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的真正救星是其岳父?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00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中,高俅設圈套陷害林冲,给他扣了一个谋杀朝廷高官的罪名。在开封府审理此案的关键时刻,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为其说情,终于使得林冲被轻判,只是“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表面上看是孙定救了林冲的命,可事实上,真正搭救林冲的是其岳父—张教头。
  林冲一开始被拘留后,除了“林冲家里自来送饭,一面使钱”外,还有一个亲属正在为他跑关系:“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亦来买上告下,使用财帛。”
  从“买上告下”一词不难看出,张教头没少买通开封府的人。孙定负责林冲案件的司法监察,张教头的上下打点里必然包括他在内。开封府府尹对林冲的判刑轻重能最后拍板,开封府府尹自然也属于张教头“买上告下”圈子里“上面的人”。如果没有张教头的上下疏通,林冲怎么可能轻易躲过死罪呢?
  这从孙定和开封府府尹商量林冲案情的细节可以看出来。对于这桩“谋杀朝廷高官”的案件他俩的意见竟然不谋而合—
  府尹道:“据你说时,林冲事怎的方便他,施行断遣?”孙定道:“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林冲毕竟是冲撞了大宋朝国防部部长高俅,高俅要人三更死,怎可留人到五更?但此时的孙定和府尹之间的商量十分简单,他们既不考虑如果服从高俅的意思就能得到提拔,也不考虑违背高俅的意思就可能导致升迁无望的后果,只考虑如何能减轻林冲的罪责,可见他们是收了好处费才甘愿冒险轻判林冲的—他們毕竟是审判官员,高俅自知理亏,自然无法正面干预。这也是张教头的用心良苦之处。
  林冲被逮捕入狱后,按照正常情况,必定会受杀威棒之类的苦。张教头也提前想到了这一点,他去监狱探望林冲时做了很多准备:“张教头叫酒保安排案酒果子,管待两个公人。酒至数杯,只见张教头将出银两,赍发他两个防送公人已了。”对负责看管林冲的狱卒,张教头不但安排了一桌好酒和水果款待他们,还给了红包,非常够意思。正因张教头的细心打点,林冲在开封府的监狱里才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
  除此之外,张教头还解除了林冲的后顾之忧。林冲在发配军州前与张教头见面,他想和妻子离婚,不想耽误妻子的一生。张教头劝他:“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虽然林冲最后还是执意写下休书,但张教头并不当真,还是一直坚持这个想法。这确实是温暖人心的良言,一来可以使林冲放心妻室的处境,二来使林冲有了人生的希望—总有一天能和妻子团圆。不可否认,林冲碰到突如其来惨遭发配、前途未卜的打击时,难免会脆弱甚至绝望,而张教头的安慰无疑给了他信心和力量,使他能够坚强地活下去。
  可见,张教头才是林冲真正的救星。如果没有张教头前后打点,哪怕一千个孙定出现也没用,他们可能选择袖手旁观,不会这么费力去冒险给林冲减刑。即使减刑了,也难保监牢中的狱卒不会折磨林冲致死。
  编 辑/夏 涵
其他文献
1917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与协约国战斗得筋疲力尽时,美国宣布参战。潘兴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总司令,赶赴欧洲战场。这对当时已疲于战争的英法联军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然而,潘兴在6月份率领部队到达法国后,却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对新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战前训练。他從实战出发,要求部队加强“火力与机动”,突破原来固有的战术,并从各方面借鉴英、法、德军的作战经验。在潘兴的严格训练下,一年后
苏青于191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因为父亲在美国求学,她便被寄养在外婆家。此时,外公已经离世,外婆家是清一色的女性,对女子细腻的观察和感同身受的体悟,成了苏青成长过程中不可省却的一幕。  比如,外公与一个唱戏的好上了,外婆气得浑身乱抖却不敢吱声,怕人笑话她吃醋,几番思量之后,三从四德的外婆想通了:“男人三妻四妾是正经,索性劝你外公把她娶进门来,落得让人家称赞我一声贤惠。”  母亲是
