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o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这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约束,不受传统教学程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动手,自己设计,教师只处于指导和辅助的地位。因此,在培养人才中具有下列作用。本文介绍了网络下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并阐述了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注意点。
  【关键词】网络;生物;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39-02
  网络的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性强,它在时间、地域、学习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方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是开放性的。利用网络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基于网络下的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
  1.开展电子问卷调查
  利用校园局域网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广泛性和统计的及时性上,取得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问卷调查。
  例如:播出了关于“克隆”的系列纪录片、科幻片之后,我们做了一个网上调查:没有被调查过的同学在登录后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克隆”的调查问卷。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进行选择,提交后计算机就会立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以迅速、全面地获得充实而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2.组织专题知识讨论
  网络在时间、地域和交流方式上具有开放性。在网上进行专题知识的讨论,能更好地扩大参与面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我们在完成了关于“克隆”系列片的播出和关于“克隆”的生物调查后,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组,讨论的主题是《“克隆人”将带来?》。很多同学自由地发表了言论,有的持肯定意见,有的持谨慎态度,有的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表示赞赏,有的又提出质疑……参与积极,争论热烈。在讨论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组织了大型的专题讲座《克隆与社会》。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使他们对生物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课堂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3.展示学生科技成果
  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科技成果的展示,将使学生获得一种荣誉感,从而得到极大的鼓励,也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生物科技活动中来。在网上展示学生的科技成果,不但能很好地解决展示场地、作品保管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和研讨。
  二、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注意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让大部分学生浏览我们的生物网页的同时,也要让对生物、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网页制作中来:让他们去查找资料、制作软件、维护网站,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网站。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一批生物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外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
  生物科技活动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有时在室内活动,有时到室外采集标本,因此学生都要具备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品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的衣、食、注行都离不开生命科学,中国在农业科技上将来还会不会出现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这都是生物教师应该深思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就是要把课堂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有理论,有实践,又有坚强意志的优良品质。我校在活动中开展了一次血型鉴定实验,开始有的同学怕痛,在别人身上取血也怕,经多次训练,能勇敢地在自己手指上取血。还有的在捕捉昆虫时不愿拿毒瓶,怕毒,采植物标本怕累,做鸟的剥制标本怕脏,做青蛙解剖实验胆小,越是同学们怕的,在活动中我们越要去做,最终使他们消除顾虑,认为生物学科活动很有意义。现在中学生物课时少,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学科活动,使学生片面理解学生物就是与“农”打交道。怎样培养有理论,有实践,又有优良的思想品质的生物人才,我认为中学教育很重要,在中学适当地开展生物学科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想意志,而且有利于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
  四、生物课外活动能促进美育、化学等学科的发展
  1.促进美育学科的发展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学科活动,按自然美的规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我们将自然界的各种树叶做成腊叶标本后,再根据不同的叶形拼出各种不同形状,制作昆虫的贴翅造形标本,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美术才能,又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教具。
  2.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
  生物与化学是不可分割的,如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物质的组成是化学元素。
  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和创造的学科,生物课外活动更应重视实践。在实际活动中,无论是采集标本或栽培、养殖生物,都需要仔细观察、分析各种生物现象,并参阅大量资料,去说明和解决一些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發展。这是网络不能替代的,所以不能因为网络的使用而削弱甚至替代了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美珍等:《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2]李长看:《爱鸟周寄语》,《生物学教学》1998年第146期.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記忆能力的关键,在于教给其科学的记忆方法。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还必须与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民族村寨因自然、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封闭且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近年来,民族村寨旅游的迅速发展,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地方性是地方特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必然路径,是教师主体意识的彰显。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教育教学理论与观念的反思、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和對自己专业发展的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可通过教学日记、教学对话、教学录像或教学研究等方法展开。  【关键词】教师;反思型教师;教学反思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师范生素养培育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我们知道,语言离不开文化而独立的存在。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快,把世界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迅速的融到入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这样,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公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围绕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跨文化意识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的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应该懂得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天地中无拘无束地想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和PPT等课件,通过创设内容情景、搭建续编平台、利用看图作文、设计想象作文等作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途径和不同方法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文;想象;
【摘要】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是新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也是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需要。提高幼儿园园本化课程的质量,需要从幼儿园實际及已有资源出发,根据幼儿园实际发展的根本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目标体系,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并通过幼儿园、社区、教师和幼儿共同组织实施。笔者通过分析幼儿园当前课程现状,借助研究学者的带领,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课程园本化的具体办法和途径,了解审议课程的重要性,用共
摘要:实验创新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对实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勇于结合实际对实验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创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谈了几点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