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开放于英语课堂中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07603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意开发小学牛津英语4B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德育因素,让文明之花开放于英语课堂上,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文明礼爱他人,而且将新课程中的“人文”精神理解得更为深刻。
  关键词:文明 英语课堂 德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学内容和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善于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在牛津英语4B教材中,笔者挖掘到的德育因素让文明之花在英语课堂中开放。
  一、善用文明用语,将其口语化
  “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Thank you.”等都是初学英语者应掌握的最基本用语,也是英语教学“Free talk”中常用的,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的大好时机。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当见到师长或同学时,应问好;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热情主动;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后,应说“谢谢”。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师的熏陶下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取得了寓素质教育于课堂中的效果,而且还使学生养成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二、创设情境教学,将其情感化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情景教学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较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过的语言知识、句型巧妙地融入其中,从而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这样,无疑就把课堂变成了一个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锻炼中,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例如在教授4B第三单元“What’s your job?”时,当学生对“farmer”一词不屑一顾时,教师可设计谚语“No sweat,no sweet.”或配上简笔画和古诗,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又如在教授4B第六单元“Shall we go to …by…?”时,教师可趁机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礼貌地征求他人意见,这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形式;再如在教学4B第七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Would you like…?”时,教师可以设计在商店或超市购物的情境,当顾客来购物时,售货员应热情主动地介绍产品,顾客买到满意的货物后,也应感谢售货员热心的服务。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境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等思想品德,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挖掘学习中的创新素材,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应突显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既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又体验到获得回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中西文化对比,将其情感化
  文化包含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一部分。接触和了解说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学习者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4B教材中的资源,将中西文化进行研究和对比,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在教授4B第九单元“fork”“knife”“chopsticks”这些单词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餐饮、历史背景、教育体制、综合国情等方面进行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国的国旗丰富教学知识,教会学生分辨各国的国旗。当呈现中国国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大声地朗读“China”,并由此引入星期一学校升国旗、奥运会上运动员夺冠升国旗等情境,让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并且适时复习所学句子“I love China”,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出国经验,并且很少了解国外的习俗或情况,教师则可利用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或查找课外资料的作业,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
  四、教师树立自身形象,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
  孔子说过:“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课堂德育实施的关键人物,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一种默契、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融洽、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培养品德、完善性格。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学困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师爱的阳光下进步、成长。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载体,有很多渗透思想教育的机会,只要教师真正“有心”“用心”,善于抓住机会,就会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这个过程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更是情感的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活动。
  教学大纲中提道:“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小学牛津英语4B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让文明之花在英语课堂中开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其他文献
当初,《国家宝藏》节目组向文物研究学者齐东方发出邀请,齐东方很迟疑。来访的人离开后,齐东方对妻子说出了顾虑:“这几年,综艺节目铺天盖地,没想到严肃的文物知识也赶这个时髦,实在令人担忧。”  几天后,齐东方收到节目组发来的一份文案。在这份厚厚的脚本中,关于唐代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介绍,内容大都来源于齐东方的一些学术著作。工作人员将著作中的信息一点一滴串接起来,对国宝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又以
[摘 要]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技术与教学不断融合,改变着传统教学的形态和过程,是探索新课改的重要契机。借助“粤教云”服务平台和“数字教材”等资源,探讨多维互动及协作学习策略,构建智慧课堂下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介绍实施过程,并通过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维互动;智慧课堂;数字教材  一、研究背景  1.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  班级授课制
一、小学生阅读训练兴趣的培养  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样,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雨》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们都见过‘雨’,‘雨’是我们最熟悉的事物,与我们时时相伴。可你们知道,下雨时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吗?雨水是怎样形成的呢?你们想了解这些知识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想。”于是,笔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应该在课堂中完成。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从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基本训练序列化这四个方面打造数学“四化”高效课堂。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教学是指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学习。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
摘要:当今,中职教育以“行动导向”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摆在中职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先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不足之处,最后总结了适合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的方法,供同仁借鉴。  关键词:中职机电 实训教学 行动导向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起,“行动导向”就成为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教学改革的主流
摘要:本文指出了传统仪器分析教学的不足之处,同时阐述了仪器分析仿真教学的优势,旨在为提高仪器分析教学的教学水平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高职 仪器分析 仿真教学 探索  仪器分析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综合训练化学的基础上,学习各种分析仪器的检测技术。通过仿真教学,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也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一
摘要: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蕴含着新的内容。但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远未被充分认识,发展趋势仍比较模糊。有鉴于此,需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的不断探索,丰富其理论。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作用 发展趋势      现代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会计统计财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服务、咨询
一、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的必要性  在《陶行知全集》第8卷第315~316页中提到:“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学生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才能真
《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小学中年级开始,阅读理解题就在语文试卷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已成为学生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年段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不同要求,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大意等。在考试中,如果采用以下方法,将大大提高学
摘要: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就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监管缺位,安全事故频发,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安全 教育途径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特殊的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