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学生问题解决策略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低段學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中最大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好奇心较强,经常在数学上有很多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过于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更有效地提出问题和完成解答。因此,如果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很难为数学打下基础。因此,简要分析此问题,然后制定更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学生;问题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是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贯穿义务教育的整个阶段,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反思当前的数学教育,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提高其他学科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念过于传统,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老师的理念太过传统,以至于数学课堂枯燥单一,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失去兴趣不利于他们将来学习数学。同时,刚接触数学的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心,但是,如果教师的观念过于传统,在教室里通过书籍和练习盲目地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学生就会失去好奇心,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2.课堂过于严格,无法促使学生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老师直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答题模板,并要求学生分析固定的解题套路。很少有老师可以通过研究题目条件以及核心信息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只能反映短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效率。但是,很少有学生可以灵活使用,如果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学生将无从下手。这严重地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许多学生会出现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教学过于形式,无法拓展学生思路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许多老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下,老师没有在课本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缺乏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学生只能以老师教授的固定方式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当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时,他们倾向于固定思维,这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低段学生问题解决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自主性
   由于学生在传统课堂上不占主体地位,作为主导者的老师在讲课时,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因此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即使老师向学生询问相关的知识内容,问题仍然很肤浅或毫无意义,如“对吗”“是不是?”和其他类似的问题,并且不会动员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能有效发挥。教师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观念,及时改变教学思路,并根据其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得到最大发挥。
   2.开展小组合作,缩小学生差异性
   每个人的能力都渴望得到认可,小学生也不例外。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阶段,对于积极性评价尤为在意。教师应善于在课程中使用积极和鼓励性评价,以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点评学生的回答,并且不应忽略解决问题中任何一个可取的地方。教师应更多地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而不是必须得到正确的结果,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求学之路都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3.培养学习思维,提高学生逻辑性
   以前的教育经验认为,小学数学内容过于简单,无法体现数学思维的作用,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所有的数学知识,无论简单与否,都具有特定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经常被教师忽略,这种误解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仍然存在。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能轻松找到数学思维的痕迹。例如,小学数学的练习题中最后一道大多数是思维拓展题。因此,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
   总而言之,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学生必需的数学技能,由于这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彻底分析问题、解决教育问题并了解新生的需求。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师生平等,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欣,刘昭彤.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230-231.
   [2]区杏湘.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培养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6):144-145.
   [3]徐多胜.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46-147.
   [4]张铭.“对症下药”: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华夏教师, 2015(S1):65.
   [5]孙临美.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以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为视点[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民众的文学素养,因此,要注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小学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部分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作文可以考验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计划,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对于
摘 要:新时期数学教育实践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指导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期间形成空间、运算、函数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在授课期间融入个性化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围绕案例展开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基于此,就小学数学案例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培养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案例   数学学科理论相对抽象,需要学生结合知识点展开思考和探究,结合各类学科案例展开思考,可帮助学生逐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落實和实施成为各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学校及老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数学学科的教学还是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这一重要的教学原则,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其多样性,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原则,把整个课堂都交给学生,老师加以指导和检查。这就对学生及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薄弱领域
摘 要:目前,小学六年语文课堂课程教学的技术创新虽然已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迷茫之处。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就当前小学进行语文课堂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创新途径;新课改   当前,将推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作为重要突破点的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是从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上,还是从课堂教学方法学习模式和教学考试结
摘 要:如今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数学表达常常会出现缺失、不准确、描述不清等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设问式”“寻错式”课堂教学助力学生的课堂学习,“学生微课”“线上直播课”等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利用这多维的学习方式,探索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多维学习方式;数学表达;培养策略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传统意义来说,语言类的学科需要表达,表达的是情感,是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高中,数学都是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科目。家长与教师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入好的学校,学好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往往都会给孩子报各种数学班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率。而且,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获得了教师的极大推崇,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获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积累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生活经验,使知识结构系统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育局更加重视小学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倡导学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当前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学习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探究,找到更为恰当的口语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单篇阅读、单元阅读、整本书阅读等连续性文本阅读方式为主,而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对其进行创新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深入挖掘教材资源、采用融合教学策略、引入生活教学元素、组织文本搜集活动四方面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阅读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