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详细阐述了自己是如何追寻小学数学精品课堂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精品课堂 探索
数学同语文一样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工具课程,更是一切理科课程的基础与工具课程,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小到我们日常的买东西、个人开支管理、做生意的成本管理等,大到国家的政府财政管理、国防工业、通讯卫星产业等,国家经济的各个产业,国家经济中的每个企业,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使用数学知识,特别是国家的高科技产业。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国家早已实行素质教育,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但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未充分领悟,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课堂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是硬式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探索与创新;过多地批评与指责,鼓励与表扬学生少;教学过于注重形式,手段花样多,脱离实际,获得真正实效的少。
二、打造小学数学精品课堂探索
1.精准把握讲的“适度性”。数学课堂要精准把握讲的“适度性”,不能讲得太清楚,要留有充分的空间给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与解决,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透彻。于是,在每一次备课过程中,我常常思索“哪些内容应该由我讲,哪些内容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什么样的内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的尝试后,我的数学课堂逐渐“热闹”起来,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要学”,当然学生在自己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具有共性,我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自己控制课堂的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师生互动变得真正的真实、深刻而极有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充分激活,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深入挖掘课堂的“数学味”。一次听示范课,一位教师的新课导入只是一道计算题“36-26=?”,学生很快算出答案,他接着让学生思考“36-2.6=?”。就这不能再简单的两道计算题,带出了“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加减”的计算规律,同时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十分位从个位借1,这个1是10个十分之一”的小数加减计算规则。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低,但教学的目的却很高,他抓住了最本质的内容展开教学,还为学生沟通了整数计算、小数计算、分数计算。他没有什么繁复的教学辅助工具,或课堂活动,只有简单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朴实的训练,及简洁的点拨,却将这堂课的深刻演绎到了极致。这种教学方法与教学风格使我深受启迪,数学课堂不是要那么多的华而不实的形式,包括那些那么多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介,要的是在课堂设计时,从最本质的内容出发,包括同类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这种数学课堂挖掘出了数学课堂真正的“数学味”, 教学风格虽朴实简单效果却更佳。听完课后,我回去自己找齐了小学阶段的全部数学教材,仔细研究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的安排,单元的划分,梳理了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进行教学时的不同重点,并探究出它们的本质联系与不同之处,追寻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深入浅出而又朴实的数学课堂”。
3.认真做个冷峻的“旁观者”。随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研究,我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得到许多同事与学校领导的肯定。一次,学校安排我上有外校教师听的示范课,我心情极紧张,按照自己的“深入浅出而朴实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精心备课。课讲完,得到了不少教师的好评,但一位资深教师私下告诉我“教学流程要大气”“练习设计要精致”。这位教师的话使我联系到现在许多数学教师课堂现状“教学流程太精致而练习设计太粗放”,但我坚持教学流程必须精致,不过“提高练习的经典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用足用精教材练习”“一题多种功用”也成为我研究与尝试的新宠。这位教师的话还使我深刻悟到:自己做一个认真而冷峻的“旁观者”去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提高多么重要。
4.做个平等、民主的好教师。传统教育一直是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被迫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害怕教师,有的甚至恐惧。实行素质教育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决定民族未来的性格,决定民族与国家未来的命运。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素质教育确定师生关系为完全平等、民主而又亲密。
对于素质教育中要求的师生关系,我是深刻理解并完全赞同的,我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做个对学生平等、民主的好教师。不管课堂内外,我一直秉持师生的完全平等、民主,并追寻师生朋友般的亲密关系。每一次课堂,我总把学生放于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多用正能量——激励(包括表扬),而少用负能量——批评与指责,每一个学生,不问学习成绩,不问家庭背景,都一视同仁。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给我的课堂教学提出问题或好的建议。学生基本都很喜欢我,喜欢上数学课。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与要求下,通过上述的探索与努力,我试图打造自己的数学精品课堂,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不负民族、国家大业。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浦阳镇第一小学)
