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入世过度期后我国企业将会遇到前所未有挑战,产业创新是我国各企业应对这一难题的最好策略。企业战略景框下产业转型、产业融合、创造全新产业带来诸多产业创新机会,企业应该通过共同开发、风险投资、获得利益相关者支持等手段来进行产业创新的合作,最大化企业的利益。
[关键词] 入世过度期 产业创新 战略选择 产业创新机会
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争取了一个过度期,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和消除,以及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3~5年的这段时间(即2001年12月11日~2006年12月11日)。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现代服务业的9个部门和90多个分部门内的各种地域性限制条件已逐渐被取消,到今年1月,关税已接近最终减让水平,非关税措施即将全面取消。入世过度期后我国企业将会遇到前所未有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我们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产业创新是我国各企业应对这一难题的最好策略。
一、产业创新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产业创新就是企业突破既定的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以产业先见或产业洞察力构想未来产业轮廓,以及通过培养核心能力来使构想的产业成为现实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企业战略创新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系统集成,同时也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主要体现,能够使企业突破现有的成长障碍,不断获得新的成长机会。
产业创新的提出使企业战略的景框变得更宽广,企业不仅仅要竞争当前的市场地位,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更要竞争产业先见。这给企业的战略制定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既要应付当前的竞争,维持和保证企业生存,又要调动资源为明天的产业竞争创造优势。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创新实质上是企业资源配置在未来和当前需要的一种平衡。同时,资源运用的风险控制更加困难,需要对未来的产业具有“先见之明”的深刻理解才能使今天的努力转化为未来的成果。随着人类知识积累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产业运作模式、竞争机制、优势来源都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在现存的产业中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也必须关注未来的变化,也必须面对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产业创新的机会分析
对于进入成熟期的行业,产业竞争格局已经稳定,企业想要改变目前的竞争状况非常困难。但是,如果能够更具远见的对未来进行投资,那么将在未来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极大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的战略竞争景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产业创新的机会:
1.产业转型带来的机会
由于管理或技术的革新带来产业的逐步升级和转型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如果能够提前把握先机,抢先进行管理或技术的变革,主导产业转型,那么将拥有竞争对手无法超越的优势。例如,彩电业的概念不断推陈出新,如果处于转型期的彩电企业不注重管理或技术的革新,对产业转型没有先见,很可能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被淘汰。
2.产业融合带来的机会
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IT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很多传统的产业趋于融合的态势。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产生全新的产业,但是原来区隔非常明显的不同产业,在未来界限会变得模糊,甚至合为一体。产业融合给企业带来了威胁和机遇。一方面,在目前产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将不得不面临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另一方面,产业融合将带来更大的商机,将满足更多的顾客需求,扩大产业的需求容量。在产业融合时期的竞争必须依据产业创新战略。利用产业演化分析,对技术增长和需求增长的前景做出分析,确定产业融合的方向,从而确定企业资源的配置方案,主导产业融合,获得先发优势。产业融合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目前网络媒体、娱乐行业和传统的媒体娱乐产业的融合。
3.全新产业带来的机会
对于产业创新战略来说,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创造未来的顾客。最优秀的企业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来获得未来的顾客。一般来说,企业的成长应该是一个循环。首先,企业从现有的市场地位中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利润和资源(当然不排除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源,但是目前考虑的是企业内生的成长机制问题,这才是最关键的)。然后,具有长远发展意识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产业远见对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行投资,从而获得未来产业的优势地位。
三、产业创新策略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产业创新需要企业对未来和当前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此企业最好能够兼顾三种类型的业务:
第一,巩固目前主营业务(产业),这些业务能够提供现金流入和保持公司的近期业绩,让企业从现有的市场中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持企业发展;
第二,拓展当前的主营业务,利用产业延伸等手段,获得中期经济增长点,以保证企业能够稳中有进;
最后,要同时着手建立能够支撑公司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往往很难很好地兼顾上述三种业务,例如在产业竞争中,产业创新为弱势企业提供了机会。因为一般产业发展的结果会表现为产业集聚,几个大企业垄断大部分市场,在原有市场弱势企业实现超越是很难的,寻求新的产业突破,弱势企业更加具有积极性。但是由于大企业的官僚体系,以及放弃原有的客户、资产、技术积累的巨额成本,使大企业在产业创新上投鼠忌器,反应迟钝。相比之下,弱势企业对于新技术的兴趣以及采用速度要比大企业更有利于产业创新。但是,在另一方面,弱势企业由于在目前的主营业务上处于劣势,企业无法提供产业创新所需要的资源支持,从而很难在一些核心的项目上有明显突破。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企业在产业创新过程中,都各有优势。为了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企业需要相互合作。由于建立新兴产业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并且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单独开发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管理知识,以及技术诀窍并非是最优的选择。全新产业的产生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努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企业个体有限的资源很难满足需要,必须巧妙地借用企业以外的资源。例如,罗瑟曼尔通过对制药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联盟研发的资源互补性(Rothaermel,2001)。传统大型化工制药企业在资金、工艺、营销网络、品牌、生产许可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对现有产品和顾客具有的路径依赖性,这些企业在高科技生物制药方面往往反应迟钝,阻力重重。新兴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在对理论前沿的把握、新技术的创意提出等方面优势明显,却苦于无力进行前期试验、中试和初期市场开拓。二者通过建立适当的战略联盟,可以得到共同发展。
