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才成长不再让学生提“问”色变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主动去领悟教学内容,去积极地思考问题?我觉得提问既是课堂最好的“润滑剂”,又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兴奋剂”。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因为老师的提问不适当、言语过于激烈、问题过于深奥、问题缺乏层次感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回答、错误回答、不敢回答、丧失信心等种种现象。那么,如何关注人才成长,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内不再“提问色变”,不再把老师的提问当成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甚至产生畏惧呢?如何实现“提问色变”变为“轻松答辩”呢?
  一、以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任务式地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毫无艺术和技巧的问答将答案硬塞进学生的大脑。这种没有经过思考和消化而硬记的知识点,在短时间内便会“烟消云散”,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可悲的是由于老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的提问变得黯然失色,没有一点生机活力,让学生一听到提问就心惊胆战,甚至畏惧,一遇到提问个个都把头埋得很低,恨不得要钻到桌子下面。
  作为教师,你的任务表面上是让学生考得高分,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更多的知识点,而不是单纯的某一次考得高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问与答的互动是最好的方式,那么如何避免课堂上只有老师唱独台戏呢?“鼓励”是学生主动答题最好的良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对与错,作为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少指责和不批评,在答题中多用“Very good”“That’s a good idea!”“Wonderful”“Excellent”等鼓励性话语,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成就感和喜悦感。对于答题的对与错,老师可以在之后的讲解中自然体现,同时在讲解中多用“不合适”“不恰当”,少用“错”。虽然意思是一样,但是学生听起来在内心上有一种安慰、鼓励和激励的感觉。通过这样一种鼓励的提问,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为老师的讲解也提供了很好的对比素材,使课堂的问与答不再单调、不再枯燥、不再压抑,逐渐让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
  二、让提问更加富有艺术感,答案具有趣味性
  在教学中,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将参考资料上的知识点简单地进行罗列,通过生硬的提问让学生去做答案,这样的课堂如果让你去听课,日复一日也会感到乏味、感到厌恶。一项调查显示,有90%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上他们的老师经常拖堂,讲课缺乏幽默感,像老爷爷或老奶奶唠叨无趣,对英语课缺乏兴趣感。
  如何让课堂不再生硬无趣,巧妙富有趣味的问答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样的一个问题,如“Do you know the answer?”如果换一种提问的方法“Can you give me any idea?”也许更容易让人接受,这就是提问的艺术。巧妙地提问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对提高知识的授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通过巧妙富有艺术和趣味的提问让课堂不再单调、不再乏味,让学生身在课堂,心在课堂,乐在课堂,求知在课堂,成功在课堂呢?我觉得抓住学生的“心”是提问的基础源泉。学生想知道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如果将课堂知识点融合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之中,我觉得这就是提问的一种技巧,这就势必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备足课、备精课,增加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另外,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实物、图片、幻灯片、录音、电视、电影、多媒体等各种手段进行教学与提问,根据不同的课型,选用不同的先进设备,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三、活化问答形式,充分给予学生自由
  在教学中,问与答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课堂中无非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一问多答,或者就是老师自问自答、包办回答,往往出现明知故问,表层问题多,深层问题少等现象。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老师一个人来设计完成的,问题较为局限。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能够提出问题意味着学生已经深入思考了,对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在疑惑和质疑之中,往往在这三岔路口你给他指明了方向,对学生而言记忆和接受度会更高。老师不光是要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去老师单独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而言或多或少是有一定的压力的,在知识点普及的同时如何减小压力,让老师想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口问出来呢?这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改变以往老师单独提问的方式,现在由学生提问学生作答,老师辅助讲解,或者学生提问老师作答。通过这样一种互动的问与答,既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亲切感,融合了师生之间感情,更培养了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发现问题,主动答题的能力。课堂中我甚至让学生完全放弃课本,每节课下课前我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内容让大家课后准备,上课时我會着重讲解一些重点知识的运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哪怕在我讲课时),不需要举手示意,你感觉不懂的你就大胆讲出来。给大家充分自由,不要给学生压抑,只要学生在讨论课堂的内容,没有关系允许你开展讨论,甚至我会主动地加入讨论,这就是互动。学生提问的,是他真正想要了解而又不会的知识点,而老师的讲解不完全能够覆盖到所有学生的知识盲点。学生的知识盲点既有个性又存在共性,也就是说老师讲的也许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或者这个知识点了解了,那个知识点还不懂。如果单独的老师一问一答就过去了,那么这一部分学生的盲点也许永远会被覆盖。作为老师,不可能完全知道我所讲的内容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解,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给学生自由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作答,或者老师作答来判断学生的接受率。即使答题中学生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在学生看来这只是一种讨论,无所谓正确与错误,重要的是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正确理解和选择。我的实践证明,这样一种自由开放的互动式的问与答,较好地辅助了我的课堂讲解的盲点,让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当今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前提下,一种好的提问方式与技巧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学,起到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优化教学形式,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切实从自身做起,不断改善自我教学方式,减少给学生的压力,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关注人才成长,不再让学生“提问色变”。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设备裂纹断口分析,以及对再生烟气的组分、冷凝水酸度及露点等的分析及对设备焊接残余应力测试,阐明了设备应力腐蚀开裂发生的原因,指出了富氧操
期刊
通过对我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特性研究,提出了将榫卯和斗拱简化变刚性连接,用三维动力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我国古建筑木结构的典型代表西安东门城楼的固有频率、振型。在El
基于Terzaghi一维固结假设,研究分析了半透水边界的粘弹性土层在循环荷载下的一维固结问题.利用Laplace变换,得到了随时间任意变化的荷载作用下的解答,并结合数值Laplace逆变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进行临床观察,对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治疗后肌瘤体积的变化,副反应情况。结果除6例因&#1
排球运动中技能形成的四个过程是互相联系,逐步过渡,不可分割的。这四个过程分别为:(1)泛化过程;(2)分化过程;(3)巩固过程;(4)自动化过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生活。以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新课改给中学教育,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和众多的机遇。相应的,考试改革也加强了研究
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2004年度工程进展情况,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工程质量及工程效益.为总结上海外高桥港区建设集装箱码头的成功经验,以此来推动我国筑
思维贯穿教学的各个方面.该文着重从学生、教师、媒介三方面对思维教学进行阐述,并解释了思维教学里的学生、教师、媒介在互动思维中是如何发生作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教会学
将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应用于软弱地基上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主动控制分析中.通过训练神经控制器NNC(Neural-network Controller)预测结构控制力,由神经模仿器NNE(Neural-h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