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与见证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善交际,常叹朋友甚少。有幸参与“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立马多了一大群被称为“培养对象”的朋友。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给这群朋友们一些影响,我感受到的是这群朋友的确影响了我,拓展了我的视野和胸怀,丰富了我对教育家的认识与理解,也给了我青春活力和生命智慧的感染。
  回顾以前我所接触的,多是书本中的教育家,是由文字诠释的概念化了的教育家,是完成了的安睡在历史中的教育家,是几无争议的教育家,是一群具有高大形象和无数颂词、需要仰视的教育家。现在我所陪伴与交往的,却是活动着的、成长中的、有待公认的教育家。对象的变换让我变换了自己的视角,看到了一幅幅书斋中看不到的风景。
  哦!这是一群杰出的生动活泼的中青年教育工作者,他们正搏击着时代大潮,有自己的方向,自己的姿态,自己的声音。
  这群朋友对教育历史的尊重,使我更具体地认识到了传统的教育文化在教育家成长中的分量。我曾经徜徉在泰兴市襟江小学“开放式校史文化园”中,在一尊尊为创建和发展襟江小学做过杰出贡献的前辈塑像面前鞠躬致敬。在现任校长杨金林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一幅几乎布满整个墙面的《学记》,全文1206字均以正楷写成,句中的夹注则为双行小字。后退几步观看整幅作品,洋洋洒洒,疏密有致,神采洋溢又厚重端庄,宛如一幅展开并放大了的线装书书页。整个办公室充满浓浓的书卷气。我不禁脱口赞叹:“郁郁乎文哉!”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位校长办公室里高高悬挂着《学记》全文。这不单是一幅极具美学意义的书法作品,更是一篇具有传道意义的教育经典。我记忆尤深的是,杨金林校长站在《学记》面前,高声朗诵学记的有关段落,阐述其对于当代教育的意义。抑扬顿挫之间,足显出他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解之深刻。
  还有一位极有史识的校长唐江澎,他所在的锡山高中的校史馆全天候地向所有教师和来宾开放,几乎所有的参观者都会在这里驻足沉思,流连忘返。唐校长一面阅读雅斯贝斯的《教育是什么》、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等哲学著作,一面对话历史、感悟历史,从容沉静地锤炼隐含于纷繁史料中的思想,进而将其融入今天的办学理念,照亮日常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他深切感受到:一位校长对本校历史的阅读史,就是自己的教育精神成长史和办学思想凝炼史。作为百年老校的校长对历史要心存敬畏,尤其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段大师辈出的教育史要心存景仰。要静下心来,打开尘封的档案,捧起泛黄的卷帙,做学校历史的忠实读者,在阅读中触摸历史,一步步接近历史的高度。那种总想横空出世、不屑前人的虚妄,只能将自己降到历史的谷底。唐江澎校长的这段感悟,道出了他的辉煌的办学业绩背后的“秘诀”。
  这群朋友具有广阔的国际见闻,能自觉地将自己的办学思想置于广阔的参照系中,自觉吸纳优秀的教育资讯,立足本国实际,思考本校教育改革方向。张晓冰校长的观感最具代表性:“再次走近英国教育,已不再为其与中国教育的不同而盲目追捧,更多地是一种理性的比较和追寻教育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经济影响因素和决定力量;不再以现象来判断制度和体系的优劣,而是更多地从存在背景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改变去理解现状和发展”,应当“具有更宽阔的国际视野,更客观的评价系统,更冷静的判断能力和更睿智的选择和创新能力,更特色化地发展中国教育”。他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觉:“其实,中国教育发展的快速已为世界瞩目,我们完全不应妄自菲薄。我们只是应该在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汲取适合于中国教育的养分,去解决现今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群朋友中有许多“书迷”、“书痴”式的读书人。我难以忘记王笑梅校长介绍她阅读《爱弥儿》的心得时,不仅介绍了卢梭的生平与思想,而且介绍了《爱弥儿》诞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介绍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其陶醉的神态犹如介绍自己的著作一样,其心得就像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一股清新的溪流。祝禧校长阅读《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杨文娟校长阅读《道德领导》,冯雅静园长阅读《最后的圣人》,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都能给同伴们以有益的启迪。
  基于学习、继承和借鉴,这群朋友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解常常带有自己的“音色”。他们从自身实际提出的办学思想和教育主张异彩纷呈,时时令我赞叹不已。戚韵东的“快乐做主人”的理念,闫勤的“爱与实验同行”的阐述,王笑梅的学生“在生命的林子里每一天都是新的”,祝禧的“新生活学校”的创建,李建成“以成长为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重塑”,吴金根“把‘人’写在管理的中央”,以及蒋俊兴的“半肯半不肯”的教育主张等,都有自己的哲学支撑,有自己的系统思考,有自己的探索体验,有自己的实践成效。以薛法根校长提出和实施的“智慧教育”为例,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肩负着开启人类心智的使命。智慧的时代呼唤充满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育是立人以德、启人以智、怡人以情的教育,其使命是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成就受人尊敬的教师,建设令人向往的学校。他还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操作性理念——课程与教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质量与评价:多几把尺子就多几个优秀;团队与班级: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季;制度与文化:靠制度守护,用文化凝聚;特色与品牌:烙在每个人身上的印记;技术与资源:让教育更具智慧和力量。如今,像“智慧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学”层出不穷,有的已趋于成熟,有的尚需要进一步推敲论证,但在总体上体现了蓬勃旺盛的教育生态。它们仿佛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林中之路,正在披荆斩棘中向深处延伸,编织着当代教育人的梦中乐园。