在这种合作能够带来双赢的情况下,企业的产业创新战略并不总以竞争为重点,往往也会强调与其他合作者来分担未来的风险,同时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可以考虑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对未来产业的投资。这样即使投资失败,也不会对现有的竞争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股权互换来建立比较稳固的战略联盟。这样企业可以实现产业互补或进入彼此所在的产业领域,实现产业整合,通过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来共同开发技术,分担风险。除了股权互换,大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共同合资建立新公司的方法来进行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工作。由于这种股权的安排,现有产业的企业能够对产业创新的收益比例有很稳定的预期,对于相互的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企业可以考虑风险投资的加入。风险投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避免自身资金缺乏的劣势,在产业创新中利用风险杠杆,以小博大,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对于大公司来说,由于自身的资源丰富,资金充足,虽然不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但是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来支持有潜力的企业进行产业创新,这样既可以避免大企业官僚体系对创新的扼杀带来的损失,最大化现有业务的利润,又可以分享其他企业产业创新带来的收益。
企业可以说服未来产业的一些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甚至可以争取国家的投资和政策扶持。在企业进行产业创新时,如果能够得到相关产业企业,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能够分散创新的风险,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并能够更加快速地推广创新的成果,使创新的收益最大化。
参与文献:
[1]张治河:创新型城市与产业创新系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2]王建军:产业创新与资源转换战略的实现. 青海社会科学,2006(6)
[3]王俊:关于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创新建设的思考.特区经济,2006(11)
[4]李含琳:西部民族县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模式研究——基于玛曲县产业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
[5]苟仲文: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产业创新视角的分析.管理学报,2006(6)
[6]吴金明: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5)
[7]陈实:体验经济为导向的陕西旅游产业创新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
[8]幸标:信息产业部:“重拳”出击推进产业创新.世界标准信息,2006(5)
[9]陈一君:产业演化逻辑下的衰退产业创新战略探讨.工业技术经济,2006(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入世过度期 产业创新 战略选择 产业创新机会
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争取了一个过度期,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和消除,以及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3~5年的这段时间(即2001年12月11日~2006年12月11日)。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现代服务业的9个部门和90多个分部门内的各种地域性限制条件已逐渐被取消,到今年1月,关税已接近最终减让水平,非关税措施即将全面取消。入世过度期后我国企业将会遇到前所未有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我们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产业创新是我国各企业应对这一难题的最好策略。
一、产业创新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产业创新就是企业突破既定的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以产业先见或产业洞察力构想未来产业轮廓,以及通过培养核心能力来使构想的产业成为现实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企业战略创新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系统集成,同时也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主要体现,能够使企业突破现有的成长障碍,不断获得新的成长机会。
产业创新的提出使企业战略的景框变得更宽广,企业不仅仅要竞争当前的市场地位,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更要竞争产业先见。这给企业的战略制定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既要应付当前的竞争,维持和保证企业生存,又要调动资源为明天的产业竞争创造优势。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创新实质上是企业资源配置在未来和当前需要的一种平衡。同时,资源运用的风险控制更加困难,需要对未来的产业具有“先见之明”的深刻理解才能使今天的努力转化为未来的成果。随着人类知识积累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产业运作模式、竞争机制、优势来源都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在现存的产业中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也必须关注未来的变化,也必须面对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产业创新的机会分析
对于进入成熟期的行业,产业竞争格局已经稳定,企业想要改变目前的竞争状况非常困难。但是,如果能够更具远见的对未来进行投资,那么将在未来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极大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的战略竞争景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产业创新的机会:
1.产业转型带来的机会
由于管理或技术的革新带来产业的逐步升级和转型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如果能够提前把握先机,抢先进行管理或技术的变革,主导产业转型,那么将拥有竞争对手无法超越的优势。例如,彩电业的概念不断推陈出新,如果处于转型期的彩电企业不注重管理或技术的革新,对产业转型没有先见,很可能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被淘汰。
2.产业融合带来的机会
