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堂教学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农村由于诸多原因课堂教学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存在于几个原因。
  不研究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不明确。老教材《自然》的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科学》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包括科学概念,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偏重于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教学重点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上,教学定位发生转变,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教辅,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方式,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重视实践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深化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这样比较长期、长远的目标,小学阶段起何作用,一般不会多想,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科学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价值观模糊。很多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传统观念语文、数学为“主”科,而《科学》与其它学科被称为“副”科。语文、数学考试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影响到学校经济效益,推动主科要办特色一些。而《科学》学科不仅创造不了经济效益,还需要学校不断投入;其实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启蒙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消除迷信观念,也是为高级学校输送具有了解科学基础知识的好学生。科学教育得不到重视,值得深思。
  科学课堂没有突出科学精神。《科学》学科所提出的必须实事求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组织纪律自然严肃,不得马虎,科学精神要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保持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我们的科学课堂纪律散漫,学生甚至哪器材做游戏,课堂没有突出科学精神。
  以活动为主的教材表达形式和组织形式难以适应。科学课堂教学也是来自于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传授式教学模式,《科学》学科的教学教学特点是以观察、实验,操作与实践相结合,以小组活动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多人合作活动为主体、个体活动、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寻找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科学观察与文学观察、艺术观察混淆。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观察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克服感官的生理局限性,从感官观察扩展到仪器观察,借助仪器观察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从自然状态的观察扩展到实验中的观察,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正因为如此,科学观察才能达到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才可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科学观察到的没有延伸、没有半点夸张和插入想象,有的老师用文学艺术的观察方法渗透到科学的观察之中是不对的。
  师生得不到恰当的评价。期末一张试卷,开卷考试,没有操作、活动方面的考核,没有学习奖励,甚至不进行科学课考试。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重视本学科的学习,上课不听,课堂纪律乱。分组实验无法进行,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破坏性较大,下课盗走实验器料。教师要上好科学课,必须先经过备教材,备器材、材料,备观察、实验,然后才能上好这节科学课,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老师觉得大量的实验很头疼,并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则学校考试成绩对于《科学》可有可无,成绩也不参与考核,好象徒劳无功。
  教学仪器、材料不足,损耗得不到补充。教学仪器装配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学校,农村小学都是三、四类的仪器配备方案,教学仪器明显不足,还有教学过程中损坏、损耗、过期得不到补充,由于没有器材,课堂教学用传统传授式方法,不到十分钟就没戏唱了,学生也不听课,课时难熬,有的老师由于没有器材就代上其它课,或不上课了,很难完成学期教学目标。
  传统的排课方法、课程表不能让科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排课原则是每一位老师首先得一门主科(语文或数学)然后再加上两科、三科或四科(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音乐、英语、劳动、班队等),总课时达到十五六节以上就行,如此繁杂的课程还要求每一学科都备课充分,写好教案,测验、作业批改等等,如不这样排课,期末如你不上语文或数学,就没办法考核和评优,会影响到你的绩效,所以也就科学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搞好《科学》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根据本人浅显的看法要争对以上几点进行探讨解决方法。
  教学观念必须改变,应试教育、分数教育观念还在搅拌素质教育观念,1)观念改变才能扭转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2)排课尽量要专科化,有利于专业知识得到有效的发挥,有利于备课上好每一节课。3)理解和支持科学教师的工作,合理安排工作量,保持科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4)研究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充分认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平台上。5)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不能把以“活动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认为是游戏、做玩。6)对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教育教学后多方面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改变考核和评价方法,建立建全老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同时也为学生找到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7)另外教学器材、器材要舍得投入,眼线放长,保证每一节课不少教学仪器,让科学课堂教学活跃。8)定时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9)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类科学教研活动。提倡乡校本教研、补充学校师资不足。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颁布至今已有三年多了,小学数学教学由原来知识导向转而更关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更加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广播操的学习成了一门必修课,很多体育老师因为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持久力不长而烦恼,学生学一会就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的,不管老师怎么强调,怎么卖力,学习效果就是不理想,更别说在短时间内学会一套广播操了。怎么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喜欢上广播操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以希望风帆为例),总结了几点可以参考的方法:  一、认识学生,维持兴趣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不听话” 
煤矸石是一种原煤废料 ,对环境污染严重 ,用于公路建设是一种有利的尝试。本文通过煤矸石填料在公路工程路基、底基层的应用试验与实践 ,阐述了煤矸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活动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一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出发点提出疑问: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一些老师在综合性活动中给予学生的自主性把握不够,导致综合性学习课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课。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没
结合近年来对多座桥梁的调查研究,从桥梁耐久性与腐蚀病害的关系入手,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早期腐蚀病害的成因与腐蚀机理;在归纳出水是腐蚀载体的基础上,引出桥梁防水的整体性概
班集体不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活动的基地,自我教育的课堂。所以,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尤为重要。优秀的班集体是一个集体成员对集体有着强烈的
小学英语课的开设是顺应时代要求,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其中听位于其首,它是其他技能的基础,对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听得正确,才能读得准确、说得流利。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突破“听力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一、小学生在英语听力中遇到的困难  1、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口语有限。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除了上英语
凡是教学过语文课的老师都明白: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朗读的训练。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自清老先生在《论朗读》这篇论著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它。”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许多老师也非常重视朗读的训练,在
研究了敌敌畏(0.001、0.01、0.1、1、10mg·L-1)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