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50周年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纳中国友好协会,一般称其为加中友协,期待着庆祝1961年签订的加中友好条约50周年。
   2009年加中友协庆祝其成立10周年之时,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它参与了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的纪念活动。
   中国与加纳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957年3月6日黄金海岸独立之前召开的万隆会议之时。早在加纳独立之后中加两国官方正式接触之前,两国学生、青年和政治活动家就有了接触。
   加纳中国友好协会简称“协会”是在哈吉·伊莫洛·埃加拉的领导下于1979年成立的,他是大会人民党杰出的政治人物。遗憾的是该协会并未持续很久。
   加中友协,作为“协会”的后继者,于1999下半年成立。很显然,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友好协会来推动我们两个伟大国家的人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的理想,让它成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进一步了解的民间论坛。
   我在1997年任加纳驻中国大使的任期满后,拜会了当时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齐怀远先生,谈话中我们就恢复加纳中国友好协会等问题进行了商讨。
   回国后,我开始着手恢复加中友协的使命,牢记着中国谚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中友协十年前踏出了第一步。在成立大会上,宣读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发来的热情洋溢,充满兄弟情意的贺信,对此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加中友协的座右铭是在发展中求团结,我们认为这是恰当的。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如下的目标和宗旨:
   ——增进友谊,促进中国与加纳的民间组织和官方机构深入合作。
   ——加强两国及其人民之间业已存在的良好的团结。
   ——促进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合作。
   ——促进互访,发起和推动双方互利的项目。
   加纳和中国于1960年7月5日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成为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成员以来, 一直是传统的朋友和盟友。中国派出黄华为中国驻加纳首任大使,足以说明加纳对中国的重要性。他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人物,是毛泽东主席的助手。
   加纳是在联合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安理会拥有合法席位的首批国家之一,一直奉行着一个中国的政策。
   对加中友协而言8月18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50年前的1961年8月18日加纳第一任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北京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友好条约签署仪式。由于在去越南河内的途中路经北京,因此我有幸参加了这场仪式。该条约的签署是加纳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与其80人的随行人员首次极其成功的访华活动的一部分。
   明年是友好条约签订50周年。对加中友协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加中友协的新议程是利用重大事件的时机表明我会的发展愿望,使之在全国产生影响。我们希望我们的新议程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个月就开始进行一些活动,到2011年8月18日50周年庆典时达到顶峰。
   我们希望建设或购置一座友谊馆,它同时也将是加中友协成员学习汉语的中心。
   我们新的议程是利用上述时机,进一步在各个领域里开展活动。我们希望邀请本地区的姐妹组织和其他的友好协会参加我们的庆典。我们的计划将在适当时候告知相关组织。
   超过150家的中国公司和企业活跃在我国经济的各个部门。我们将寻求一种积极的方式让他们参与我们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国是一个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大国。因此,加中友协认为,加纳应努力把自己定位为中国在非洲最好的朋友。
   包括加纳在内的不同国家的发展,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是极不平衡的。我们必须把为争取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放在加中友协工作的日程上。因此我认为,加纳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用智慧和勇气共同努力建立这样一个新秩序,将推进崇高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当前,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维护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艰巨任务。
   中国实行的民间外交,在挫败企图使革命边缘化的早期斗争中,曾是一支强大的力量,现在仍然是这样。我记得60年代我在英国时,我是英国中国了解协会这个组织的倡议者和参与者。我们对英中了解协会的支持和参与被证明是积极有效的。
   为了大家更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有远见,加中友协已准备好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我记得多年以前威廉·艾·柏·杜波伊斯在他90岁生日之际,在当时的北京广播电台号召非洲青年尤其要向中国学习。这在今天依然如此。
   加中友协特别请求,由我会主办,将中国政府对加纳民众设立的奖学金以威廉·艾·柏·杜波伊斯的名字来命名。这也在我们的工作日程之中。
   中国和加纳友好交往频繁,特别是两国高层互访,从第一任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到现任总统约翰·阿塔·米尔斯的访华,对进一步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中友协的两位成员马里特先生和阿芙·阿芭比奥女士已成功地访问了中国。在我们进入兔年,迎接友好条约签署50周年之际, 我们希望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将继续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令人欣慰的是加中友协成员中有许多知名人士:加纳副总统约翰·马哈马;维克多·贝霍大使,他目前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领导人,50年前1961年签署友好条约期间,他是加纳驻华使馆的一位年轻外交官,以及加纳政府内阁秘书本·伊格汗先生。
   中国一首古诗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加中友协也有同感。
