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情境、关联生活、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学方法等手段,促进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学科素养;深度学习;初中数学
一、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诉求
(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学科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的主题,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1].而深度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也是一种课堂变革的理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围绕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科本质,进行教学优化,不仅可以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还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其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在全面探究中,加深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二)有利于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应用问题的推理分析,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探究等思维活动进行学习,使学生理解数与数、图与图、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了学科素养培养和深度学习理念的落实,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从易到难进行问题优化,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深度学习为目标进行教学优化,帮助学生更加精准深刻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原则
(一)遵从有序原则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理解核心知識、把握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等过程进行的层层推进的活动,是基于学生主体展开的教学分析.也就是说,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形象到抽象,在层层递进、进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促使其内化知识,掌握知识本质,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落实以人为本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应该围绕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符合其学习发展需求的内容和活动,使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数学素养.这就要求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教学活动,依据教材意图、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等,将其建立关联,设计符合学生的活动和内容,在深入浅出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设计真实情境,在抽象化解中,促进深度学习
初中数学有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讲解知识,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降低学习质量[2].为让学生学会深度学习,能够自主进行深度探索,对于抽象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做辅助,借助几何画板软件、信息技术手段等,在直观演绎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的学习认知,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促进深度学习.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寻找发现实际生活中的二次函数问题,并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生活实际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例如,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以售出约100件,商家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方法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件降低0.1元,销量可以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售价降低多少元时,销售利润最大?
思考: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不降价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的总利润是多少?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以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
(5)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深度思考:最大利润如何求?解决此类问题最关键要注意什么?
在问题情境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就此情境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在情境引导中化解抽象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促进深度学习.
(二)关联生活实际,在阅读分析中,促进深度探索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要善于关注生活,将数学课程与生活实际建立关联,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为促进深度探索,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数学与生活进行关联,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算推理能力,使其会运用阅读分析的方法解析生活问题,提高数学运算素养.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内容时,让学生通过读懂题目,在弄清楚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数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设未知数进行求解,能够运用方程思想和方程知识解析实际问题.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挑选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如,超市以每支4元的价格购进100支水笔,卖出时每支水笔的标价为6元,当卖出一部分水笔后,剩余的以9折出售,全部卖完时超市盈利188元,其中打9折的水笔有几支?
在进行读题时,发现题干中的条件较多,关系比较复杂,为让学生能够分清楚已知量和未知量,能够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阅读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就按照标价出售和打折出售的售价、数量、售出总价等各个量进行阅读,如:
生:设打折出售水笔x支,售价为6×90%,数量为x,售出总价为6×90%x. 生:按照标价出售,通过阅读知晓售价为6元,数量为100-x,售出总价为6(100-x).
通过阅读分析的方法,在找出等量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题意,采用直接设元法,设x支水笔打9折,则不打折的水笔为(100-x)支,从而根据“售出的费用-进货的费用=利润”这一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运算.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促进深度探索,然后设计数学生活化应用题专题,依据方程应用核心知识、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类型的方程应用题,在阅读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深度探索,使其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深度学习,从而培养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素养.
(三)开展实践活动,在数据搜集中,促进深度思考
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树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在真实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使其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促进深度思考,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现实意义,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交流沟通中,促进共同进步发展.例如,在教学“数据分析”的内容时,要学会对数据收集方案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旨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身边的素材提出统一活动,让学生根据主题经历数据收集和汇报,如,可以就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让学生小组就班级同学的年龄、身高、心率、体重等问题,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在此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调查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以下问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是哪些?
(2)你的小组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数据?是全面调查方式还是抽样调查方式?
(3)你的小组准备怎样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
在问题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就此次实践过程做全面分析,然后递交调查计划,进行师生讨论,在共同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做好实践活动规划,最后让学生小组就此次实践成果进行汇报.根据汇报情况,让学生小组进行交流互动,结合学生小组实践方案、实践图片视频、实践过程、实践成果以及完成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多维点评,在课外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从而培养数据分析素养,促进深度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豐富教学方法,在数形转化中,促进深度分析
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是采用讲授、演示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兴趣,理解数学本质.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数学素养,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数形转化中,促使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又可以培养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结合图像,理解直线y=kx b(k,b是常数,k≠0)中常数k和b的取值对直线的位置的影响,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就函数y=3x 2,y=2x-1,y=-12x建立直角坐标系,画出其函数图像.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从数形的角度让学生体悟作图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以下内容进行选择学习:
①y=0.5x;②y=-0.5x 2;③y=3x;④y=-3x 2.
根据函数表达式,学生动手画出图像,然后引导学生对比①和③、③和④、①和②、②和④的函数图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记录其结果,结合图形对直线y=kx b中常数k和b的取值对直线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交流、归纳和总结.
最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就此次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讲解、总结,以数形直观展示的方法,分析所得成果内容,通过数形转化,在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建模和直观想象素养,从而促进深度分析.
四、结 语
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深度学习教育理念的落实,通过设计情境、关联生活、动手实践、丰富教法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红.深度学习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2020(22):90-91.
[2]李明玉.在深度学习的课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J].考试与评价,2020(4):151.
