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的家禽养殖业中,新城疫已经成为巨大的威胁疫病,1926年首次暴发,至今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关于新城疫的报道最早造见于河南,时间为1935年。新城疫暴发的始作俑者为病毒NDV,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毒力测试指标为MDT、ICPI和IVPI,依据这三个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将NDV分为强毒株、中毒株和弱毒株。NDV属于负链的不分节段的RNA病毒,归属在副粘病毒科的禽副粘病毒属。全长基因编码6个功能蛋白,分别为NP、P、M、F、HN和L。其中,与细胞的融合和毒力相关的主要蛋白是F和HN,也是研究最多的蛋白。 反向遗传学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到NDV的分子研究中了,早在1999年就已经报道了NDV病毒的拯救成功案例。实验研究的是低毒力的LaSota,期间是对P基因的剪接位点进行了修饰。嵌合重组的NDV的产生也相继被报道。病毒拯救成功的条件是:全长cDNA的完整克隆、辅助质粒NP、P和L的成功构建以及可以稳定表达T7聚合酶的细胞体系。NDV的复制中,辅助质粒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螺旋状的核衣壳是RNA复制的主要模板,而核衣壳蛋白NP和基因组RNA共同构成了核心结构,磷蛋白P和大蛋白L附着在核心结构上,这样共同组成了转录复制复合物,这也是复制的关键所在。 本实验中,为了研究广西-9毒株是否与其他的毒株存在着重组情况,我们的工作就是为此做好基础,将此毒株的全长进行测序。由于其基因组太长,我们需要分段进行测序,经过RT-PCR得到8条DNA序列,送往华大进行测序,成功得到广西-9的全长序列。 实验室已经有Mukeswar的全长cDNA克隆质粒,它的起始位置添加了T7启动子序列,末端添加了丁肝核酶和T7终止子序列,还有可以表达T7聚合酶的辅助质粒,本研究中,我们将NP、P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上,L基因分段克隆到重新构建的新的表达载体pMC18-CMV上。后将五种质粒成功共转染至BHK-21细胞中引起细胞病变,经RT-PCR鉴定及序列比对后,确定为M株,为本实验室的疫苗改造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