   在我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听说加纳最好的朋友,98岁的黄华先生于近日逝世。我代表加中友协以及加纳人民对失去这样一位朋友向中国人民和黄华先生的家属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和同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的诗是我此文最好的结尾。
   万山激荡和平颂
   四海飞旋友谊歌
   奋斗百年遂壮志
   人寰永世止干戈
  
  2010年10月
  (章丽珍译)
其他文献
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于3月18日在北京召开。  会上首先宣读了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致陈昊苏会长的贺信,感谢陈昊苏会长领导中俄友协为两国友好事业做了大量工作,表示相信两友好组织将会为进一步扩大、巩固和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做出积极努力。  中俄友协会长陈昊苏作中俄友协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他指出,中俄友协在过去的五年里,坚持《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弘扬的和平思想和时代精神,开展
期刊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了向世界各国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表达中国人民崇尚友谊、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2011年1月24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春联欢晚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对外友协顾问蒋树声、陈昌智、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对外友协顾问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对外友协顾问铁木尔·达瓦买提、何鲁丽,全国政协
期刊
日本东北部地区3月11日发生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于3月12日分别致电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日中经济协会、日中协会、日中友好会馆等日中友好七团体及知事会、市长会、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等日本地方政府组织,向日本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对不幸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
期刊
2月17日是元宵节,由四川省对外友协、成都市对外友协、蒲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1友好之春——田园蒲江”庆元宵活动在蒲江举行,来自德国、巴基斯坦、美国、斯里兰卡驻成都的外交官和在四川的外国友人与当地居民一起,搓元宵、摘柑橘、写春联,过了一个十分地道的元宵节。  摘柑橘 新年体验田园生活。当和煦的阳光洒进蒲江的柑橘园,一群“洋农夫”在果园里忙活开了。“第一次尝到这么新鲜的水果,太好吃了!”品尝
期刊
2010年,在庆祝瑞中建交60周年时,我们看到四川省崇州市隆兴镇幼儿园的孩子们快乐地生活在崭新的幼儿园里。  9月3日,在离成都市一小时车程的崇州市,地方政府接受了由瑞士资助兴建的隆兴镇幼儿园。教室多为彩色单层建筑,一条封顶走廊把所有教室连接起来,成波浪状,从空中俯瞰犹如两条吉祥龙。9月开学时,幼儿园迎来了250名孩子。  崇州市领导和有关人员热烈欢迎到访的瑞士在华机构四川重建项目的众多代表。瑞士
期刊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史展于2010年12月30日在对外友协和平宫正式对外展出。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井顿泉、李建平,秘书长罗勤,展览设计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教授与对外友协各部门负责人、会史展顾问出席了开展剪彩仪式,并参观了展览。  对外友协是1954年5月由10个全国性的社会团体联合发起成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民间外交事业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以增进人民友谊、推
期刊
3月1日下午,对外友协和中央电视台在对外友协“和平宫”举办了俄罗斯系列动画片《开心球》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首播式。  中俄两国十分重视此次播出,对外友协、中俄友协会长陈昊苏,俄驻华公使衔参赞陶米恒,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全国少工委副主任李学谦,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盛亦来,中俄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以及中俄数十家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出席了首播式。  陈昊苏会长在致词时说,《开心球》在
期刊
3月16日上午,井顿泉副会长专程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向日本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人民币。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山田重夫等出席捐款现场。  井顿泉副会长对日本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并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井顿泉表示,中日两国人民长期以来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结下了深厚友谊。此次日本发生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人民深感痛心,感同身受
期刊
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大洋洲友好协会,通过新西兰驻华使馆向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捐款人民币10万元,用于支持在新西兰开展的震后救援工作。   2月23日,陈昊苏会长到新西兰驻华使馆,将捐款交给新西兰驻华临时代办沈倩萍女士,并转达了正在美国访问的李小林副会长的问候,同时转交了对外友协及中大友协廖晖会长的慰问信
期刊
9月的上海,蔚蓝的天空,金黄的太阳,徐徐的微风,大地万物生机勃勃。此时的上海正沉浸在举国的喜悦中,上海世博会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火热而有序地进行着。  2010年9月6日至12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上海世博国际组织联合馆举办了“城市合作,走向美好生活”主题展。作为对外友协的实习生,我幸运地成为主题展的工作人员,参与展馆的宣传工作,切身体会到人民友好工作的重要和美好。  创意设计,主题展吸人眼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