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林主席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代表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于9月10日会见了来自40个国家的外国地方政府和友好城市组织的主要代表以及中国地方政府和友好城市组织的主要代表。
  贾庆林主席高度评价本届大会的重要意义。他说,2010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召开适逢上海举行世博会,其主题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相得益彰。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世博会的内涵,传播和弘扬了世博精神与理念,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友好城市事业的进步,推动世界和平。
  贾庆林指出,国际友好城市活动从最初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多边合作,合作的内容从政治、经贸拓展到文化、教育、人才、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城市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为促进人类的团结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友城活动经过37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中国同有关国家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的重要桥梁, 成为中国同世界有关国家开展多边、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促进中国同各国交流合作、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贾庆林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国际友好城市活动,积极倡导中国与各国地方政府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像国际友好城市大会这样的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寻求新的合作方式,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各国城市应当在“讲友谊、讲实效、讲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合作,全面提高实质性交流水平,增进城市之间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促进城市的文明与繁荣,实现共同的发展与进步。
  贾庆林在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时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全球具有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但是,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700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联合国每人每天1.25美元标准,中国还有1.5亿贫困人口。中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很多。中国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谈到中国对外政策时,贾庆林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不渝地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上海市市长韩正,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等中方领导参加了会见。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史展于2010年12月30日在对外友协和平宫正式对外展出。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井顿泉、李建平,秘书长罗勤,展览设计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教授与对外友协各部门负责人、会史展顾问出席了开展剪彩仪式,并参观了展览。  对外友协是1954年5月由10个全国性的社会团体联合发起成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民间外交事业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以增进人民友谊、推
期刊
3月1日下午,对外友协和中央电视台在对外友协“和平宫”举办了俄罗斯系列动画片《开心球》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首播式。  中俄两国十分重视此次播出,对外友协、中俄友协会长陈昊苏,俄驻华公使衔参赞陶米恒,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全国少工委副主任李学谦,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盛亦来,中俄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以及中俄数十家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出席了首播式。  陈昊苏会长在致词时说,《开心球》在
期刊
3月16日上午,井顿泉副会长专程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向日本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人民币。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山田重夫等出席捐款现场。  井顿泉副会长对日本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并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井顿泉表示,中日两国人民长期以来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结下了深厚友谊。此次日本发生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人民深感痛心,感同身受
期刊
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大洋洲友好协会,通过新西兰驻华使馆向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捐款人民币10万元,用于支持在新西兰开展的震后救援工作。   2月23日,陈昊苏会长到新西兰驻华使馆,将捐款交给新西兰驻华临时代办沈倩萍女士,并转达了正在美国访问的李小林副会长的问候,同时转交了对外友协及中大友协廖晖会长的慰问信
期刊
9月的上海,蔚蓝的天空,金黄的太阳,徐徐的微风,大地万物生机勃勃。此时的上海正沉浸在举国的喜悦中,上海世博会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火热而有序地进行着。  2010年9月6日至12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上海世博国际组织联合馆举办了“城市合作,走向美好生活”主题展。作为对外友协的实习生,我幸运地成为主题展的工作人员,参与展馆的宣传工作,切身体会到人民友好工作的重要和美好。  创意设计,主题展吸人眼球  
期刊
加纳中国友好协会,一般称其为加中友协,期待着庆祝1961年签订的加中友好条约50周年。  2009年加中友协庆祝其成立10周年之时,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它参与了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的纪念活动。  中国与加纳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957年3月6日黄金海岸独立之前召开的万隆会议之时。早在加纳独立之后中加两国官方正式接触之前,两国学生、青年和政治活动家就有了接触。  加纳中国友好协会简称“协
期刊
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向莅临大会的国家领导人表示崇高敬意,向来自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城市的代表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为国际友好城市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朋友们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我们为大会确定的主题是“城市合作,走向美好生活”。显然,这一主题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有着紧密联系。我们这次大会是借助上海世博会的舞台顺利召开的,我们也要对
期刊
新加坡中国友好协会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所农村小学分别捐赠10万元人民币助学金。  受新中友协委托,新疆对外友好协会于2010年12月2日、14日先后在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牧业寄宿小学和吐鲁番市亚尔乡大桥小学举行了捐款仪式。受助学校及受助学生代表在捐款仪式上表达了对新中友协善举的感激之情,他们表示将以用好善款、搞好教学、刻苦学习、争做中新两国人民友好事业接班人的实际行动感谢新中友协。  新中友协是新
期刊
我今天能再次来到上海这个充满活力青春常驻的城市,特别是来参加这个通过今天在场的个人和组织的集体合作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提供机会的大会,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我特别感到高兴的是,我能到这个以城市合作共创更美好的明天为主题的大会上发言。这个理念对我本人来说是熟悉的,就像汤加生活方式,实际上也是太平洋生活方式,它是一种面向家庭并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按这种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家庭以及大家庭、当然也是对更广
期刊
我演讲的主题是:城市环保、节能减排与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战略性思考。这同样也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所面临的问题。由于人们现在造成的环境破坏,未来几十年的各种排放将预示着一场灾难的到来,其后果现在似乎是可以预见的。  一个令我们都感到焦虑的原因是大自然向我们反复发出强烈的信号。我们依然记得海地可怕的地震、墨西哥的暴雨、葡萄牙摧毁性的泥石流、南极的融化等等,而我们日渐成为“无能为力”的旁观者。印尼苏门答腊岛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