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设计要点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建设越来越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农民的居住环境、交通等设施的建设日新月异。如何创建和谐、与时俱进的新农村,如何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同步发展,是当今社会能否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筑;建筑设计;要点
  0.前言
  改革开放搞活了农村经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新农村的住宅建筑成为这个时期农民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成为村镇建设的重点。新农村的建筑设计要以实用为原则、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中心;要布局合理;要在安全、耐用、节能的同时兼顾外观。本文将就新农村建筑设计现状及设计要点等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1.目前农村建筑存在的问题
  1.1农村住宅建设观念陈旧,缺乏科学的规划
  改革开放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民富了起来,富起后的村民,大多数都想重新建造自己的住宅,然而由于受到眼界、意识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再加上农民之间盲目的攀比性,使得其新建造的住宅,毫无实用和美观可言。住宅几乎都是自拆自建,没有规划、杂乱无章,攀比心理致使住宅都是粗放式结构,占地面积大,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因素。
  1.2质量与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问题
  在农民自拆自建的住宅中,保暖、防水、抗震等实质性技术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很多农民外出务工,长期不在村里居住,建房后多数时间也是空着,因此农民也不关注住宅的建筑质量,只是盲目的跟风建造,并在施工过程中过度节省用料,使得新建住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现有的各种建筑法规、标准也少有适合农村住宅的,这也是导致新农村住宅建设杂乱无章的重要原因。农村住宅建筑无人管理,使得村庄日益外延,空房遍地皆是,既造成了土地浪费,又难以保证公用设施的配套,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3交通问题
  村庄的日益外延、土地的大肆占用,使得农村的道路越来越窄,弯曲不畅,导致里面的资源难出去,外面的资源难进来,由于资源与信息的闭塞,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的建设日渐落后,这个问题在偏远山区的农村极为明显。
  2.新农村建筑的特点
  农村的住宅不同于城市住宅,除了能够满足居住外,还要兼顾生产。因此,对于新农村住宅的设计,不能完全照抄城市的模式,而是要站在农民实际需求的立场上,再融合村民的生活习惯、生产需求等多方因素进行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院子:院子是农宅必不可缺的设计,是农民生活和劳作的主要场所,家庭种植、手工生产、农机存放等都离不开院子的存在。
  (2)生产用房:主要用于农作物存放和农作物二次加工,是农村住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低建筑面积、高使用面积:这是节约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
  3.新农村建筑设计要点
  3.1制定合理的建筑规划
  改变农村住宅建筑布局混乱、杂乱无章、无人管问的局面,最有效快捷的手段就是对新农村住宅建设制定详细的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新农村住宅建筑,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建筑与城市建筑的接轨,使农村建筑在经济适用的同时更具现代风格,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使建村、建房、建路、建基础设施同步实现。
  3.2新农村建筑设计的防风设计
  地处山地上的住宅建筑上要充分考虑防风设计,应将建筑建在山坡中段,避开山脚下的冷空气槽和山顶上的大风。建筑周围可考虑种植常绿树木构成防风林。可用院墙保护建筑,尤其须应注意使入口不受冷风吹入。在经常刮风的地区,尽量建造低矮的(一层)建筑。将面对风向(尤其是冬季)的开窗面积减到最小,主要开口要位于背风面。
  3.3新农村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
  地震是令人悲痛的灾难,人们不能阻止它的到来,但是可以采取一切手段降低人们在地震中受到的伤害。对于普通的住宅,尤其是农村自拆自建的住宅,地震是致命的,所以在新农村的建筑中要加强防震、抗震的设计,这一点尤为重要。建筑时要避开山脚、高岗,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土层密实的地段,比较松软的土地不利于建造房屋,基础沟槽必须宽厚,槽底均匀铺设灰土层并分层夯实后,用水泥浆砌砖或石料混凝土做好基础,还可用加桩等技术加固地基。
  3.4新农村建筑设计的节能设计
  目前,在农村能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农村在建筑上,很少有保温隔热的意识,因此,新农村建筑设计中要加强墙体的保温设计,外墙可以贴苯板等做保温层,降低外墙导热系数。保温设计工作做的合理,可以减少冬季对煤或是木材的消耗,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减少了燃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除了采用外墙做保温的手段,还可采取加装门窗密封条、窗户玻璃采用双层、窗框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等手段改善门窗导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外空气的热传导,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5新农村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
  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经济基础都不相同,所以采取同种模式、同种标准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就会导致很多矛盾,因此在规划新农村建设时必须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当地的各种背景条件,尊重民俗民风,以各农村独有的特点为基本立足点,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和发展需求,合理布局、顺应自然、就地取材,严禁盲目扩大建筑规模,搞政绩工程。新农村建设要适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在建设的同时不能增加村委和农民的负担。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农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考虑农民自身的需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文化,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建设。
  4.结束语
  在极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形势下,农民住宅建筑的发展和新设计理念是重要的议题,新农村的建筑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在“新”上下功夫,既要改善农民的居住问题,还要解决设计规划、环境、材料、施工等技术问题。在新农村建筑建设中,我们必须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将农村住宅设计与先进理念结合起来,设计出人性的、生态的新农村建筑。
  【参考文献】
  [1]谭宇胜,刘岩.农村建筑可持续发展初探[J].山西建筑,2010,36,(5).
  [2]薛柱.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建筑和环境规划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09,(5).
  [3]陆燕燕.浅析农村生态村建筑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4).
  [4]张章喜.浅谈农村民居建筑的设计问题[J].山西建筑,2005,(3).
  [5]王洁萍.关于新农村建筑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0,(3).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为核心的STS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逐渐兴起,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忽视了环境教育。STSE教育模式是在STS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教育(Environment),使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其中还包括人文价值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
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就是课堂小活动,学生在活动当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习,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更合学生的胃口,而且效果最佳。而诸多的课堂活
【摘要】知识的传授主要是课堂教学,在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独角戏”,“满堂灌”,使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合作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落实;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摘 要】介绍了井巷软岩运输大巷交岔点变形破坏、局部冒顶,利用松动圈支护理论设计支护,采用锚喷网施工工艺返修等措施,以及取得明显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锚喷网;软岩;冒顶;松动圈支护理论  0.概述  苍村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地质条件中等,平峒开采,全矿有600m失修巷道,其中,100m巷道严重失修,影响了矿井的生产与安全。目前承当全矿运输任务的运输大巷交岔点段就是严重失修巷道之一。
故宫也称“紫禁城”,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1.荷兰荷兰Maastricht城堡建于1698年。在它后面的山壁上是一个源自中世纪的石灰岩洞,昏暗的石壁上满是拉丁文和数字,把你带回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室。不过那1.3万瓶壁中的藏酒
写作素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感到比较困难,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情感、结构、文采为切入点,以真情实意以情动人、结构精巧匠心独运、
澳大利亚看大堡礁9日游可以去澳大利亚看蓝天碧海,坐直升机看看大堡礁鬼斧神工的美景,寻找“心”灵之美。用9天时间去南半球看看世界另一端的风景不是梦。 Australia to see
清水装饰混凝土系一次成型、不需抹灰处理,直接体现混凝土的外观质感,故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外表面只需简单修补和直接刮腻子找平,刷内墙涂料罩面即可达到装饰抹灰的质量标准。  1.模板工程施工  1.1模板的选择  选择模板关键要掌握两条:一是模板的加工精度要高,规格尺寸要准确、平直,板面要平整、光滑;二是耐久性要好,周转次数要高。另外,为实现清水装饰混凝土表面平整、无明显气泡的要求,模板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细菌变种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拥有这种基因的细菌似乎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有报道称,这种变种基因目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