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已在轰轰烈烈普及,无论从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独角戏”成为了“学生为主”、“课本为本”的多种形式的创新教学方式,在为提高学生素养而努力。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法的话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多种方式;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以“字”为点,发散思维学词句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进行学习,就是将小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只有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有明显的好奇心理,新奇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很早以前就有人细致研究过笔者这种学习方法,但是大多都是规范性的研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有关小学生识字教学的传授方法,在此举例说明:
  老师:指着生字“妻”问“你会用这个字组词吗?”
  学生甲:夫妻、妻子。
  老师:谁是谁的妻子呢?
  学生甲:妈妈是爸爸的妻子。
  学生乙:婶婶是叔叔的妻子。
  学生丙:外婆是外公的妻子。
  老师:你觉得谁是谁怎么样的妻子呢?为什么呢?
  学生甲:妈妈是爸爸的好妻子,因为妈妈每天都给爸爸倒茶喝。
  学生乙:伯母是伯父的善良的妻子,因为当伯父生病的时候,她整天细心的照顾伯父。
  学生丙:婶婶是叔叔的坏妻子,因为她很懒,还经常和我叔叔吵架。
  老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那你还知道妻子又叫什么吗?
  学生甲:太太
  学生乙:夫人
  学生丙:老婆大人
  (全班大笑)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老师并不需要去灌输学生“妻子”的含义,经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和回答,大家自然可以弄清楚某些词汇的含义,甚至可以自主地造句,并区分美、丑、善、恶。当然,“妻”字怎么写,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还需要老师去引导性地教授,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
  二、以“景”为本,激活思维练习作
  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限于课本,我们还要善用课本“以本为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习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三亚落日》,当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落日的美之后,引导学生思维:面对如此美景,心里在想些什么?把它写下来。然后想一想,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中,你看到过哪些美景,能不能通过语言把它们记录下来,让同学们一起欣赏。这样在“落日”美景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被打开,有路可循,有话可说。
  在诗歌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沉醉于诗歌的意境之中,相应地播放一些与之相应的古典名曲来。比如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时,学生进行诗画欣赏可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乐曲,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充满思乡愁绪的朗诵和曲调婉转的古曲。情、景、境融合一体,很容易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欲,这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把小诗改写成一篇现代写景文。分析学生的习作,他们不仅写出了景色美,并加入了作者的心情和自己的心境。诗人的那份惆怅、孤寂感被学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以文本为线索练习写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更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以“偶发”为契机,将错就错学知识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过于忽视学生的反应,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不能为了完成自己的预设目标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举一个例子:在给小学生上作文课关于读后感的写法时,班上一位女生突然大叫:“有虫子!有虫子!”原来是因为有一只壁虎在这位女生的书本上,老师见到这种情况,想上前抓又不敢抓,就后退了两步。这时有位男生站了起来抓起壁虎把它拿到教室外面。虽然壁虎被拿了出去,但是整个课堂现在闹哄哄的。这时老师灵机一动,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让学生用几句话描述一下刚才的场面,几分钟后,学生纷纷站起来读自己的习作,有的学生描写镇定、勇敢的那位男生;有的学生描写恐惧、惊惶失措的女生;有的学生描写既想上前又害怕、焦急的老师;还有的学生描写全班的场面。老师在这里运用实际的课堂资源教学“将错就错”由原来读后感教学,灵活变为声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描写”被学生完全掌握,这要比专门的规范讲解在学生心中的记忆要牢的多。
  四、以“媒体”为渠道,培养多方能力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可以同时呈现全方位影、音、画等内容,以全方位的立体教学方式传输文章信息,增强课堂上教学的信息量,这样小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将图片和动画相结合,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从而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需要。例如学习《莫高窟》时,我制作的教学网站,不仅容纳了课文内容,还融合进来了“彩塑”、“壁画”等相关图片和相关资料。学生自由浏览网站,选择自己的兴趣学习欣赏,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探究思索。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了学生对那个时代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与痛失文物的惋惜!学习能力、课外知识、国家荣誉感在这一课得以升华!
  总而言之,创新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改变思想,积极开拓进取,采用灵活的教法,才能激发学生最大的求知欲,从而真正达到语文学习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这也就达到了创新语文教学想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冬仙.自主探究,主动发展[J].教学月刊,2002(5).
  [2]曾荣侠.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价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编辑:刘宝瑞)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激发他们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起始阶段,它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和跳板。这阶段的学习习惯将影响到他的将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将课堂视为我们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阵地,它更是我们追求高效的永久试验田。 总之, 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教育的创新,需要教师抓住每一个教学因素,将每一个目标落到实处,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获,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经验;高效课堂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收治的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
【摘要】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并且具有艺术情趣的学科,但是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基础性重视过多,缺乏对艺术性的关注。本文笔者就从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性的必要性着手,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艺术性的有效途径,从导入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以及结尾的艺术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性;氛围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树立新理念,强化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就应利用教材,抓住契机,开展活动,重视实践,切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方法;口头表达;能力;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是一个具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社会,交往活动是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对衬氟防腐技术在石油机械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该技术不仅能够延长石油机械的使用时间,还能够提升石油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患者男。6个月前发现右下腹部包块伴胀痛,近期加重伴血压升高入院。B超检查;右下腹居髂窝处探及大小约5.7cm×5.2cn,边界清楚,实质回声物,压迫膀胱右前壁。
(江苏省新沂市唐店中学,江苏 新沂 221400)  【摘要】作品的细读是一种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使用方式,它是一种借助于语义学的方式深入、真切地感受文章在词汇运用以及细节的描写上采用的精妙手法,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文本细读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獻标识码】A  西方著名文学理论研究者克林斯·布鲁克斯是最早正式提出文本细读法的文学界佼佼
希望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厚盐层段容易产生溶蚀、蠕变等现象,易导致井眼不规则,常规水泥浆体系与盐基钻井液的相容性差,盐层的溶解会对水泥浆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上油层以下
【摘要】语文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程,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都有相当重要地位。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工作存在的不足,紧跟时代步伐,改变落后的教育思想,结合具体校情,探索相应的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阅读真正地走进农村孩子的生活。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