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TEM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理念,其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确保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以得到合理的应用,实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必须明确和掌握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STEM教育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性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敏捷的科学思维意识。基于STEM教育视角,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故此,文章将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STEM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发挥STEM教育的优势作用。
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策略
一、针对性设置实践活动主题,并保证贴近生活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在使用STEM教育理念时要始终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设置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更重要的一点是,所选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和内容均要尽量去貼近生活,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带有生活特性的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
比如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还要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前,教师要先向学生做好详细的理论知识讲解,帮助学生知晓和掌握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在活动宣传时可以组织学生去设计海报,并张贴在宣传栏内,确保每一位学生均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而后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开展细节内容,比如要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再比如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郊区植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尝试着引导学生去思考,谈一谈自己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看法,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为更好融入STEM教育理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这四个角度去分析,继而提出更为全面、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二、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组织项目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合作学习和STEM教育活动的内在联系愈发密切。对于STEM项目活动,小学科学任课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生们集体的智慧,发挥小组团队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良好激活,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以《昼夜交替现象》为例,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带动下,将学习任务一一化解,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授课前,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原则,选取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组长结合学生间的默契程度、兴趣爱好等,自由选取小组成员,教师对每个小组展开优化调整,保障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有序展开。
教学片断:
教师:接下来我要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观察任务,让同学们记录“我身边动植物的一天”,请每个小组成员做好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所观察的不同事物,下次课我们就要进行汇报分析啦!请每个小组都要做好准备。
(学习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投入到“我身边动植物的一天”观察活动之中,并明确自己小组所观察的主体事物,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刺激学生探究意识的发展。)
教师:接下来请每个小组进行观察汇报,让我也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1:我们小组主要观察一种名为夜来香的植物,白天的时候我们发现夜来香处于闭合状态,等到了晚上,我们组长将夜来香拿回家中,通过观察发现夜来香在夜间开花,并通过微信软件,将夜来香开花的样子给我们照了下来,我们觉得夜来香开花实在是太美了。
小组2: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一只小猫,发现小猫习惯在夜间捕获食物,因为小猫的眼睛可以结合光线强弱进行观察,在夜间的小猫行动力十分灵敏。
……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基于STEM教育,展开项目活动,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对项目活动的参与热情,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项目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小学科学与学科的结合,就是指要把科学与相关的课程知识结合起来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看到,科学包含数学、物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知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遇到各种探讨计量的问题、分析物质结构的问题等,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应用跨越学科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应用跨越学科的理论来解决问题。
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上测量花坛周长的问题,要用什么科学理论作为引导?学生观看了花坛,发现花坛似乎是长方形。长方形计算周长的方法是(长+宽)×2=周长。应用这个理论,学生认为只需要测量花坛的一条长度和宽度,就能够通过计算来得到周长。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在解决科学问题时,需要掌握数学学科知识,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可以应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然后应用科学分类下的数学学科知识作为指导来解决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STEM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获得发展,以此改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形式,发挥STEM教育的优势作用,保障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闯荣关于STEM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0):230.
[2]杨开城,窦玲玉,李波,等STEM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32(2):20-28.
[3]黄丽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考察探究的实施策略[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3(7):30-31.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STEM教育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性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敏捷的科学思维意识。基于STEM教育视角,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故此,文章将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STEM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发挥STEM教育的优势作用。
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策略
一、针对性设置实践活动主题,并保证贴近生活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在使用STEM教育理念时要始终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设置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更重要的一点是,所选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和内容均要尽量去貼近生活,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带有生活特性的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
比如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还要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前,教师要先向学生做好详细的理论知识讲解,帮助学生知晓和掌握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在活动宣传时可以组织学生去设计海报,并张贴在宣传栏内,确保每一位学生均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而后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开展细节内容,比如要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再比如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郊区植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尝试着引导学生去思考,谈一谈自己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看法,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为更好融入STEM教育理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这四个角度去分析,继而提出更为全面、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二、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组织项目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合作学习和STEM教育活动的内在联系愈发密切。对于STEM项目活动,小学科学任课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生们集体的智慧,发挥小组团队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良好激活,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以《昼夜交替现象》为例,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带动下,将学习任务一一化解,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授课前,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原则,选取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组长结合学生间的默契程度、兴趣爱好等,自由选取小组成员,教师对每个小组展开优化调整,保障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有序展开。
教学片断:
教师:接下来我要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观察任务,让同学们记录“我身边动植物的一天”,请每个小组成员做好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所观察的不同事物,下次课我们就要进行汇报分析啦!请每个小组都要做好准备。
(学习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投入到“我身边动植物的一天”观察活动之中,并明确自己小组所观察的主体事物,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刺激学生探究意识的发展。)
教师:接下来请每个小组进行观察汇报,让我也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1:我们小组主要观察一种名为夜来香的植物,白天的时候我们发现夜来香处于闭合状态,等到了晚上,我们组长将夜来香拿回家中,通过观察发现夜来香在夜间开花,并通过微信软件,将夜来香开花的样子给我们照了下来,我们觉得夜来香开花实在是太美了。
小组2: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一只小猫,发现小猫习惯在夜间捕获食物,因为小猫的眼睛可以结合光线强弱进行观察,在夜间的小猫行动力十分灵敏。
……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基于STEM教育,展开项目活动,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对项目活动的参与热情,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项目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小学科学与学科的结合,就是指要把科学与相关的课程知识结合起来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看到,科学包含数学、物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知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遇到各种探讨计量的问题、分析物质结构的问题等,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应用跨越学科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应用跨越学科的理论来解决问题。
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上测量花坛周长的问题,要用什么科学理论作为引导?学生观看了花坛,发现花坛似乎是长方形。长方形计算周长的方法是(长+宽)×2=周长。应用这个理论,学生认为只需要测量花坛的一条长度和宽度,就能够通过计算来得到周长。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在解决科学问题时,需要掌握数学学科知识,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可以应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然后应用科学分类下的数学学科知识作为指导来解决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STEM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获得发展,以此改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形式,发挥STEM教育的优势作用,保障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闯荣关于STEM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0):230.
[2]杨开城,窦玲玉,李波,等STEM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32(2):20-28.
[3]黄丽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考察探究的实施策略[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3(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