达到“脱困”的目的。
三、用“细心”去捕捉闪光点,克服其畏惧心理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老师认可,我们的学困生更不例外。因此,我们要用心去发现闪光点,使其克服畏惧心理。当然,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年龄、个性和成绩的差异,灵活地使用评价语言和不同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努力上好英语课。例如,当学生做练习或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就走到他身边亲切鼓励:“Don’t be afraid.I believe youcan!”或“Try again.”当学生答对了题或圆满完成了练习,我就用“Well done!”或“Very good!”“How clver!” 等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和赏识学生,使其克服畏惧心态,以良好的积极心态投入英语教学活动氛围中。我还碰到一些学困生,英语口头表达较弱,但擅长绘画,我在安排教学时就把教学活动和学生特长联系起来,让他们到黑板面前画自己的爱好。如:swimming、fishing等等。既简洁明了,又给他们展示机会,让他们在大家的称赞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这正如教育家陈鹤琴说的:“多一次表扬,多一次鼓励,多一次进步。”
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是一次漫长的工作,教师需长期不懈用爱心去滋润后进生,用耐心去教育学困生,用细心去捕捉闪光点,使其尽早重燃希望的火苗,精诚所至,定会金石为开。
参考文献
[1]朱士鸣.学生心理引导技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2004.
(责任编辑黄晓)
一、让爱心滋润学困生,使其克服自卑心理
学生一旦学得很差,就会觉得英语深不可测,似乎听、说、读、写对他来说都像是天方夜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作为英语教师首先不应嫌弃他们,而要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交流,问明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对他们持肯定、接纳的态度,不仅不歧视他们,而且更加尊重、热爱他们,让他们感到与老师一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因而,教师要注重课堂内外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更多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无论他们的学习状况如何,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意识地设计和安排一些简单易表达的英语内容,锻炼他们的胆量。比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Unit 4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就设计了一些用Yes或No来回答的一般疑问句。如“Do you like party?”“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等等。在课堂上学生哪怕是有一丁点的进步,我总是用“Well done!”“Wonderful!”等来激励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能在英语上有所作为,布置作业挑些基础且结合书本的简单题目让他们来完成,使他们收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喜悦感。比如:我在给学困生布置作业时,用抄写单词、短语来代替那些他们根本看不懂的综合性习题。课外时间多与他们闲聊,争取实现零距离的接触,有意识地将一些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如:八年级下册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让他们去收集自己的爱好,每样物品都用英语贴好标签,他们觉得简单易行又有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关照。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倾注一片爱心,定能换回满园春色。
二、用耐心教育学困生,克服其自暴自弃心理
初中英语学困生一旦落后太多,考试成绩太差,同学冷眼相对,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体会不到“温暖”的学困
生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从而造成上课不听讲,呼呼大睡或大声喧哗,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甚至还会顶撞老师等等。这时教师要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做到不迁、不怒、不燥,要知道学困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对待他们要像对待一株刚刚发芽的幼苗那样去呵护,千万别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在教学活动中,每次考试或听写单词,我从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他们得了多少分,我总是说某同学比上次提高了多少分,或者说与班上的平均成绩靠得越来越近。这样既不会使他们在同学们面前难堪,又及时鼓励了他们。同时适当安排英语好的同学进行一对一互帮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学困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从而逐渐达到“脱困”的目的。
三、用“细心”去捕捉闪光点,克服其畏惧心理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老师认可,我们的学困生更不例外。因此,我们要用心去发现闪光点,使其克服畏惧心理。当然,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年龄、个性和成绩的差异,灵活地使用评价语言和不同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努力上好英语课。例如,当学生做练习或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就走到他身边亲切鼓励:“Don’t be afraid.I believe youcan!”或“Try again.”当学生答对了题或圆满完成了练习,我就用“Well done!”或“Very good!”“How clver!” 等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和赏识学生,使其克服畏惧心态,以良好的积极心态投入英语教学活动氛围中。我还碰到一些学困生,英语口头表达较弱,但擅长绘画,我在安排教学时就把教学活动和学生特长联系起来,让他们到黑板面前画自己的爱好。如:swimming、fishing等等。既简洁明了,又给他们展示机会,让他们在大家的称赞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这正如教育家陈鹤琴说的:“多一次表扬,多一次鼓励,多一次进步。”
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是一次漫长的工作,教师需长期不懈用爱心去滋润后进生,用耐心去教育学困生,用细心去捕捉闪光点,使其尽早重燃希望的火苗,精诚所至,定会金石为开。
参考文献
[1]朱士鸣.学生心理引导技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2004.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