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教师通过适合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的一种教学思想,但小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思想比较幼稚,逻辑思维能力也比较差,不能同正常成年人一样独立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遵从学生发展的规律,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其在学习中能够逐渐体会到数学思想的用处,在学习中能够先对基础的知识和理论进行了解,再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本文就围绕着“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创新教学
  在新课程体系下,对教学也做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在教学时,教师大多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其在学校中长期处于停滞不前或是落后的状态,逐渐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时遵从以生为本的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探讨中,以丰富的教学模式渗透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
  一、 渗透融合思想,进行知识整合
  数学思想一般包括化归、分类、符号、数形结合等方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掌握到正确的方法。在小学课本中,知识是分很多体系的,不同的知识会被分到不同的章节里面,但是数学的学习是不受章节限制的,知识本就是以互通的形式存在的,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以往学过的知识都相互串联起来,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在教学中渗透一种融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有方向感,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也应当遵从这种原则,在教学时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适得其反,在刚开始接触到数学知识的时候,因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并且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往往会呈现出抵触的情绪,只要一提到数学,就会感到头皮发麻,其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到新的知识时没能与以往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感到知识是孤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比如在学习到“长方形”时,可以先将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剪出来,让同学们用观察法进行观察,看看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了能使长方形的结构表现得更加明确,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找到一些参照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牙签将长方形的结构展现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观察到整体的长方形,还能将其进行拆分,细致的观察每一个边的特性,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找出长方形的特征。在学生对长方形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用刻度尺量一量每一个边的长度,进而引出长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
  二、 渗透实践思想,提升学生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数学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会产生一些疲惫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到与实践的方式相结合,加入一些活动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劳逸结合,放松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一般在实践的学习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模式,将学生以4~6人为一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比如在讲解到“测量”的有关知识时,就可以采取实践的模式。在教室内,有很多可测量的物品,教师会给学生们一些相关的数值,但是并不一定都准确,且数值的顺序是打乱的,要求学生根据对班级中物品的测量情况进行重组。学生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测量,每个人拿上自己的测量工具,负责测量自己负责的区域,并将测量的数值与物品对应记录下来,在与教师给出的数值进行对比,找到正确的答案。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误差的允许范围值,避免学生在测量时受到这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的证明,学生能够将班级中的物品进行正确的数值测量,同时也掌握了最靠谱的测量方式,学生在这样的实训下,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以及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能够给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一直沿用实践证明的数学思想。
  三、 渗透评价思想,促进学生交流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而言,都是需要进行教学评价的。可以说评价是对自身的一种重新认识,能够在学习的进程中及时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现阶段学习的内容和任务,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的目标,在学习中与他人进行对比,找到他人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针对薄弱的环节,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而教师需要在评价的环节更加重视,可以说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往往能够决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于表现较为出色的学生要多赞扬,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对于暂时表现不好的学生,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能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在班级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就自己的学习经验在课堂中进行分享,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评价与交流中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互相合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 小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遵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实用的学习思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學习时能够更有目标性、计划性,通过提升思想认识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黎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8).
  [2]刘敏.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4).
  作者简介:
  葛素珍,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难度存在差别,知识落差较大,从而引发一些学习问题。基于当前学生数学的学习状况,教师应加强重视,采取恰当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本文将以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学习现状、影响因素,从而探究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习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一、 引言  
摘 要:对于理工类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在考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提高考研学生高等数学的成绩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了基于考研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现状,从分层教学、网上选师制和建立课后服务平台APP、增强习题的指导、端正态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对《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给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教育;网上选师制;课后服务平台“APP”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内容中的重头戏,因为它对开发孩子的智,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数学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其中的几何图形,更是难中之难,因为几何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太过于抽象,不易理解。而小学学生又太小,空间思维、抽象思维都没有形成,如若教学措施选择不当,则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迷茫之中。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深思熟虑,设计好恰当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实
摘 要:为提高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利用Excel软件实现矩阵的基本运算及初等行变换,并结合例题讲解操作方法。  关键词:线性代数;矩阵;初等变换;Excel  《线性代数》是一门广泛开设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但由于其内容抽象、计算繁复,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以MATLAB为代表的数学专业软件被引入线性代数的课堂教学之中,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这门古老的学科。可是由于此类软件的专业性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探究教学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当下小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通过实践个案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一般模式,最后对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实践研究  一、 探究式教学内涵  1. 探究式教学概念  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钻研精神,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探究即
摘 要:新课改倡导“自主先学”、倡导“先学后教”,要求教师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要求。文章对“先学后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探讨了“先学后教”实施的主要形式“自主辅导式”的主要途径,并对“自主辅导式”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粗浅的论述,与同仁们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自学辅导式;实施策略  一、 自学辅导模式在课前预习环节中的运用  “凡事预则立”,
摘 要:几何画板是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图形的指示作用与几何画板的配合应用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对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图像当中的应用、立体几何当中的应用、探索未知的数学问题中的应用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有益于学生深入对几何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指示作用;几何画板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与现代的小学教育充分的融合,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