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研究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与基础人才战略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倡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的脚步,认真落实国家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树立创新育人理念,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初心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当代高等教育队伍中广大辅导员对于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的指导依据。中国已经进入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者,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的导向下坚定“四个自信”,逐渐在行为意识上树立“四个意识”,这是国家统筹推进可持续发展事业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的责任意识。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现在经济发展迅速,但高级技能人才却出现短缺,培养未来不同行业所需要的高级技术操作人才,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能力要求
  对大学生的管理包括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管理机制应该对应国家的发展需求,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管理人员应该以实现高效的培养目标为导向,科学地规划、协调、组织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的任务就是为国家输送思想健康、技能过硬的大学毕业生,所以学生管理工作涉及课程学习、思维思想和生活行为等各个方面,这是高职院校辅导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一)坚持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辅导员管理队伍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和政治思想认识,以便较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通过学生管理环节把精神内涵融于学生实际,逐步探索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应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通过建立老师—学生管理团队和学生—学生管理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另外,辅导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与学生之间建立即时交流机制,实现信息快速传达和师生快速互动的目的。多种形式的团队建设有利于形成特色的管理机制,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总结梳理管理经验,调整不合适的管理方法,以符合新时代的学生管理要求。
  (二)始终以学生为本,全面为学生服务
  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辅导员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从大一新生踏入校门开始,对每一届学生制订适用的工作管理方案。在学生管理和培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断发现不同时代学生的差异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通过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政治思想端正、专业技能熟练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研究
  (一)坚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互联网+”时代让信息传输更加方便快捷,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管理工作应该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既要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也要涵盖最新的国家政治思想动态,要及时地传达党和政府的会议精神。身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促进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学生培养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树立榜样,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思想上树立甘于奉献的崇高信念。
  1.促进学生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四个意识”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的重要保障,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四个意识”,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学校期间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这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要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党员的特殊阶段,积极学习党和政府的先进理论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依托于互联网的发展,辅导员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途径参与并督促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落实“四个意识”在学生群体认识中的重要性。并且,互联网技术出现的同时也带来了泛娱乐化舆论,容易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偏离,网络上的新鲜事物和泛滥的信息容易模糊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心态,此时辅导员的思想辅导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信仰基石。“四个自信”是全国人民坚持奋斗的精神动力,是互联网新时代全国人民爱国敬业不断进步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国家的思想基础,更是我们前进发展的理想共识。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通过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带动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信仰的基石,为国家的长久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优秀技术人才,要在思想上拥有坚定的信仰,在行动上展现他们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一般来说,新入校的学生对于“四个自信”认识相对肤浅,这时候辅导员一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将“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为了加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和理解,辅导员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和社团组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另外,辅导员对课程导向和社团活动内容要严格把关,围绕学生的身份,切实有效地实施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补足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让学生真正步入学习正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和就业实践技能
  辅导员在进行日常管理、思想指导和时政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創新思维能力和就业实践能力,新时代,辅导员要把适用于当前社会的新思维和新信息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和专业实践能力。在大学学习期间,专业课老师围绕专业理论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辅导员老师的授课相对于专业课老师,起到了提升综合能力的作用。   1.培养创新思维,分析创新创业的新形势。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会议、学生干部例会等场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学生自我展示、老师随后点评的学习方式,也可以通过老师讲解经典案例、学生理解学习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学习,让学生在专业技能技术、前沿科学问题和创新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锻炼。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这一现状的研究分析得知,互联网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生依靠互联网创业成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种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之下,进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剖析指导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实践,保障学生就业。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课程,就是让学生去现场进行锻炼,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辅导员联系实习单位时一定要做充足的调研工作,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本专业的工作方向和理論意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任重道远,由于学生对于不同行业岗位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对于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辅导员要认真进行筛选和推荐,对于最新的就业政策,辅导员有义务进行解读和宣传。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指导方案对毕业生进行辅导,以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三、结语
  新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赋予了新的使命。国家在发展,需求在变化,我们要牢记使命,坚定信念,砥砺前行。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辅导员要针对不同学年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指导方案,全心全意地服务学生,带领学生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勇于探索科学人文真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驰,古剑.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与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4):5-12.
  [2]赵朝峰.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J].人民论坛,2019(18):15-17.
  [3]于维晶.辅导员在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作用[J].才智,2019(17):143.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专题之二 “四个自信”与“四个意识”的关系[J].人民论坛,2019(18):10-11.
  [5]徐世平,李元义.习近平青年价值观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路径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6):34-37.
  [6]杨季行.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7).
  [7]丁映轩,王权,孙干.“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途径探究[J].职业,2021(12).
  [8]戴悦.加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辅导员作用的探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
  (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红色文化是高校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人民性、先进性和育人性的特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坚定“四个自信”,承担历史责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新时代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要以高校思政课为抓手,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纽带,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  党的十八大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种思想观念不断出现,并相互融合和碰撞,给高校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影响,不仅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建立。因此,加强高校教育中的党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育;党史教育;作用;途径  党史是我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运筹帷幄、谋篇布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进入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需要进一步苦练内功,加强标准化建设,增强组织力和战斗力。本文将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关键词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灵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对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路径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
【摘要】要想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需要重塑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角色,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增进高职学生在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实践教育中的学习获得感,达成“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本文围绕专业教师角色重塑,从坚定为国育才理念、推进教学相长落地、加强教学模式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教师角色重塑  习近平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这意味着我国从过去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到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作用;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
【摘要】新媒體技术的兴起、发展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体制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同质化与创新能力不足、参与主体多元化与去中心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等实际难题,高校只有从指导思想、内容建设、机制完善和参与主体等方面入手,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从而切实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综
【摘要】对理工类新生开展思政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其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育人模式,无法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为此高校辅导员可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导向,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充分发挥“管”和“教”的双重优势,促使思政教育质量得到稳定提升,以满足学生、时代、国家发展的三方诉求。  【关键词】“三全育
【摘要】思政教育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对于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强大的指引、保证和开发功能。体育学院作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主要载体,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基于这种背景,本文总结了体育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了体育学院学生思政教育的问题,探究了体育学院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学院学生;思政教育;方法  人才培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