编辑/赵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精品课堂 探索
数学同语文一样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工具课程,更是一切理科课程的基础与工具课程,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小到我们日常的买东西、个人开支管理、做生意的成本管理等,大到国家的政府财政管理、国防工业、通讯卫星产业等,国家经济的各个产业,国家经济中的每个企业,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使用数学知识,特别是国家的高科技产业。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国家早已实行素质教育,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但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未充分领悟,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课堂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是硬式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探索与创新;过多地批评与指责,鼓励与表扬学生少;教学过于注重形式,手段花样多,脱离实际,获得真正实效的少。
二、打造小学数学精品课堂探索
1.精准把握讲的“适度性”。数学课堂要精准把握讲的“适度性”,不能讲得太清楚,要留有充分的空间给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与解决,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透彻。于是,在每一次备课过程中,我常常思索“哪些内容应该由我讲,哪些内容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什么样的内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的尝试后,我的数学课堂逐渐“热闹”起来,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要学”,当然学生在自己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具有共性,我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自己控制课堂的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师生互动变得真正的真实、深刻而极有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充分激活,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深入挖掘课堂的“数学味”。一次听示范课,一位教师的新课导入只是一道计算题“36-26=?”,学生很快算出答案,他接着让学生思考“36-2.6=?”。就这不能再简单的两道计算题,带出了“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加减”的计算规律,同时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十分位从个位借1,这个1是10个十分之一”的小数加减计算规则。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低,但教学的目的却很高,他抓住了最本质的内容展开教学,还为学生沟通了整数计算、小数计算、分数计算。他没有什么繁复的教学辅助工具,或课堂活动,只有简单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朴实的训练,及简洁的点拨,却将这堂课的深刻演绎到了极致。这种教学方法与教学风格使我深受启迪,数学课堂不是要那么多的华而不实的形式,包括那些那么多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介,要的是在课堂设计时,从最本质的内容出发,包括同类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这种数学课堂挖掘出了数学课堂真正的“数学味”, 教学风格虽朴实简单效果却更佳。听完课后,我回去自己找齐了小学阶段的全部数学教材,仔细研究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的安排,单元的划分,梳理了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进行教学时的不同重点,并探究出它们的本质联系与不同之处,追寻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深入浅出而又朴实的数学课堂”。
3.认真做个冷峻的“旁观者”。随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研究,我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得到许多同事与学校领导的肯定。一次,学校安排我上有外校教师听的示范课,我心情极紧张,按照自己的“深入浅出而朴实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精心备课。课讲完,得到了不少教师的好评,但一位资深教师私下告诉我“教学流程要大气”“练习设计要精致”。这位教师的话使我联系到现在许多数学教师课堂现状“教学流程太精致而练习设计太粗放”,但我坚持教学流程必须精致,不过“提高练习的经典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用足用精教材练习”“一题多种功用”也成为我研究与尝试的新宠。这位教师的话还使我深刻悟到:自己做一个认真而冷峻的“旁观者”去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提高多么重要。
4.做个平等、民主的好教师。传统教育一直是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被迫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害怕教师,有的甚至恐惧。实行素质教育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决定民族未来的性格,决定民族与国家未来的命运。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素质教育确定师生关系为完全平等、民主而又亲密。
对于素质教育中要求的师生关系,我是深刻理解并完全赞同的,我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做个对学生平等、民主的好教师。不管课堂内外,我一直秉持师生的完全平等、民主,并追寻师生朋友般的亲密关系。每一次课堂,我总把学生放于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多用正能量——激励(包括表扬),而少用负能量——批评与指责,每一个学生,不问学习成绩,不问家庭背景,都一视同仁。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给我的课堂教学提出问题或好的建议。学生基本都很喜欢我,喜欢上数学课。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与要求下,通过上述的探索与努力,我试图打造自己的数学精品课堂,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不负民族、国家大业。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浦阳镇第一小学)
编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