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dszc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可借助思维导图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旨在探讨思维导图这一辅助性工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希望以此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古诗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71-01
  思维导图,又称之为心智导图,属于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思维工具,并以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既简单,又有效,应用于工作与学习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传统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让学生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古诗,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古诗的效率。因此,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便引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巧学、善学,达到深入了解古诗的目的,进一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鉴于此,本论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备一定的价值作用。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分析
  1.改善传统古诗教学的不足。传统古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通常是由教师对学生下达背诵古诗的任务,然后学生对古诗进行死记硬背。而对于思维导图来说,将古诗的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名句等重要信息有效串联起来,并以图像、不同颜色的形式冲击着学生的视觉感官,便能够增强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提高背诵古诗的效率。所以,总结起来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改善传统古诗教学的不足。
  2.有助于提高學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古诗教学单一、呆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在古诗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古诗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或学生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便能够清晰地了解到需学习的古诗内容,以及思维导图中有关古诗的关键句子及疑难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古诗学习的效率。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包括了树状图、概念地图以及灵感触发图,当学生看到教师绘制的古诗思维导图之后,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然后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而每一位学生的思路不一样,绘制思维导图内容及形式也会不一样,这正好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一门高效学习古诗的方法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最为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教师需充分明确这一点,在古诗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此便可以利用到思维导图,这主要是因为思维导图具备图像、文字、颜色为一体的效果,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及理解,从而不至于在古诗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例如: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上配上人物、松树、云雾、诗句、作者,并用不同的颜色描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猜一猜、说一说这首诗将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样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观察,便能够一目了然知道本古诗的作者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加深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理解。
  2.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对“诗言”的鉴赏
  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精炼、具有形象性。往往一字一词便能刻画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丰富的内涵。为此,古人很重视炼字,自古便有贾岛“推敲”的典故,苏小妹练字超苏黄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如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字,可以是这首诗的诗眼,“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最后选定了“绿”字。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发散思维,除了这个“绿”字,还可以用什么字?学生可以把自己想到答案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出来,看谁想得又多又好。由于学生每个人积累词汇量不同,每个人绘制成的思维导图就不一样。不少好词被一一列举出来:“吹”“过”“到”“来”“入”……但当思维导图将图像、文字、颜色绘制出来进行对比:一个绿字,瞬间将万物复苏的春天写活了。真是点睛之笔!这一对比答案不言而明。
  3.利用思维导图,拓宽对古诗的积累
  现在不少学校没有专门的古诗词课程设置,学生所学习的古诗词散见于各册教材之中,学时分散,教学缺乏系统性,而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多积累一点古诗文呢?在古诗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根据诗词类别,开展主教一篇带一组自主学习古诗的办法,抛砖引玉,拓宽学生古诗积累空间,让学生感受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如学习白居易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我们便利用思维导图联想到一系列的送别诗: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的《别董大》;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先给出一个导图的框架,再让学生讨论后自行填补内容,通过这样的填补游戏,构建了学生有关送别诗这类别诗歌的体系,拓宽了学生学习古诗空间,丰富学生对古诗积累。同样方式,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归类学习爱国类诗歌、思乡类诗歌、四季诗、山水诗等,以一篇带一组类型诗歌的学习方式高效的习得古诗,打破课堂教学诸多限制,从而积累丰富古诗,提升学生诗词文化素养。
  三、结语
  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融合了图像、文字、颜色,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改善传统古诗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诗意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古诗语言的鉴赏能力,拓宽学生对诗词积累,进一步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嵇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四化”课堂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61.
  [2]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09:74-76.
其他文献
【摘要】流利的英语源于词汇的积累。然而词汇教学中存在一块人人皆知的“硬伤”——枯燥教学、机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趣味、活泼、生动的教学之路,是每一位教師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从减负增效、实物教学、趣味教学等几个方面,论述攻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硬伤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趣味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帮助学习和了解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也是故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英语故事教学的作用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听故事和讲
期刊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如何在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摘要】電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缺失,改变传统育人模式是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技能大赛的出现正为此提供了契机,本文就以赛促教模式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以赛促教模式;电子商务;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F713.3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9-0
【摘要】本文针对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数学总复习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8
【摘要】慕课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慕课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对高职慕课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慕课教学。  【关键词】高职;英语;慕课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项目编号2015jyxm596),2016年安徽省质量工程,省级精品开发课程MOOC《大规模在线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