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只有切实地抓好德育工作,才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关键词】培养提高管理
1五育一同并举,坚持德育为先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原则。面对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形势,学校要加强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师生发展,主张人文关怀的原则。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发挥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每个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老师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校务、财务公开,提高透明度,真诚地信任每位教师,关怀、体贴、理解、宽容每位教师,设身处地的了解教师的需要、苦衷和感受,使教师心顺气和,敢说真话,发挥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在管理过程中,重在对教师的思想管理。为提高老师的师德水准,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开展以“树师德形象、创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群体师德创优”活动,通过师德培训,举办师德讲座,表彰学校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全体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思想。
2教师身教言传,培养良好习惯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年龄参差不齐,他们年纪轻轻就离开父母,情感孤独无依,思想极为不安,部分学生晚上做梦,常哭着鼻子要回家,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采取措施:领导带头、班主任挂帅、其它教师员工配合协作,与生活老师一道形成强大教育合力,深入到寄宿生中了解情况,帮助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稳定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还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适应新环境,授予他们如何自理生活的方法,一是教育他们养成遵守作息时间习惯,掌握学习、休息、锻炼、吃饭、起居的规律,以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二是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三是对寄宿生的习惯养成要身教言传,做好示范,如教育他们如何折叠被子,如何摆放物品才显得整齐美观,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在比赛之前进行自觉的操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生养成了适应新环境的良好习惯,情绪安定了,哭声不见,宿舍里的现象焕然一新。
3狠抓师德管理,提高师德魅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者和主宰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校管理靠教师。要抓好学校管理,首先要注重抓教师的师德管理:每周按时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每学期要组织教师3—5次的德育研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对做好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职责,形成“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体制。还结合“教师节”活动,宣传表彰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师的模范事迹,号召全体教师向他们学习,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热潮,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敬业心。要求班主任要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特别对寄宿生和留守儿童及双困生,关爱他们的生活,辅导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疾苦,用老师的爱心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因而常有老师深夜带学生看病,为学生支付药费;把自己的孩子关在家里而去帮学困生补课;节衣缩食,为经困生购买文具和学习用品,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因而感动了家长,赢得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4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4.1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里写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知识改变命运”等大幅标语。还创立了“素质教育园地”“荣誉栏”等设施;制作有 “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巨型宣传画,随处可见的名人画像及名人名言,还有 “走路轻轻,说话悄悄”的文明用语。校园里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还花大力气在校园里绿化了三个大花园,种植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充满生机的树种,一年四季,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4.2学校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
如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开展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视片,利用广播室,黑板报,文化长廊、校会,周会,班会等多项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团主义教育、守法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因而,学生进步快,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本学期,另有兩所村小的学生来校寄宿,几个星期后家长来看望孩子,发现孩子精神状态好,生活有规律,自理能力提高,他们十分高兴地说,学校管理得这样好,我们放心。
【关键词】培养提高管理
1五育一同并举,坚持德育为先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原则。面对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形势,学校要加强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师生发展,主张人文关怀的原则。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发挥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每个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老师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校务、财务公开,提高透明度,真诚地信任每位教师,关怀、体贴、理解、宽容每位教师,设身处地的了解教师的需要、苦衷和感受,使教师心顺气和,敢说真话,发挥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在管理过程中,重在对教师的思想管理。为提高老师的师德水准,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开展以“树师德形象、创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群体师德创优”活动,通过师德培训,举办师德讲座,表彰学校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全体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思想。
2教师身教言传,培养良好习惯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年龄参差不齐,他们年纪轻轻就离开父母,情感孤独无依,思想极为不安,部分学生晚上做梦,常哭着鼻子要回家,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采取措施:领导带头、班主任挂帅、其它教师员工配合协作,与生活老师一道形成强大教育合力,深入到寄宿生中了解情况,帮助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稳定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还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适应新环境,授予他们如何自理生活的方法,一是教育他们养成遵守作息时间习惯,掌握学习、休息、锻炼、吃饭、起居的规律,以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二是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三是对寄宿生的习惯养成要身教言传,做好示范,如教育他们如何折叠被子,如何摆放物品才显得整齐美观,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在比赛之前进行自觉的操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生养成了适应新环境的良好习惯,情绪安定了,哭声不见,宿舍里的现象焕然一新。
3狠抓师德管理,提高师德魅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者和主宰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校管理靠教师。要抓好学校管理,首先要注重抓教师的师德管理:每周按时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每学期要组织教师3—5次的德育研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对做好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职责,形成“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体制。还结合“教师节”活动,宣传表彰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师的模范事迹,号召全体教师向他们学习,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热潮,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敬业心。要求班主任要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特别对寄宿生和留守儿童及双困生,关爱他们的生活,辅导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疾苦,用老师的爱心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因而常有老师深夜带学生看病,为学生支付药费;把自己的孩子关在家里而去帮学困生补课;节衣缩食,为经困生购买文具和学习用品,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因而感动了家长,赢得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4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4.1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里写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知识改变命运”等大幅标语。还创立了“素质教育园地”“荣誉栏”等设施;制作有 “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巨型宣传画,随处可见的名人画像及名人名言,还有 “走路轻轻,说话悄悄”的文明用语。校园里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还花大力气在校园里绿化了三个大花园,种植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充满生机的树种,一年四季,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4.2学校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
如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开展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视片,利用广播室,黑板报,文化长廊、校会,周会,班会等多项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团主义教育、守法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因而,学生进步快,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本学期,另有兩所村小的学生来校寄宿,几个星期后家长来看望孩子,发现孩子精神状态好,生活有规律,自理能力提高,他们十分高兴地说,学校管理得这样好,我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