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青年党员培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青年党员在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引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应用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思想,提出在“新常态”下关于高校青年党员教师的培养对策,引导高校青年党员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高校青年党员队伍素质、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常态;青年党员;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新常态”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现实问题和未来挑战的清醒认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现实机遇的从容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把握、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使命的担当精神,将新常态思想运用到高校青年党员培养中去,加大培养选拔优秀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力度,提高高校青年党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下面,对新常态下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高校青年党员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理论方面
  1.基础理论薄弱
  现今,我们很多青年党员或许会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但对党的一些理论着述却难有兴趣。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或许也仅限于名词上的记忆。所以,我们应该在一定时候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去品味下我们党在各个时期留下来的一些重要理论着作,去发现其中的“真、善、美”。 了解我们党的一些重大史事,去追寻那峥嵘岁月,通过文字去记忆那些最难忘的人和瞬间。
  2.学习兴趣不高
  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青年党员往往对业务学习和学历教育通常比较热心,对业务知识和与业务工作直接相关的学科领域的各方面知识比较感兴趣,与之相比,他们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弱,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党的相关理论知识认识不够,缺乏深度。
  (二)生活实践方面
  1.入党积极性不高
  个别党组织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着坐等的现象,不是积极主动去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基础知识,而是消极等待别人上门来,忽视对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对申请入党的同志关心帮助不够 。在开展政治学习中,往往流于形式;在开展组织生活中,形式呆板,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难以吸引青年教师和大学生。
  2.受西方文化影响严重,过于强调个性发展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物质利益的诱惑,在当代青年党员中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泛滥、个人主义也较为严重。对很多事情的态度,不从大局上着眼,考虑个人利益,缺乏吃苦耐劳、奉献的精神。许多青年党员过于强调个性发展,在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与他人心理不相容,不能与其他党员合作。
  二、新常态下高校青年党员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育
  高校青年党员的整体素质比较高,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应该认真把握高校青年党员理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运用启发式、开放式、互动式的方法,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此外还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让网络技术成为理论教育的新载体。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是规范学习自觉性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理论学习质量、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要通过考评,把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情况作为青年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二)积极运用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模式
  青年党员的思想教育离不开高校的教育,家长的配合。青年党员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学习好的事物,避开不利于自己思想发展的事物,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高校的教育很大程度在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青年党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是受到其家长影响的直接结果。因此,要改变青年党员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家长和高校共同努力,缺少任何一方的作用,对青年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教育效率
  青年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及时帮助那些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的青年党员回到正轨上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加强党建工作就是要加大对青年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1.开展心理咨询,确保身心健康在学习工作生活中
  除了领导老师的正面教育外,心理咨询是很多青年党员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有许多青年党员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但不愿正面向党员或者干部吐露,向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2.制度建设上创新
  青年党员是高校发展的未来,为使他们健康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通力配合,建立起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青年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利用业余党校平台,每年初党委根据高校发展需要制定年度青年党员培训主题,并确保实施。
  (2)建立青年党员激励机制。设立青年人才奖励制度,解决好青年党员工作学习上的问题,切实改善青年党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建立监督约束机制。①制定青年党员实绩考核制度。②党支部有计划安排与青年党员谈心,了解思想动态与工作情况。③每年召开1次党内组织生活会,开展严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④党委每年召开1~2次党外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青年党员的意见,及时反馈,以利整改。⑤青年党员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通过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和促进青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青年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三、结语
  青年党员是党和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适应中国发展新常态,在思想上、政治上、实践上迅速成熟起来,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青年党员培养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多管齐下,及时纠正错误,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适应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吴荷平.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庄漫水.论青年党员的思想现状及其对策[J].综合管理:管理观察,2008.08
  [3]姚增元.浅谈如何加强青年党员的教育管理[J].学术-理论,2013年·8月·
其他文献
不少老师都认为小学作文教学难。尤其是农村学校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更难。因为他们受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买课外书少,积累的知识就少;出的门少,外面世界也看得少。因此,他们写出来的作文不是空洞,就是一本流水账,有时你给批改就无从下手。  我认为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训练除了一般的审题、选材、立意等基础训练以外,还应该进行“度”的训练。  什么是“度”的训练呢?这里的“度”不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
在学校众多的学习科目中,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语文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学,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  语文教育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小学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和写字,进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教学方法的变革需要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领会改革精髓,掌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思想,强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富有个性的学习。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思维能力;主动学习;思维方式;合作学习;探究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因此提升有效的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 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一些教学方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故事情境教学法教学词汇,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分析、故事教学的优势和笔者自己的教学案例分析,初步探讨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故事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案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景,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68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一、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基”  教师正襟危坐、手执教鞭、表情严厉刻板、高高在上的私塾式教学,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中,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蔼的态度、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耐心的引导,才能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氛围;教师只有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与学生架起一座情感交流之桥,学生才能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阂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构建和谐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特别针对山区学生,数学意识淡薄,见识面窄。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和谐的数学课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前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抓住课改的契机,构建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自然也成为了每位英语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高效;构建  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笔者近年来扎根农村基层从事初中英语教育,亲身经历了这一些变化,深知将如何有效的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