一  公元960年前后,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少女萧胡辇正在波浪起伏的绿海中策马奔驰,她欢笑着、喊叫着,阳光照在她青春明媚的脸上,只见笑靥如花,眉目生动。下马时,汗水早已浸透了她绯红的衣衫。小妹萧绰跑过来,一边给姐姐擦汗,一边怪她骑马太用力,弄得大汗淋漓。萧胡辇只笑不语,她就喜欢这样用尽全力地奔跑,这种大汗淋漓的感觉让她由衷得惬意欢畅。  身为辽国贵族萧思温与燕国公主的大女儿,萧胡辇是天生的白富美,
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出生于意大利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由于家庭富有,她的生活非常优裕,与他们家来往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这使她从小就很有见识。养尊处优的南丁格尔没有选择享乐,而是决定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1837年,17岁的南丁格尔和家人一起出国旅游,每到一地,她必定要参观当地的医療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英国的医疗形势最糟糕:英国护士地位低下,且素质参差不齐,无法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使
我时常伫立于三尺讲台上,凝望着埋头在课桌上的学生发呆片刻,想起自己求学路上关于课桌的二三事……  我念小学低年级时,教室里的课桌是黄泥垒的土台子,土台子中间夹杂着秫秸之类的秸秆,以增强其坚固性与耐用性。土台子的台面毕竟是泥土,我们这帮学生娃的袄筒、衣角、裤腿子少不了沾满土末儿,课本和作业本更是难见一页干净的。每每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各自的土气样儿就够滑稽可笑了,倘若再扮个鬼脸,更让人笑得肚子发疼。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的居处与曹尚书府第的竹园相对,谢缙于是在自家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后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岂能为他人借用,于是命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上添了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读后更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曹尚书终于拿他没办法了。  解缙为官正直
亿万富翁格雷汉姆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旅游小镇,他十岁时,家乡的一位设计蒸汽火车的发明家去世了。他听说自己崇拜的发明家没有留下后代(实际上这是个乌龙事件,那位发明家有后代),感觉很遗憾:“上帝把他最好的生殖细胞散播在我们的镇子上,可惜那非凡的基因却绝种了,这实在是令人痛心。”自那时起,格雷汉姆就希望能传播人类的优秀基因,以免这些“优质的基因”消失。  格雷汉姆长大后,白手起家,从事验光配镜生意,
康熙年间,工匠雷金玉有幸参与了畅春园正殿的重建。在工程接近竣工時,依照惯例,要由康熙亲自坐镇举行上梁仪式。没想到关键时刻,上梁的官员们掉了链子,装了半天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俗称大梁),榫卯总是对不上。  工部尚书又急又怕,如果不成功,搞不好会掉脑袋。雷金玉见状,悄悄走到工部尚书身旁,自告奋勇上去装脊檩。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工匠,没有资格接这个活,干这活起码要有七品官职才行。但工部
公元531年,南朝梁太子萧统去世,萧统的儿子们以为接下来他们会被立为皇太孙,但令他们失望的是,梁武帝选了自己的三儿子为太子。正常来讲,皇帝之位从此与萧统的儿子们这派无缘了。梁武帝也觉得对不住这几个孩子,便将他们的封地选择在扬州、会稽一带,这些地方人文荟萃,物产丰富,也算是对他们的弥补。  梁武帝晚年,政事不理,多有昏聩之举,萧统的第三子萧詧眼见得大梁江山不保,也学战国公子们结交各种游侠。一晃梁武帝
在曹魏后期,司马懿为什么能篡权、曹家的人哪里去了?不错,彪悍的曹操是死了,可那些曹氏宗亲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他们不能抵挡司马懿?其实曹家还是有能人的。比如曹休,就是最能干的曹氏宗亲之一。  曹休是曹魏名将曹洪的亲侄子、曹操的族侄。他爷爷曾经当过尚书令,可惜祖上的荣耀与现实的没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曹休十来岁的时候,老爹死了。当时天下大乱,曹休甚至无力给老爹办理丧事,只得与一个门客一起将老爹草草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