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前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抓住课改的契机,构建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自然也成为了每位英语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高效;构建
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笔者近年来扎根农村基层从事初中英语教育,亲身经历了这一些变化,深知将如何有效的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重要性和艰难。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
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的成长环境相对艰苦,家庭情况也相对复杂,这就造成了很多农村孩子显得更加胆小敏感,不善言谈,缺乏自信,害怕说错同学会笑话,老师会批评,从而课堂上会因为不会读某个单词而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去,久而久之便不愿意再开口说英语。另一个方面,由于农村的学习英语环境的缺失,加上许多老师不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造成了阻碍。
(二)教师教学理念仍是“课本本位”
目前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课本本位”,而非“学生本位”,课堂教学主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机械的按照课本上的活动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2/3的时间都实在讲解知识点,教师过度侧重对单词用法的讲解,而忽视了单词在语言中的实际运用。英语课堂上学生运用单词的机会和时间较少,教师大多选择机械训练,即使开展pair work或者group work也仅限于课本,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这也仅是一种变相的机械训练。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不能驱使学生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
(三)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长期收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影响,现在的农村英语课堂中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主要还是“chalk+blackboard”的形式,多媒体很少使用,甚至有些老师从未接触过多媒体。每节英语课上,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至多简单的用一下多媒体就构成了一节课。由于教学方法过于机械,课堂氛围难以活跃,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和展现自我能力的时间和机会,因而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或朗读,或回答问题,或做题。有些学生逐渐对英语失去兴趣,不愿意参与课堂,慢慢形成在课堂上发呆,闲聊的习惯,再加上还需要记忆很多单词,久而久之两级分化严重。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基于目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现状,结合我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受,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
(一)课前要充分准备
(1)教师课前要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课前备课一定要充分。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思考what(我要教会学生什么),how(我要怎么教)以及why(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合理的选用教学资源。我们应该积极的利用一切可以用的资源,特别是直观教具和实物,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的时候要秉持以语言为中介的原则,让学生从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感受到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此外,备课时,教师应该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教室一定要落实“备学生”。新课改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一节课教师设计得再精彩,如果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很难进行得下去,并且学生也从中学不到很多知识。所以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基本学情,即学生是什么样的水平,具备了哪些知识,学生的性格如何;这节课我要引导学生做什么,说什么,会有多少学生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多少学生学习这个有难度;这一节课之后学生要达到什么水平,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例如我带的一班和二班的英语基础不同,学生整体的性格也不同,一班的孩子整体更加外向开朗,二班的孩子整体较为内向害羞,结合我的两个班的学生的特点,我在备课时,会调整一些活动的设计,并且设想课堂提问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充分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以课前预习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初步感知知识,可以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难易程度做出预估,上课时可以抓住自己的弱项进行巩固。做好课前预习才能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展开,事半功倍。
首先,教师要想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反馈。通常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前的预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生词,并在课本中进行标注,对于重点单词,可以查阅字典或者参考资料,摘抄用法和例句;并且要求学生去判断本单元主要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会学到哪一些重点句型。这样学生在上新课前,对于这个新单元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自己的认知了,老师展开课中探究就更为容易,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其次,学生预习后,课堂上检查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反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然后让小组派代表做总结。例如,新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 It’s raining》的课前预习,很多学生都通过预习知道这个单元是关于天气的,提前学习了描述天气的生词,反馈的时候,有部分同学还总结了两种询问天气的方式,以及描述天气的词形的变化,借助反馈的契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预习的方法和进一步感知新知识。 (二)以课中探究为核心,师生课堂教学要灵活互动
(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教师应该提出任务,明确小组活动环节,引导小组展开讨论,并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例如,以新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的学习用具(课本,书包,尺子,字典等),课堂上拿出这些物品提出问题:What is this?Whose is this? Why do you think it belongs to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猜测物品的所有者的活动中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掌握描述所属关系的句子以及表推测的情态动词的用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让学生先拿取小组成员的物品,练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去运用英语,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害羞紧张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舒适的教学情境中自由徜徉,也愿意和老师配合。
(三)课后延伸,差异训练促进发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训练,结合课堂教学而以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
(1)分层布置课后练习作业。为了让学生课后及时进行巩固,在课中探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在分层作业中,可以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进行。
(2)结合教学实际,以一些任务活动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结伴或小组的形式根据当天课堂内容,编造自己的对话,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简单或者复杂的句子,然后下节课进行竞赛。在课后组织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技能也有积极意义。
三、结论
总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形式是严峻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传统”和“新课改”的过渡时期,英语教师不能盲从,必须树立英语新课程高效理念,结合教学实践,坚持“兼容并蓄”的原则,在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秀的做法上,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善于思考研究,大胆实践探索,找到适合教师教,适合学生学的方法,构建出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模式,然后再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恒泉.提高初中课堂效率的实践和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11).
