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gaalove4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个学科息息相关。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新时期语文课程的价值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语言的运用与构建、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传递和理解等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从培养核心素养方面,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目前,在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和测评方法尚不成熟。事实证明,语文教学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相关教育者将会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广义上的素养包括道德品格、言行举止、表达方式、以及承担责任的能力等等。素养是一个特别强大和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和看法等等。它要求人要积极思考,并且参与学习,然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信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构架
  (一)语文核心素养构成
  小学语文课程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能力,使学生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是人文科学领域最基础的课程,它的价值体现在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它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理解阅读的前提。
  (二)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建构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形成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的总和。首先,语文教师要知道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历史的知识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模式,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掌握认知方法。其次,在语文知识传授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不是对于知识死记硬背,学生要根据语境和语意自己构建出语感,然后运用到实际的语文学习当中。最后,教师要明白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检测这些习惯,不断的进行实践,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习惯。在语文学习中,要渐渐学习到语文科学中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并且使用创设情境的模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去感受。将学到的正确价值观作为自己语文实践的重要标准和准则,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文底蕴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的关系
  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它的人文性促使其与时俱进,它也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可以深入的研究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人文底蕴更侧重与对小学生的情感和素养进行培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和文化底蕴的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同向性。在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侧重于教学生识字、写作、阅读,从不同的方面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文底蕴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是密不可分的。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及实例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对任何东西的学习都需要极大的兴趣来支撑。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以及图片的形式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宇宙》这篇课文时,首先我要查找关于宇宙的最新资料和信息,收集宇宙中各种行星的图片,查找宇宙探秘视频。在课堂上,充分应用到收集的资料,并且向外延伸课本知识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构建开放性课堂
  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建立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可以随意提出想问的问题,教师尽力去解答。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三)加强审美教育力度
  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学生的审美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核心素養当中,审美能力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审美教育的力度,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四)充分构建实用课堂
  课堂的实用性能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简单的布置教室,或者将将要学习的物体摆在学生面前。例如在学习《秋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物品,如果不是在秋季,可以让学生将他们脑海中的秋天绘画出来,教师则用秋叶等东西简单的布置一下教室,从而构建一个实用性的课堂。
  五、结语
  语文核心素养的导向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教师要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重点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问题。使用创设情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自如的构建和运用个体知识。完善教学流程,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充分了解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能力,适当的安排教学活动,逐渐提高教学比例。
  参考文献
  [1]林玉玲.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才智,2018(10):169.
  [2]陈春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5):66.
  [3]罗小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2):9-11.
  [4]傅成正.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1):110-111.
其他文献
高性能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风电叶片、汽车工业等各个领域。但该复合材料存在加工工艺苛刻、界面粘结不好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延伸。要发挥语文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在阅读方法、选书方法、时间安排、开展活动几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课外阅读不仅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升,更能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一体化阅读模式;科学选书方法  一、课外阅读是势在必行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
[摘 要: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语文作文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初中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其作文教學的改革亦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度不够、实用性不强这两个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创新教师教学方式、从生活素材找灵感等三种改革策略,希望对我国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素质;生活素材]  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中
笔者长期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2016年申报立项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多学科课堂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建了跨学科课题组。就我所担任的高三政治课教学来看,主要研究在高中学困生较为集中的班级,如何于教学过程中通过建设课堂文化来帮助学困生逐渐走出学习困境,并进而培育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我确定了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借助建设多种不同层面学习共同体,来尝试帮助学困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中成效显著,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能力、廉洁等方面精神素养的提升。党的十八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与党员干部队伍自身发展的变化,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校对于基层党员干部党性学习和教育。基于此,本文从基层党校存在的问题出
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日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汽车维修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由于汽修业现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