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兴奋点”打造幸福课堂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lz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兴奋点”,是指能激起人精神振奋或激动的情境、话题。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兴奋点”,或者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兴奋点”,去激起学生振奋或激动的情绪,从而带领他们进入生动活泼的课堂,轻快、自觉地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建好首个“兴奋点”——积极快乐的第一印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接一个班,务必要呈现给学生积极快乐的第一印象。所以,首先微笑着问候学生,然后告诉他们,能有幸做他们的老师,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是件快乐的事情,并且向他们保证,接下来的一年将会是充满精彩和胜利的一年;接着热情地介绍一下自己,同时真诚地邀请学生也介绍一下他们;最后问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参加过或想参加哪些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讨论确定这学期将开展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展示自己的热忱,并使之感染学生。
  情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心灵的一架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不竭动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容易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诱发学生的兴奋情绪。亲其师,才会乐其道,所以,在第一节课上,一定要给学生留下积极快乐的第一印象,并使之延续下去。
  二、抓好中间“兴奋点”——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
  (一)课堂幽默成为“兴奋点”
  富有幽默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节课是短暂的,所以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初,就要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如语文六上第一课《山中访友》,这是学生暑假过后的第一篇課文,为了尽快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我采用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吗?几个学生简单回答后,我问他们:“你们想知道我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吗?”学生很有兴致地说“想”。“我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以为作者的朋友是一位隐居在山林里的世外高人。”学生笑。“可哪知作者要去拜访的是——”把学习引向了课文。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引发了学生开心一笑,注意力也很快集中到了课文上。又如在学《晏子使楚》时,了解到晏子靠机智巧妙的语言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后,我补充了这样一段话: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个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座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那只要咱们两个去了那个岛,就什么都有了。”学生看了哈哈大笑,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他们感受到了吉鸿昌的机智与爱国,也充分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二)巧妙提问引发“兴奋点”
  从情感教学的角度来看,置疑设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巧妙提问,以此让学生心情振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当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时,老师可以巧妙地提出“你能说服跟你想法不一样的同学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说理,在争论中发现错误,加深印象。又如在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是渺小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我们学校看作宇宙的话,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气氛一下子活跃了:“一棵树”“一张桌子”“一个水杯”“一颗石子”……就连平时不举手的学生也笑着举起了手。当我告诉他们:“恐怕连一粒微尘也不到”时,他们不禁“啊”地张大了嘴巴,然后又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小!”
  (三)游戏表演制造“兴奋点”
  学生很喜欢做游戏,这是经过众多研究得出的结论。当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感到疲惫时,或者为了奖励他们有良好的课堂表现时,可以穿插一些热身游戏让学生轻松一下。如“请你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我喊口令,“举右手”“向前看”“睁眼”“大哭”等,让学生听到口令马上做相反的动作“举左手”“向后看”“闭眼”“大笑”等;“比一比,谁的笑最恰当”我出题目:咯咯笑、微笑、苦笑、奸笑、捧腹大笑等,让两组学生进行游戏,其余学生观看,两组学生玩好后换另两组玩,也可以全班学生一起玩。这样的游戏可以给学生提神醒脑,振奋精神,从而使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把语文课本变成剧本,带领学生演绎课文中的内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如在学小学阶段的第一则文言文《杨氏之子》时,就可以把它变成剧本,让学生分角色进入课文情境,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等的演绎,既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也感受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像《临死前的严监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等很多课文,都可以通过分角色演绎课文内容。另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表演、声音模拟等进行表演。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用好课后“兴奋点”——有趣欢愉的作业评价
  如何让作业评价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手段呢?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对进步较大的学生批注几句表扬激励的语言或画上个笑脸、大拇指等,对退步的或粗心的学生批注几句提醒语、画上个哭脸或画只眼睛等,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让获得正面评价的学生,可以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老师给他们的评价,朗读他们作业中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段,对多次展示的学生当堂给予物质奖励,可以是练习本、笔、小夹子、便条,也可以是学生喜爱的零食,更可以是一次与老师一起吃饭,一起玩的机会等,并告诉学生:“这些同学因为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学习,掌握了所学知识,加上做作业态度端正,所以作业质量高。只要我们同学也能做到这些,都可以获得奖品。”这样的期待,这样的奖励,能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所以上课时,他们会思想“开小差” 、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犹如“兴奋剂”,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把精力集中于课堂学习中。为此,我们教师要不懈地努力,去制造或捕捉学生的课堂“兴奋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快乐、高效地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传承“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新的要求,也是每一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课程教学为出发点,针对其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欠科学,教学方法缺乏灵活度,教学思维相对滞后,教学模式有待丰富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传承工匠精神、手工制作的方法和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改革策略,力求美术手工课更贴近生活,具有鲜活的教育生命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学语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把目光投向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容量的大小。中学教师的实践在对传统课堂有所改变,教学有所成效的同时,语文课堂教学容量也出现了过于追求课堂大容量、课堂节奏快、讲解过于全面等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是: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精讲精练。  【关键词】课堂教学容量;主体;中学语文  一、课堂教学容量内涵  对于“什么是课堂教学容量”,有不少学者对这
期刊
【摘 要】微课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效率,微课还可以让舞蹈教学不受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因此,为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设计出合理的微课,本文从微课的含义以及微课在课前导入、课中间讲解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微课的设计,希望能够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微课设计  微课是经济和科技迅速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之间的整合,成为了当前中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特征。本文以微信群为出发点,针对微信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基础进行阐述,并探讨微信群辅助初中语文学习的新方式。  【关键词】微信群;初中语文;学习创新;理论基础  在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常见的信息沟通软件,微信能够实现语音、文字、视频、图片的实时交流,在教育领域,也具有良好的价值。在初中语文授课中
期刊
【摘 要】深层次阅读教学可以为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相比浅层次阅读来看学生可以收获更多。本文认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进一步深化,通过资料的丰富、内容的拓展、方法的创新、模式的创建等途径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深度阅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师必须重视提升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通过加
期刊
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近年来语文考卷中作文分数的增加,体现出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指导中应将学生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关注度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成长具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实践证明,如果具备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幼儿的智力情商将会得到很好的开发,也有助于他们将来树立正确的“三观”及健全的人格。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存在,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学前教育;体制机制;主要
期刊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發展,我国小学教学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热潮。教学管理作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转变,最终实现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目标。本文从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当前小学教学管理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并从完善教学内容以及改进教学管理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  【关键词】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小学  一
期刊
【摘 要】信息高科技时代,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幼儿心中的时尚玩具,也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幼儿在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呈现出近视低龄化、屏幕一族、电子保姆、隐性失陪等让社会堪忧的问题。彻底拒绝电子产品进入幼儿生活已是不可能做到的,唯有改变家庭教育理念,巧用电子产品,才能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学习。  【关键词】电子产品;问题;家庭教育;理念  “信息化时代给人类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