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IT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很多传统的产业趋于融合的态势。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产生全新的产业,但是原来区隔非常明显的不同产业,在未来界限会变得模糊,甚至合为一体。产业融合给企业带来了威胁和机遇。一方面,在目前产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将不得不面临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另一方面,产业融合将带来更大的商机,将满足更多的顾客需求,扩大产业的需求容量。在产业融合时期的竞争必须依据产业创新战略。利用产业演化分析,对技术增长和需求增长的前景做出分析,确定产业融合的方向,从而确定企业资源的配置方案,主导产业融合,获得先发优势。产业融合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目前网络媒体、娱乐行业和传统的媒体娱乐产业的融合。
3.全新产业带来的机会
对于产业创新战略来说,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创造未来的顾客。最优秀的企业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来获得未来的顾客。一般来说,企业的成长应该是一个循环。首先,企业从现有的市场地位中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利润和资源(当然不排除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源,但是目前考虑的是企业内生的成长机制问题,这才是最关键的)。然后,具有长远发展意识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产业远见对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行投资,从而获得未来产业的优势地位。
三、产业创新策略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产业创新需要企业对未来和当前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此企业最好能够兼顾三种类型的业务:
第一,巩固目前主营业务(产业),这些业务能够提供现金流入和保持公司的近期业绩,让企业从现有的市场中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持企业发展;
第二,拓展当前的主营业务,利用产业延伸等手段,获得中期经济增长点,以保证企业能够稳中有进;
最后,要同时着手建立能够支撑公司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往往很难很好地兼顾上述三种业务,例如在产业竞争中,产业创新为弱势企业提供了机会。因为一般产业发展的结果会表现为产业集聚,几个大企业垄断大部分市场,在原有市场弱势企业实现超越是很难的,寻求新的产业突破,弱势企业更加具有积极性。但是由于大企业的官僚体系,以及放弃原有的客户、资产、技术积累的巨额成本,使大企业在产业创新上投鼠忌器,反应迟钝。相比之下,弱势企业对于新技术的兴趣以及采用速度要比大企业更有利于产业创新。但是,在另一方面,弱势企业由于在目前的主营业务上处于劣势,企业无法提供产业创新所需要的资源支持,从而很难在一些核心的项目上有明显突破。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企业在产业创新过程中,都各有优势。为了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企业需要相互合作。由于建立新兴产业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并且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单独开发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管理知识,以及技术诀窍并非是最优的选择。全新产业的产生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努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企业个体有限的资源很难满足需要,必须巧妙地借用企业以外的资源。例如,罗瑟曼尔通过对制药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联盟研发的资源互补性(Rothaermel,2001)。传统大型化工制药企业在资金、工艺、营销网络、品牌、生产许可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对现有产品和顾客具有的路径依赖性,这些企业在高科技生物制药方面往往反应迟钝,阻力重重。新兴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在对理论前沿的把握、新技术的创意提出等方面优势明显,却苦于无力进行前期试验、中试和初期市场开拓。二者通过建立适当的战略联盟,可以得到共同发展。
在这种合作能够带来双赢的情况下,企业的产业创新战略并不总以竞争为重点,往往也会强调与其他合作者来分担未来的风险,同时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可以考虑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对未来产业的投资。这样即使投资失败,也不会对现有的竞争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股权互换来建立比较稳固的战略联盟。这样企业可以实现产业互补或进入彼此所在的产业领域,实现产业整合,通过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来共同开发技术,分担风险。除了股权互换,大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共同合资建立新公司的方法来进行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工作。由于这种股权的安排,现有产业的企业能够对产业创新的收益比例有很稳定的预期,对于相互的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企业可以考虑风险投资的加入。风险投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避免自身资金缺乏的劣势,在产业创新中利用风险杠杆,以小博大,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对于大公司来说,由于自身的资源丰富,资金充足,虽然不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但是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来支持有潜力的企业进行产业创新,这样既可以避免大企业官僚体系对创新的扼杀带来的损失,最大化现有业务的利润,又可以分享其他企业产业创新带来的收益。
企业可以说服未来产业的一些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甚至可以争取国家的投资和政策扶持。在企业进行产业创新时,如果能够得到相关产业企业,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能够分散创新的风险,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并能够更加快速地推广创新的成果,使创新的收益最大化。
参与文献:
[1]张治河:创新型城市与产业创新系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2]王建军:产业创新与资源转换战略的实现. 青海社会科学,2006(6)
[3]王俊:关于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创新建设的思考.特区经济,2006(11)
[4]李含琳:西部民族县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模式研究——基于玛曲县产业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
[5]苟仲文: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产业创新视角的分析.管理学报,2006(6)
[6]吴金明: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5)
[7]陈实:体验经济为导向的陕西旅游产业创新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
[8]幸标:信息产业部:“重拳”出击推进产业创新.世界标准信息,2006(5)
[9]陈一君:产业演化逻辑下的衰退产业创新战略探讨.工业技术经济,2006(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