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统计分析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素质的教师是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前提,也是学生能否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师的各种知识,素质和技能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影响。本文试图利用调查统计的方法来探讨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定量与定性的关系。
  关键词:技能;素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B848.2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学生、家长的重视。在校生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50%以上[1],因此,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决定了我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强弱。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证。
  2. 研究目的
  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教师素质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模型,探讨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得到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定量与定性的关系,为提高教师素质给予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3.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利用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对获取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和反应教师教学成果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2],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4. 调查问卷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2][3]与结合本校实际,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师素质的主要因子,以此建立教师素质的评价体系。共四个方面分别是:(1)职业意识包括道德修养、政治觉悟、教育观念、合作精神;(2)知识水平包括专业知识深度广度、教育心理学知識、人文科技知识;(3)能力素质包括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多媒体设备使用能力、实践指导能力;(4)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根据这些标体系,设计教师素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5. 研究过程
  5.1调查并整理数据
  我院医药系共49个班级,其中高职班级30个,中职班级19个。从高职班级中利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出14个不同班级,每个班抽出2位教师一共28位教师(不重复),每个班随机选择25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样本容量350,其中男生35人,女生365。问卷回收率100%,数据有效率100%。变量数与样本容量比达1:21,样本容量远远大于100,因此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取得较好的统计分析效果[4]。对回收的答卷进行整理并做成一个Excel文件,为了便于分析计算数据类型设为数值类型,标题行16个字段代表16个变量。
  5.2获取教学效果数据
  在教学效果方面,选取论文发表、教学课程达优达标和学生评价等三个指标来衡量,这些数据可以从办公室与教务科得到。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分为三个层次不达标,达标和达优,为了便于分析,教师所受课程达标赋值为1,达优赋值为2,不达标为0。
  6. 数据分析
  首先对影响教师素质的16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建立分析文件,然后对教师素质与论文发表和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进行回归分析。
  6.1因子分析
  表-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度量 .534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398.431
  df 120.000
  Sig. .000
  选择16个变量作为分析变量,进行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输出。结果分析如下:表-2给出了KMO与Bartlett检验结果,从表可知KMO值为0.534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1 4.21 26.33 26.33 4.21 26.33 26.33 2.85 17.84 17.84
  2 2.80 17.49 43.82 2.80 17.49 43.82 2.69 16.82 34.66
  3 2.07 12.95 56.77 2.07 12.95 56.77 2.58 16.15 50.81
  4 1.58 9.84 66.61 1.58 9.84 66.61 1.88 11.72 62.53
  5 1.45 9.09 75.70 1.45 9.09 75.70 1.68 10.47 73.01
  6 1.10 6.87 82.57 1.10 6.87 82.57 1.53 9.57 82.57
  … … … … … … … … … …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由公因子方差表可知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比较高(都达0.60以上表略),说明变量中大部分信息能够被因子所提出。观察解释的总方差表4可知前六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并且它们累计的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82.57%,所以提出前六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观察旋转成份矩阵表(表略)可以看出:
  成分1可规定为道德修养、教学能力、人文科技知识、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
  成分2可规定为教育观念、创新精神、实践指导能力主要因素。
  成分3可规定为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多媒体使用能力主要因素。
  成分4可规定为教育学知识等主要因素。
  成分5可规定为政治觉悟、组织管理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   成分6可规定为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
  6.2教师素质与教学论文的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便于进行教师素质与教学论文的线性回归分析,在教学效果数据文件中引入分子分析得分得到表-6,以下分析6.3和6.4都基于此表。由于篇幅关系回归表系数表都省略了。
  表-6 教学效果与因子分析得分表
  教学效果 学生评分 论文数量 x1 X2 X3 X4 X5 x6
  1 95.6 1 1.473 .391 .029 -.303 -.046 -.522
  1 89.0 1 -.767 .754 -.135 .919 1.006 -.508
  0 93.6 2 2.284 .333 .194 -.594 .552 1.686
  1 93.2 2 1.361 1.146 -.106 -1.416 .283 .211
  0 94.7 0 -.138 -.676 .199 1.115 -.810 .326
  … … … … … … … … …
  把教师教学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因变量,Fac1-1~Fac6-1作为自变量,需要选择选项中的在等式中包含常量。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表略)可以看出系数显著地只有Fac3-1(为.421),即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多媒体使用对论文发表数量影响最大。
  6.3教师素质与评教得分情况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把学生评价分数作为因变量,Fac1-1~Fac6-1
  表-8 学生评分与教师素质回归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常量) 91.244 .343 265.706 .000
  FAC1_1 .661 .349 .302 1.894 .070
  FAC2_1 .788 .349 .360 2.260 .033
  FAC3_1 .488 .349 .223 1.399 .174
  FAC4_1 -.237 .349 -.108 -.681 .502
  FAC5_1 .145 .349 .066 .414 .682
  FAC6_1 .615 .349 .281 1.763 .090
  a. 因變量: 学生评分
  作为自变量,从表8中可以看出FAC1_1,FAC2_1主,FAC3_1,FAC6_1因子对学生评教分数有显著影响,说明学生对教师时考虑了多方面并进行了比较客观评价。
