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生的非智力细胞,铸就学生的创新人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nihao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心问题是以人为本,如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故而人的发展便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本文结合课堂与课外、能力与兴趣、创造与创新,就如何培养信息时代下学生的创新人格进行初探。
  关键词: 非智力細胞 创新理念 创新快乐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非智力细胞对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强烈的催化作用。它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其在积极参与智力活动中汲取知识并提高能力。课堂是培养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学活动中有关非智力因素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好奇、勇于创新的意志品格。
  一、激活认识兴趣,形成创新理念
  一方面,学生对某一方面的浓厚兴趣会促使他们更自觉、更努力地学习。另一方面,有关知识的积累又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内化知识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人格感染、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强烈的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往往会萌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学习《生命与水》一文,上课伊始,先播放一段有关水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最普通的水,由此好奇心油然而生:“最普通的水如此重要,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乘机诱导提问:“大家想知道其中原因吗?”学生以好奇的积极心理主动学习课文,不仅懂得了有关水的科学知识,而且产生了对水的科学兴趣。
  在教学时激发学生好奇心,就是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学习,使他们为探究而学习,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新知,产生感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的过程就是形成创新理念的过程。
  二、诱导成功时机,体悟创新快乐
  成功时机的核心是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成功的条件和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树立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有了能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获得成功体验。教师提示:“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时,你想用读的方法就可以反复读,在读中领悟;想抓住词语分析,就通过分析去理解;想一边学一边把大峡谷的特点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就可以表演。”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立刻活泼起来。接着,让学生戴上导游帽,举着小红旗,担当“导游”,想象“唱藏歌”、“跳藏舞”、“看藏戏”等这些独具藏民族特色的场景,进行创造性的描述、介绍,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角色的塑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创造性的想象,更需要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三、提高学习热情,发展创新能力
  学习热情是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比学习兴趣更为稳固、更为持久的情感。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在亲切热烈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这样自然能激发他们身上蕴藏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人格。把发现权交给学生,适当地给学生以暗示,创设发现情境,从而使学生品尝到发现的快乐。如在教学《春蚕》一文时,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有学生提出疑问:“题目是《春蚕》,为什么写的却是‘我’的母亲?”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他们的思维因疑而动,有的自己找答案,有的同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终于明白了题目与中心的关系。可见,发现不是凭空的捕风捉影,而是拿着知识的勘探仪器在具体文章中进行勘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高涨。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寻求多种答案。如教学《三只白鹤》一课时,在学生解决了中心问题“哪只白鹤能找到那条大鱼,为什么?”后,再设计一个问题:请你告诉另外两只白鹤,还有什么办法既能藏鱼,又能找到鱼。问题一出,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不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铸就学习毅力,弘扬创新精神
  学习毅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不懈地保持充沛精力,坚忍顽强、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完成任务的优良意志品格。在课文中,许多主要人物面对挫折都能表现出正确的态度,他们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毅力、创新人格培养的好素材。如《挑山工》讲的是泰山上挑山工不畏艰险、辛苦,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由于挑山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长年累月的辛苦的付出,才显现出了挑山工平凡中的伟大。通过对课文人物的剖析和讲解,让学生体味到人物的人格力量,使学生受到启发、受到鼓舞,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
  许多课文还歌颂了大批不懈追求、富有创新精神的人物,如爱迪生、爱因斯坦、李时珍等,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并非都是天才,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他们凭着勤奋的工作、执著的追求,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这些人的创造精神,必将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教师要把创新理念贯穿教学始末,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激发创新动机,享受创新主体的乐趣,形成创新能力,不断“刺激—强化—刺激”,最终铸就创新主体精神,内化为创新人格。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数学引入信息化教育已经是时代的选择。对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强调信息化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优越性是研究的目的所在。教师应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深化数学专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革新与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是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能借助教材,教会学生们认识基本数字、简单的四则运算,同时教小朋友认识图形、转换单位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然而它的专业知识性较强,过于抽象化,相比其他科目,小学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知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
1 前言人体是由诸多组织与器官构成,当其中某一部分组织或器官由于疾病、老化或事故意外丧失功能时,用某种材料取代与辅助这些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并使之能和人体组织与体液相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重庆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和重庆市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教师教育改革与服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相结合的途径,其相关工作和发
本文介绍了抛光砖厂污水的组成及造粒沉降悬浮物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工作原理及设备配置等它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管理费用低、污水处理能力大、悬浮物沉降速度快
纸样设计是从款式到工艺设计的一个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它是成衣开发的关键技术。作为纸样的设计师,除固有的知识以外,款式设计和工艺设计也是必备的专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