[3]李志红.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英语课堂;高效;构建
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笔者近年来扎根农村基层从事初中英语教育,亲身经历了这一些变化,深知将如何有效的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重要性和艰难。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
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的成长环境相对艰苦,家庭情况也相对复杂,这就造成了很多农村孩子显得更加胆小敏感,不善言谈,缺乏自信,害怕说错同学会笑话,老师会批评,从而课堂上会因为不会读某个单词而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去,久而久之便不愿意再开口说英语。另一个方面,由于农村的学习英语环境的缺失,加上许多老师不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造成了阻碍。
(二)教师教学理念仍是“课本本位”
目前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课本本位”,而非“学生本位”,课堂教学主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机械的按照课本上的活动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2/3的时间都实在讲解知识点,教师过度侧重对单词用法的讲解,而忽视了单词在语言中的实际运用。英语课堂上学生运用单词的机会和时间较少,教师大多选择机械训练,即使开展pair work或者group work也仅限于课本,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这也仅是一种变相的机械训练。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不能驱使学生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
(三)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长期收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影响,现在的农村英语课堂中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主要还是“chalk+blackboard”的形式,多媒体很少使用,甚至有些老师从未接触过多媒体。每节英语课上,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至多简单的用一下多媒体就构成了一节课。由于教学方法过于机械,课堂氛围难以活跃,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和展现自我能力的时间和机会,因而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或朗读,或回答问题,或做题。有些学生逐渐对英语失去兴趣,不愿意参与课堂,慢慢形成在课堂上发呆,闲聊的习惯,再加上还需要记忆很多单词,久而久之两级分化严重。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基于目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现状,结合我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受,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
(一)课前要充分准备
(1)教师课前要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课前备课一定要充分。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思考what(我要教会学生什么),how(我要怎么教)以及why(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合理的选用教学资源。我们应该积极的利用一切可以用的资源,特别是直观教具和实物,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的时候要秉持以语言为中介的原则,让学生从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感受到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此外,备课时,教师应该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教室一定要落实“备学生”。新课改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一节课教师设计得再精彩,如果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很难进行得下去,并且学生也从中学不到很多知识。所以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基本学情,即学生是什么样的水平,具备了哪些知识,学生的性格如何;这节课我要引导学生做什么,说什么,会有多少学生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多少学生学习这个有难度;这一节课之后学生要达到什么水平,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例如我带的一班和二班的英语基础不同,学生整体的性格也不同,一班的孩子整体更加外向开朗,二班的孩子整体较为内向害羞,结合我的两个班的学生的特点,我在备课时,会调整一些活动的设计,并且设想课堂提问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充分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以课前预习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初步感知知识,可以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难易程度做出预估,上课时可以抓住自己的弱项进行巩固。做好课前预习才能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展开,事半功倍。
首先,教师要想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反馈。通常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前的预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生词,并在课本中进行标注,对于重点单词,可以查阅字典或者参考资料,摘抄用法和例句;并且要求学生去判断本单元主要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会学到哪一些重点句型。这样学生在上新课前,对于这个新单元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自己的认知了,老师展开课中探究就更为容易,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其次,学生预习后,课堂上检查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反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然后让小组派代表做总结。例如,新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 It’s raining》的课前预习,很多学生都通过预习知道这个单元是关于天气的,提前学习了描述天气的生词,反馈的时候,有部分同学还总结了两种询问天气的方式,以及描述天气的词形的变化,借助反馈的契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预习的方法和进一步感知新知识。 (二)以课中探究为核心,师生课堂教学要灵活互动
(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教师应该提出任务,明确小组活动环节,引导小组展开讨论,并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例如,以新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的学习用具(课本,书包,尺子,字典等),课堂上拿出这些物品提出问题:What is this?Whose is this? Why do you think it belongs to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猜测物品的所有者的活动中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掌握描述所属关系的句子以及表推测的情态动词的用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让学生先拿取小组成员的物品,练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去运用英语,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害羞紧张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舒适的教学情境中自由徜徉,也愿意和老师配合。
(三)课后延伸,差异训练促进发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训练,结合课堂教学而以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
(1)分层布置课后练习作业。为了让学生课后及时进行巩固,在课中探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在分层作业中,可以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进行。
(2)结合教学实际,以一些任务活动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结伴或小组的形式根据当天课堂内容,编造自己的对话,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简单或者复杂的句子,然后下节课进行竞赛。在课后组织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技能也有积极意义。
三、结论
总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形式是严峻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传统”和“新课改”的过渡时期,英语教师不能盲从,必须树立英语新课程高效理念,结合教学实践,坚持“兼容并蓄”的原则,在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秀的做法上,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善于思考研究,大胆实践探索,找到适合教师教,适合学生学的方法,构建出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模式,然后再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恒泉.提高初中课堂效率的实践和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11).
[3]李志红.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