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德育的概念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新课标课程的一种,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应该融入基本的德育内涵,结合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寓教于学、言传身教地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理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13
   体育是一门户外的课程,这也是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体育的教学因为在户外,所以不需要借助黑板等媒介教学文字的内容,更主要的是靠着教师言传身教,用行动去影响学生。而这种方式,比起那些通过文字的方式去表达,带给学生的画面感会更强,这也就是为什么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开展,更会让学生记忆犹新。但是,本来体育课应该更多地涉及德育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校园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德育教学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普遍,这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于体育教师本身,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他们还是采取老式的体育教学方式,课堂上以基本的体能锻炼项目为主,这种方式只是让学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就现在的发展来看,没有什么重要的教学意义。其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因为受家长或者其他科目教师的影响,还是把自己的学习重心放在概念性学科上,在体育课程上,只是应付了事,教师不组织活动,他们就基本上就不能主动进行活动。久而久之,由于学生们的不参与、教师们的不重视,体育课程就变成了一种混时间的娱乐课程,这是可以说成一种非常可惜的浪费。
   一、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概念
   德育教学主张通过实际的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养德行、辨是非。德育教学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更具有是非观念,通过改正错误的行为,明白做人的道理,并且逐渐培养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规范的概念。在体育课程上,德育教学主要可以展现出来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体育团体项目开展中,学生应该更为真切地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快乐,他们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团体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逐渐加强,而也因为这些活动,学生们往往能够敞开心扉,和同学一起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其二,学生们的竞技意识加强。体育中有“更高、更快、更强”的教学宗旨,这种宗旨来源于奥林匹克的竞技精神的延伸。
   在体育的教学中,总是会涉及到一些比赛的项目,像进行短跑活动,在这种比赛中学生们你追我赶,超越对手,实现自己的最好成绩,这都是一种竞技意识的展现。所以谈起体育教学的德育,展现最多的德育方面就是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他们的有了竞争的意识。其三,要培养学生淡薄输赢的精神。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始终贯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避免学生过于功利,这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培养。体育的项目开展,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我,创造自己最好的成绩,而超越他人,也是为了变成更好地自己。所以有些学生过于看重比赛结果,这对他们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教师要时刻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强调这一点,要告诉学生们,有进取心是好事,但是要懂得接受失败和安慰自己,不要因为一点点失利而垂头丧气。
   二、学生会出现的相关问题
   体育课堂,学生会出现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一定要先在第一时间有所察觉,然后借助问题的解决过程,为学生开展一些生动形象的德育课程。比如说,在体育锻炼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因为突发问题而导致学生身体上的小伤害;学生们在团体活动中,不注意有了一些小摩擦,小学这个时期的学生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家里家长也都非常宠爱,有些学生一旦遇到这些身体上的伤害,有可能就会显得非常娇气,本来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但是学生自己看得过于严重。体育课是一门课外的项目,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尽量避免大的学生安全问题发生,但是还是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外小伤害,一旦发生问题,教师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处理,如果学生哭闹不停,这时候教师需要安慰学生,并且用细心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停止哭泣,让他们学会坚强。
   另外,如果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发生了矛盾纠纷,出现了抓扯现象,教师需要第一时间制止学生,然后问清事情的缘由,分别对当事双方进行教育,最后一定要让他们握手言和,互相道歉,这种做法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忍耐心理,让他们学会原谅他人,变得更为和善。在体育课堂上,会发生的问题很多,教师能做的就是要通过问题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并且逐渐能够自我解决问题。作为一门户外活动的课程,体育教师一定要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每个活动都尽量集中学生统一管理,避免学生在监管范围辐射不到的地方出现问题,这种做法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保护。
   三、在课堂上开设更多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活动
   德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还是离不开活动的进行,为了促进德育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开设更多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活动,合理分配课堂的时间,不要让一些体能训练活动过于消耗学生们的精力。首先,在开展体育课的时候,要给学生讲一些体育课堂应有的规范,比如说课前要集合,先做好热身活动,课后也需要集合,进行人数的清查。这样,既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也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有了一定的行为准则。然后,教师就要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把一些老式的体育项目,通过一些新型的方式进行展现。就拿赛跑这个项目说,可以用“两人三足”这种方式进行,让每个学生几个人一组进行配合,然后进行比赛,选出最默契的小组,进行表扬。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的团队协调能力有所发展,活动中也展现了竞技因素。还有,“两人三足”这个项目中,每个学生都需要配合,只有配合才能跑得快,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两个人跟不上整体的节奏,从而拉低整队速度,这时候身边的其他学生就需要学习原谅精神,鼓励那些操作不当的队友,并且帮助他们调整状态,最后才能达到共赢,这就是对学生容忍能力与领导能力的一种展现。
   四、结束语
   把德育的概念融于小学体育的各种活动中,往往比其他课程上的文字教学效果要好得多。體育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活动,用身体去感知,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亲自经历了,感受了,他们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明白的道理也会记忆的更久。
  参考文献
   [1]刘新丽.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3(19):183-183.
   [2]黄建军.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6(3):154-15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这对于学生们以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了重中之重,本篇文章将结合一些具体实例来简单论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及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改变以往高中数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问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良好切人点。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感染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用药史及疗效有利于初步判断微生物感染的种类
【摘要】研究计算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的四种方法,给出求解思路,旨在使学生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空间曲线;切线;切向量;法向量  【中图分类号】O1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2013JK1098)     空间曲线的切线是高等数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几何应用的重要内容.教材[1]主要研究了计算空间曲线的切线方程的三种情形:参数方程、可化为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为使学生能够深刻
目的探讨CT影像学在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方面的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进入我院治疗的3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手术前CT扫描的结果与手术中的病
【摘要】2013年考研数学(一)18题为微分中值型命题,本文利用构造辅助函数的方法给出了此考研题的多个证明.而此方法具有普遍性,可以解决一大类微分中值型的命题.  【关键词】微分中值型命题;辅助函数;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一)第18题:设奇函数f(x)在[-1,1]上具有二阶导数,且f(1)=1,证明:  (Ⅰ)存在ξ∈(0,1),使得f′(ξ)=1;
目的探讨VP3、IL-18双基因抑制骨肉瘤S-180的联合抑瘤作用。方法将VP3、IL-18基因插入pVAX1表达载体的pCMV启动子之下的EcoRI位点,构建成pVVP3及pVVp3-IL18。将该重组质粒与单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治疗,切口恢复良好,1例术后可疑出血,2例低氧血症,均经及时发现,处
目的探讨并评价采用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