[3]杨慧.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7.
【关键词】学科素养;深度学习;初中数学
一、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诉求
(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学科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的主题,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1].而深度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也是一种课堂变革的理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围绕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科本质,进行教学优化,不仅可以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还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其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在全面探究中,加深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二)有利于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应用问题的推理分析,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探究等思维活动进行学习,使学生理解数与数、图与图、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了学科素养培养和深度学习理念的落实,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从易到难进行问题优化,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深度学习为目标进行教学优化,帮助学生更加精准深刻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原则
(一)遵从有序原则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理解核心知識、把握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等过程进行的层层推进的活动,是基于学生主体展开的教学分析.也就是说,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形象到抽象,在层层递进、进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促使其内化知识,掌握知识本质,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落实以人为本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应该围绕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符合其学习发展需求的内容和活动,使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数学素养.这就要求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教学活动,依据教材意图、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等,将其建立关联,设计符合学生的活动和内容,在深入浅出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设计真实情境,在抽象化解中,促进深度学习
初中数学有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讲解知识,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降低学习质量[2].为让学生学会深度学习,能够自主进行深度探索,对于抽象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做辅助,借助几何画板软件、信息技术手段等,在直观演绎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的学习认知,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促进深度学习.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寻找发现实际生活中的二次函数问题,并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生活实际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例如,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以售出约100件,商家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方法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件降低0.1元,销量可以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售价降低多少元时,销售利润最大?
思考: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不降价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的总利润是多少?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以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
(5)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深度思考:最大利润如何求?解决此类问题最关键要注意什么?
在问题情境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就此情境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在情境引导中化解抽象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促进深度学习.
(二)关联生活实际,在阅读分析中,促进深度探索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要善于关注生活,将数学课程与生活实际建立关联,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为促进深度探索,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数学与生活进行关联,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算推理能力,使其会运用阅读分析的方法解析生活问题,提高数学运算素养.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内容时,让学生通过读懂题目,在弄清楚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数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设未知数进行求解,能够运用方程思想和方程知识解析实际问题.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挑选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如,超市以每支4元的价格购进100支水笔,卖出时每支水笔的标价为6元,当卖出一部分水笔后,剩余的以9折出售,全部卖完时超市盈利188元,其中打9折的水笔有几支?
在进行读题时,发现题干中的条件较多,关系比较复杂,为让学生能够分清楚已知量和未知量,能够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阅读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就按照标价出售和打折出售的售价、数量、售出总价等各个量进行阅读,如:
生:设打折出售水笔x支,售价为6×90%,数量为x,售出总价为6×90%x. 生:按照标价出售,通过阅读知晓售价为6元,数量为100-x,售出总价为6(100-x).
通过阅读分析的方法,在找出等量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题意,采用直接设元法,设x支水笔打9折,则不打折的水笔为(100-x)支,从而根据“售出的费用-进货的费用=利润”这一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运算.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促进深度探索,然后设计数学生活化应用题专题,依据方程应用核心知识、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类型的方程应用题,在阅读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深度探索,使其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深度学习,从而培养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素养.
(三)开展实践活动,在数据搜集中,促进深度思考
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树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在真实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使其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促进深度思考,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现实意义,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交流沟通中,促进共同进步发展.例如,在教学“数据分析”的内容时,要学会对数据收集方案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旨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身边的素材提出统一活动,让学生根据主题经历数据收集和汇报,如,可以就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让学生小组就班级同学的年龄、身高、心率、体重等问题,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在此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调查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以下问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是哪些?
(2)你的小组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数据?是全面调查方式还是抽样调查方式?
(3)你的小组准备怎样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
在问题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就此次实践过程做全面分析,然后递交调查计划,进行师生讨论,在共同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做好实践活动规划,最后让学生小组就此次实践成果进行汇报.根据汇报情况,让学生小组进行交流互动,结合学生小组实践方案、实践图片视频、实践过程、实践成果以及完成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多维点评,在课外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从而培养数据分析素养,促进深度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豐富教学方法,在数形转化中,促进深度分析
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是采用讲授、演示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兴趣,理解数学本质.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数学素养,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数形转化中,促使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又可以培养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结合图像,理解直线y=kx b(k,b是常数,k≠0)中常数k和b的取值对直线的位置的影响,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就函数y=3x 2,y=2x-1,y=-12x建立直角坐标系,画出其函数图像.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从数形的角度让学生体悟作图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以下内容进行选择学习:
①y=0.5x;②y=-0.5x 2;③y=3x;④y=-3x 2.
根据函数表达式,学生动手画出图像,然后引导学生对比①和③、③和④、①和②、②和④的函数图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记录其结果,结合图形对直线y=kx b中常数k和b的取值对直线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交流、归纳和总结.
最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就此次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讲解、总结,以数形直观展示的方法,分析所得成果内容,通过数形转化,在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建模和直观想象素养,从而促进深度分析.
四、结 语
学科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深度学习教育理念的落实,通过设计情境、关联生活、动手实践、丰富教法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红.深度学习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2020(22):90-91.
[2]李明玉.在深度学习的课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J].考试与评价,2020(4):151.
[3]杨慧.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