  这群朋友还让我看到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内在节奏。刘红校长的每日三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过去?”很有点康德提出的“我能知道什么?”“我该做些什么?”“我可以企求些什么?”“人是什么?”的味道。她的反省精神使她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便去“勤奋地读书,虚心地请教,真诚地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解决一些教学问题”。再后来又是每天反思,“分析教学细节,总结得失,表述观点,提炼思想”。最后,她又以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老师,让更多的老师热爱儿童,热爱教学,热爱研究。我想,从反思到再学习、再实践,到总结提升,再到发挥一定的社会影响,这也许是每一位未来教育家成长的基本节奏。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群朋友在成为“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之后,依然有一种清醒的自我认识。他们常常淡看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却对“机遇”怀抱感恩之心。而且许多“培养对象”似乎都不以获得什么名分为目标,只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充实和完善自己。庄惠芬说:“孔子的彼岸是‘闻达于诸侯’……我在想我们的彼岸是什么?也许我一辈子成不了教育家,但我可以拥有教育家的志向,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理想。在‘培养工程’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如农夫般日日耕耘,如哲人般时时自省。从此岸到彼岸,是岁月的距离,更是成长的步履……不要问彼岸是什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苏霍姆林斯基的‘幸福之路’告诉我们,不为彼岸,只为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充满智慧与诗意的教育生活。让我们揣着梦想,带着感恩,携着激情,执着行走在成为教育家的路上,不为彼岸只为海!”
  在近距离相处中我也发现,我的这群朋友和我一样,有缺点,有弱点,也有会引发争议的言行,然而正因如此,他们才是真实的,完整的,丰富的,也才有了自己的向着未来无限开放的发展空间。“在路上”的状态,充分表现出他们身上不可遏制的动能。
  我生有幸,有幸见证了一个教育家开始受到尊重和重视的时代,见证了一个需要并急切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见证了一批青年教育家成长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个人的陪伴与见证是有限的,在我的陪伴与见证之外,无数教育工作者正在追逐阳光,享受着成长的幸福。
  (孙孔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深入,朗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通过朗读可以丰富语言,锻炼思维,增强记忆,陶冶情操,对低年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席卷而来的“朗读热”,我们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又不得不看到,当前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着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的朗读教学活动。如何让“朗读”发挥最大的效应,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认真反思并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现状解读  从传统的语文教学到近期的语文课改
对超深开挖的圆形竖井结构动力反应,采用了有限元整体响应谱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井圈锁口位置位移最大.井口和底部受力较大,所以井口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以保证竖井在地震荷载
上海同济大学21层科教综合楼为钢框架结构,其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中900mm×900mm大截面柱就有36根。通过钢管混凝土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法比较,采用了工期短、造价低的高抛振捣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明确了具体的乡村振兴行动目标,这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利用当地依山伴水的
随着建筑市场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建材企业应提升其自身财务控制能力,积极主动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造成的不利因素,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张军  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培养人选,淮安市第三届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十项全能标兵,淮安市优秀青年教师标兵,淮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  18:30,夜色迟暮,清冽的气息透过蓝黑色的夜幕,然而学校的电教室内却是一派灯火通明,来自共同体学校的老师与我们济济一堂,会场中间不时传来质疑声和回应声,即使短暂的宁静,内心与思维也在波涛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