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属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点。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当人对某一事物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映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
  注意力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在智力结构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组织和维持,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课堂上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神情专注地听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学生跟成年人一样,如果他们不被眼下的事情吸引,就会找别的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学生走神是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之一,如果教师没有掌握一些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就很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作为主导地位的老师,培养好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能否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初中生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认为,解决该问题应从下述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三分钟,唤起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尤其是初中音乐课,因为不是考试科目,所以学生不是很重视,抱着“来玩玩、凑个热闹”的心态上课。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效。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我们可以结合中学生爱流行乐、说唱乐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每课一歌(每周由一个学生上台演唱经典的流行歌曲)、表演一个音乐游戏等来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注意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具有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习动机的激发,必须有一定的诱因,是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成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某一问题反应倾向的强度(TRG)是由内驱力强度即需要(MG)、达到目的的可能性即诱因(ERG)和目标对学生的吸引力即价值(IG)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RG=MG×ERG×IG。据研究问题难度在50%左右时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适度控制问题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初一(9)班是我所教的整个初一年级中各项能力都比较弱的一个班级,在他们班的音乐课中我注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大多降低难度,如只问些“歌曲情绪如何”、“歌曲高潮在哪几句,可以把歌曲分成几段?”等问题,避免“请给歌曲做个简单的曲式分析。”、“分析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等有难度的问题,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出问题,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满足学习需求。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刺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教学内容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掌握的,太易与太难都会使孩子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注意力。同理,教学内容过多或过少都不会引起他们的充分注意。
  三、融洽师生关系,吸引注意力
  教育实践说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就会使他们课上精力分散,消极畏缩,迟钝笨拙;反之,在他们爱戴、尊敬的教师的课上,他们会精神饱满、情绪积极、注意力易于集中。因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采用兴趣教学,集中注意力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趋向某项活动,并会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他就会对该事物特别关注,大胆地探索,并从事与此事有关的活动。兴趣使人的认识优先地指向某种事物,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了解它和探究它。因此,学习兴趣的问题,受到众多教育家的重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他兴致勃勃地学习。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总之,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浓厚的兴趣能引起他们主动探索和细心观察。在这种主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且思维积极。最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莫过于游戏,这是由于游戏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获得知识。
  教学方法的有趣多变能使学生注意持久。比如,在学习《丰收之歌》这一课时,我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掌握切分节奏和新疆舞蹈性韵律知识,同为击手鼓听音乐,若只采用教师击、学生听的方式,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分散,而变换为学生击教师听、学生击学生听、一人击一人听、一人击两人听、两人击一人听甚至自己击自己听等多种方式,则会使他们感到有趣,从而集中注意力。
  五、教师主导作用,增强注意力
  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关键必然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1)教师知识储备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平常的备课必须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把新教材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从学习的量的方面高层次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2)构建丰富教师的人格。只有教师人格不断地完善和丰富,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是温馨的、轻松和谐的课堂,才是富有魅力的绿色课堂。历史学家纪连海,长得并不让人赏心悦目,但他在百家论坛的节目里投入地解说,他的绘声绘色,他的滔滔不绝,他对历史知识的娴熟和独到的见解,深深吸引了他的学生,反馈到课堂后,无疑会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得到增强。
  总之,课堂注重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只要课堂是有序的,学生学习是乐意的,教学是合理的,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增强,教育教学也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海带经酶解,分离纯化,可以得到八种硫酸多糖F-F其分子量在120KD至290KD不等,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由于其分子量较大,结构较复杂,理化性质研究及其生物学功能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奶牛群体改良体系中,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奶牛群遗传品质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候选基因法(Candidate GeneApproach)在动物遗传育
摘 要: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学龄前时期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要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培养,共同携手,让学龄前儿童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语言表达 关键期  人类交际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一个智商正常的婴儿出生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往往都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心理学家与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要抓
摘 要: 有教学就需要有评估,要评估就会有考试。测试与教学相辅相成,教学促进测试的效果;测试使得教学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具有良好的反拨作用。当下,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关于翻译题的设置远远没有适应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要求,即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的设置没有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应有的反拨作用,其权重与现代社会对翻译能力的现实要求不符。  关键词: CET考试翻译题 翻译能力 反拨
全面鉴定痢疾杆菌毒力基因将有助于人们对该病原菌的分子致病机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为控制和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更多手段和途径。本文用体内表达技术获得了痢疾杆菌福氏2a可能
在全球的家禽养殖业中,新城疫已经成为巨大的威胁疫病,1926年首次暴发,至今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摘 要: 目前,考察人们的远程教育学习水平的考试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本文从远程教育考试模式改革入手探讨,首先分析现代的远程教育考试存在的模式缺陷,其次提出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其考试模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考试模式 考试理念 评价理念  21世纪新时期,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面向世界的更加开阔的生存视野,同时也提高了人们接触各种知识
高等植物光合途径分为C3、C4、CAM三种类型,大量粮食作物都是C3光合模式,C4较C3植物光合效率高。C4光合途径利用解剖学的特殊结构,通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反应在羧化酶Rubisco周
目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明显高于普通人群。IRS是包括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纤溶活性异常等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