  6.4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有序回归分析。把达标达优作为因变量,Fac1-1~Fac6-作为自变量,得到表-9,系数显著地只有Fac1,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多媒体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对达标达优影响最大。
  表-9 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回归参数估计值
  估计 标准误 Wald df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阈值 [教学效果 = 0] .903 .687 1.727 1 .189 -.444 2.251
  位置 FAC1_1 1.235 .625 3.905 1 .048 .010 2.460
  FAC2_1 1.720 .984 3.053 1 .081 -.209 3.650
  FAC3_1 2.692 1.221 4.860 1 .027 .299 5.085
  FAC4_1 .000 .692 .000 1 1.000 -1.356 1.355
  FAC5_1 1.604 .830 3.729 1 .053 -.024 3.231
  FAC6_1 -.788 .744 1.121 1 .290 -2.246 .671
  7分析结论
  7.1学生进行了比较客观评价,并不是依据个人的喜好打分,学生评教打分还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评教系统比较完善。
  7.2教师的道德水平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具有较高道德修养,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多媒体使用能力的教师能顺利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教学论文的撰写提供较好的保证。
  7.3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着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学工作。道德修养的高的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完成教学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较其他教师要高。
  7.4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专业知识和其他综合知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课程达标达优的的一个因素。教师的身体素质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课程是否达标达优的方面。
  7.5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综合知识和多媒体使用能力是顺利发表论文完成科研项目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有恒心和毅力去完成论文和科研项目的保障。
  总之,通过本研究表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科技知识,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良好的师德师风,较高的政治觉悟,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进行科研的基础。
  [1]张广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提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24-25.
  [2]杨维中等.SPSS统计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14~215.
  [3]黄淑兰.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模糊评价[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24-25
  [4]赖毅忆,陈超.SPSS17.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16-317
  作者简介:龙军,男,汉族,湖南人,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和计算机应用。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Effec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Long jun
  (Qianx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Xingyi Guizhou 562400,China)
  Abstract:
  Teachers with High Quality are a prerequisite for high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re also the key of students becoming skilled. All kinds of knowledge, qualities and skills of teachers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each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through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Key words: skills;quality; sampling survey; statistical analysis; teaching effect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学生德育的不足及原因,具体阐述了德育渗透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方法,还提出了恰当运用德育渗透,专业课老师须具备哪些素质。  关键词:专业课;德育渗透;职业道德;主动学习;职业规划  中国分类号:G621  做为中职教师,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一提起中职生,家长头疼,企业不满,社会鄙夷,我们教师头顶上的光环也随之黯然失色。我记得一篇文章有这样一句话“中职学校是
摘要: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和深入,外语学习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发展,英语教育作为第二语言已全面普及,并逐渐出现了低龄化趋势,即许多儿童开始从小学习两种语言,这受到了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外语学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儿童的心理基础和语言基础,分析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以期对儿童外语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儿童语言;外语;认知;心理;积极影响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政治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高中生必须认真学好的一门课程。但长期以来,高中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很多高中生的心目中,政治的地位仅仅比音体美高一点,而长期以来高中政治教师也一直努力地在改变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课堂是主阵地,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改变高中政治课堂。新课改的春风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和认识,其中构建高效生态的课堂一直是被反复提及
摘要:当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已经逐步推进。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鉴于学科的特点,政治课堂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教学方法和实践中入手,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长久
〔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应注意贯彻德育教育。中学化学教学的德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态度教育。本文试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必要性  中国分类号:G633
期刊
【摘要】如何深化经常性思想工作,适应新形势下石化企业新的任务要求和干部职工现实需求。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针对干部职工各种现实思想问题而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它是石化企业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消防;队伍;思想工作  中国分类号:D442.62  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针对干部职工各种现实思想问题而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它是石化企业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在石化企业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