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u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使学生能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教材内容,融入生活化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故此,教师通过数学教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合理开展数学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
  一、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能力为基础,科学开展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故此,教师应当将生活化教学策略与数学教学相融合,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二、 结合教材融入生活化教學材料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应当围绕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通过结合教材融入生活化教学材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教授“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内容时,应当根据题目内容收集相应的条件信息,通过对有用信息进行选择处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题目中的条件关系,从而解决应用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描述学校周围的情况,根据学生提出的众多内容,教师随机选取学校路旁的绿植为题目,题目如下“为了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建设,在校外的公路上种植树木,根据公路的长度,一共种植500棵树木幼苗,经过养植最后有460棵树苗成功存活,那么树苗的成活率为多少?”根据题目内容,学生进行思考并列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最后解决数学问题得出结论。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内容融入生活化教学材料,可以将抽象化的教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快速掌握题目中的数学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三、 构建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快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应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将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钱币的使用”知识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模仿生活中的购物体验,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钱币使用。学生通过对购物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模仿生活中与家长购物的方式,对钱币进行准确的认识与使用,以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数学学习,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掌握数学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构建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观察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经验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目的。
  四、 合理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使用灌输式教学法,将教学知识一味地教授给学生,忽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有限。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教师应当合理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通过利用教学媒体与教具,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图形知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想象思维,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图形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形展示,使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实物,便于学生区分各种图形,掌握图形的知识内容。教师通过合理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利用教具进行授课,使学生逐步形成相应的思维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提高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五、 布置生活化数学作业内容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布置作业内容时,可以紧扣生活化内容,通过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布置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作业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厘米”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布置生活化作业内容,安排学生回家测量3样物品的长宽高度,通过在家长的辅助下,学生使用卷尺测量物品长度,可以加强学生对厘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家长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测量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厘米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布置生活化数学作业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六、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通过构建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融入生活化教学材料,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布置生活化作业内容,可以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拉近与数学学习的距离,使学生能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仁青彭措.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6(27):132-133.
  [2]张仁伦.浅谈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18):135-136.
  [3]白先玲.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知音励志,2016(08):124.
  作者简介:魏利红,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扎下九年制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自身是理性思维和想象力的结合体,数学美是集科学与艺术美为一体,主要包括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在数学史中,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数学之美,学会在欣赏美中获得知识。其中对称美是数学美中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在中学数学中这一性质是非常常见的。欣赏对称美,体会数学之美。  关键词:中学数学;代数;几何;对称美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说:“美就是和谐,整个天体是一种和
摘要:目前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作者就以数学为核心来培养合作能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教师及学生,为数学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能力培养;应用策略  一、 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模式起源于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该教学方法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模式。老师将
摘要: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数学素养的奠基阶段,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本阶段所应学习的数学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就是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来获得相应数学知识。虽然小学生的理解力与思维能力都稍有欠缺,但这也并不是说小学生数学教学就不适合开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学习模式也得以产生,例如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与探究教学法等,这些学习模式的合理运用有效促进了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另外,对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合
摘要:小学语文在小学各学科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尤其是一年级语文属于对汉语言初识阶段,并对以后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若要掌握一门语言,首先应该从字词着手,因此,语文识字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性环节,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总结和研究,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找出一种适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对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摘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否赶上下一个技术奇点将决定中国的未来,而教育势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的教育需求,而时下热兴的“微信”则为我们所有人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关键词:微信平台;教学交互;自主学习  微信在许多人眼中或许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日常学习中自然也就忽略了微信。而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具有的天然优势自然毫无发挥余地,这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