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说好送给闺蜜礼物,却迟迟不动手,拖了半年后,一边怀着愧疚的心,一边做着礼物,回忆开始慢慢浮现脑海中…… 上学时候,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已记不清友谊的开始,或许只是一次愉快的交谈,然后便日日相处,在一起吃饭、回家、购物、聊七聊八。有些人走得很近容易厌烦,但我们似乎没有过,料想这一辈子我们应该都会这么好。工作后,我们还有孩子的稚气,但已经不像孩子一样容易制气,我们学会互相理解和体谅。 知道她喜欢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好送给闺蜜礼物,却迟迟不动手,拖了半年后,一边怀着愧疚的心,一边做着礼物,回忆开始慢慢浮现脑海中……
上学时候,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已记不清友谊的开始,或许只是一次愉快的交谈,然后便日日相处,在一起吃饭、回家、购物、聊七聊八。有些人走得很近容易厌烦,但我们似乎没有过,料想这一辈子我们应该都会这么好。工作后,我们还有孩子的稚气,但已经不像孩子一样容易制气,我们学会互相理解和体谅。
知道她喜欢小皮包,手工做了一个,十字架、小兔和字母印章,都是她喜欢的,挂在包上一起送给她,纪念我们的友谊,怀念共度的青春。
博主:卜仔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2032778145
其他文献
说到古老的传统手艺,前天在磐安的小巷子里看到一个老阿婆的织带手艺。阿婆看上去有七八十岁,满脸的皱纹,花白稀疏的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我举起相机,抬头冲着我笑的阿婆似乎在配合我的动作,马上低头开始编织。镜头里,阿婆不受任何干扰,就像一个完全沉浸在角色中的演技精湛的演员。 萌彩蛋 从没发觉自己是鸡蛋的狂热爱好者,翻箱倒柜后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收藏了好多可爱的蛋!看着满满一盒,不
“彩凤鸣岐”七弦琴系出名门,乃“中华第一制琴师”雷威所斫,距今已有千年。关于古琴渊源,民间曾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琴神”雷威曾经历一场刻骨之情,他将自己如诗的情感赋诸此琴之中,谓之“琴”者,“情”也。传说的真实与否已无从考证,但美丽的故事愈加渲染了这把古琴的美轮美奂。 “彩凤鸣岐”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流落民间,后为民国琴学泰斗、著名古琴学家杨宗稷重金收购,杨宗稷赞其“凤毛麟角矣”。杨宗稷病逝后,古琴历
看一本书就像一次旅行,书签记录每次停歇。将书签夹于书内,置于书外的挂饰就是旅途中的那个我。 1.剪两片6cm×8cm的方形棉布,一条长15cm的棉绳和两片圆形棉布。 2.设计出小清新的桃心图案,以十字绣的针法将图形绣在棉布上。 3.将两片棉布车缝,留出返口衔接收口即可。 宅女游记 材料与工具:素色棉麻布(绣图案用)、印花麻布(绣图案用) 、布用复写纸、配色印花布、布用硬衬、DMC绣
小时候喜欢看童话,童话里都有这样一个小木屋,高耸的烟囱、烧得劈啪作响的壁炉和雕花的小木床,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居住在那里。儿时,便梦想着自己能做回童话木屋的主人。国内有这样一群大男人,30开外,沉稳干练,忙碌于工作,却又童心未泯,闲暇时,便爱用草席、圆木棍、雪糕棒、竹片造一座小木屋,留住手艺,留住童梦。我用坚持行走江湖见过太多材质高档的微缩模型,却很少被深深打动,似乎总差那么一点灵气。“微缩木屋得有情
收集玩物的藏家不少,但能玩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葫芦庐主赵伟做到了。 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葫芦器,也称匏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象会有数量如此庞大的葫芦。老话说“按下葫芦起了瓢”,可当葫芦的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二为一时,便出现“按下葫芦起了匏”的景观,制作这些匏器的便是葫芦庐主赵伟。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葫芦在赵伟家是绝对的主角,屋顶、墙上、桌上、地上,几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十四 当最初的一缕丝线从黎族织女手中如水流出,当最初的一块黎锦在碧绿的琼岛灿然浮起,它开始改写一个民族的文明史。 海风拂过海南黎村,婆娑椰林下,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黎族妇女三三两两席地而坐,怀抱腰织机,弓着腰,伸直脚,错纱、配色、综线、絮花……一缕缕色彩斑斓的棉线,如同一道道彩光,在她们手中变得灵动,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品之一——黎锦。 这是一种神奇的织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使用漆的国家,早在新时期时代,古人就开始用漆了。 在各种工艺重器中,漆器总是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它不张扬,也绝不低调;外表光滑,却手感温润;不华丽,却摄人心魂。第一次看到这件剔犀云纹漆盒,就被它惊呆了。无论是它的器形、大小、颜色、工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完美,看久了,眼中甚至有泪。这正是“美得惊心动魄”! 这个漆盒为木胎,胎表面用黑、朱两种色漆分别鬃饰,堆漆肥厚,漆光蕴亮
授课大师:宋学海 宋学海,1963年生,河南浚县人,自幼受家学熏陶,继承了泥咕咕捏制技艺。其作品既保留了泥咕咕的传统艺术风格,又呈现出现代审美理念。作品多次在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被中央美术学院、河南博物院、中国美术博物院等单位收藏,曾到新加坡、俄罗斯等国讲课或展演。199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授课门类:泥咕咕 浚县泥塑,俗称
授课大师逯彤,天津工艺美术大师,世界民间艺术雕塑大师。作为泥人张第一批外姓弟子,逯彤的彩塑艺术继承传统,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创作的主攻方向,采用系列化形式、大胆地将乡土味道浓重的民间技艺与西方人体艺术表现手法相融合,形成粗犷、夸张、富有趣味性的风格。作品被新加坡总统府、丹麦王室、中国美术馆、中国泥人博物馆等收藏。授课门类泥人张彩塑“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属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
尊,是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在考古学中,尊又与卣或方彝相互配合使用,而“何”是器物主人的名字。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名何的贵族受到王的赏赐所做的祭祀器。 何尊的发现充满了传奇色彩。1963年秋天,阴雨连绵,宝鸡县贾村塬陈堆清晨去上厕所,发现后院坍塌的崖面有些反光,便与妻子用手一刨,掉下一件铜器,由于1965年自然灾害,陈家生活陷入困境,他们把何尊卖到废品收购站换得30元钱。当年9月,宝鸡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