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淋过最大的雨,是那一天你在烈日下的不回头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觉得告别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和不太熟悉的人如此,和心里重要的人更甚。后来才知道,越是重要的告别,越是匆匆。你用力地想再看一眼,卻发现自己已经驰去很远。
  九月开学的时候,我们本该相聚,却发现那是一场最认真的告别。因为以后,我还想跟你们见很多次啊。
  宿舍楼下,你伸开双手说抱一下,我躲开了,笑着对你说我不要,在转身那一刻,我后悔了,想着临走前,一定要抱抱你。可是,当你站在我身后,对我说车来了,我头也没回地上了车,车开出一段距离以后我哭到不行……
  这是个擅长离开的年代,而我们却不擅长告别,离开的时候多看几眼吧,或许就真的再也无法相见。
  刚毕业的时候我要去外地工作,走的时候告诉了你们,还记得你们俩火急火燎地赶去了火车站,当时刚好要检票了,我和你们说我走了。当我转过身的那一刻泪流满面,不敢回头再看你们一眼,當时的心情没法用文字去形容,只有体会过的人才懂,这几年经历了太多太多,感谢你们俩的不离不弃。
  我也会想念你们,想念远方的你们。所以我把“离别”轻描淡写,总不能红了双眼含着难过地告诉你,我会想念你,能不能别走。
  表面若无其事,内心波涛汹涌,像风来了,留不住。我也不想离开你啊,只是小巷又深又长,走了很远,摸到的依旧是厚厚的墙。
其他文献
A  在某个渔村里,有一条近路通往祠庙。这条小径从山脚沿着小山蜿蜒而上。小径非常狭窄,位于断崖之上,有百来米长。上面就是高高的悬崖,下面是大海。行人稍有一步之差,便会从数百英尺高的绝壁上翻落到海里,被海里的岩石撞碎头颅。或者,冰冷的海水会使坠入的人浑身麻木,而漂浮的、长长的邪恶海藻也会缠住他的手和脚,直至被死神攫取而去。  断崖!是的,在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中,经常会来到断崖处!  B  一天,有两个
阳光透过云层,照进窗户,反射到她的脸庞,留下了永恒的微笑。那微笑,甜甜的,暖暖的,能融化雪白的冰川,能带来春天的气息。她眨了眨眼,又长又浓的睫毛是那样的迷人,在眨眼的一瞬间,仿佛让我们看见了她的睫毛在眼皮上舞蹈。
侏罗纪以后,一直到今天,在中国所生的地层极不完全。就是那枯烈时代(一名白垩时代),欧洲的海里造了几千尺厚的石灰岩和白垩。然而中国除四川赤盆中,多少有点淡水停积物以为这个时代之纪念以外,从未闻有何项枯烈纪的层岩。就现在我们的知识判断,中国本部绝无那时的海洋停积物可寻。  至若新生世的停积物,在中国已经发现的共有几种。那就是:1.含煤层的泥砂岩。辽河流域,朝阳抚顺等处的煤层有大部分属于这个时代。云南、
公园里一年轻人在水泥地上用地书笔写字。一个小孩刚要跑过去,旁边的老奶奶拉了一把,说:小宝,不要踩字。小家伙吐吐舌头,绕着跑开了。又一会儿,小家伙又跟小伙伴跑回来。快到年轻人身边时,小家伙将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而后说:不敢踩,那是字。  弟妹一进门就嘟哝,说带女儿出门真麻烦:超市地板宣传画上的人儿,她自己绕着走不说,还闹着不让我踩,说人儿会疼;一家人去游玩,不让大家坐草坪,说把草都压趴下
阿微木依萝  这是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读到的最好的一篇写父子关系的文章,我读了不下十遍。它写的不是父子之情,而是父子之间的疏离。整篇散文由田园牧歌式的描述开始,父亲和“我”在白昼的森林里行走,文字舒缓,情感平和,似乎也是走父子情深的路线。但当夜晚降临,文字的节奏突然变得紧张,同样的归途,对父亲是平常事,对儿子则是不测的深渊。而父亲对儿子的困境一无所知,根本帮不上忙。它由此拉开了和其他写父子散文的距
屋里很安静,有好吃的食物、洁净的书本、雪白的宣纸,屋外有葱郁的树木,凡这些,都是可以慰藉人心的。但我所想的是,有一天,不需要这些,内心也能畅然。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抽离地活着,并不是不喜欢眼前的一切,它们都很好,但我知道,这些并不是我最想要的。也正因为这样奇怪的性格,父母會很头疼,母亲曾一度想不通,说我小的时候那么乖巧,为什么长大后变得这么古怪。我难以解释,已经这样了,改也改不好,在最无望的时候曾负
叶夫根尼·格里什卡韦茨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剧作家、导演、演员,被誉为当代的契诃夫。1990年在家乡季米洛沃市组建独立剧院“厢座”。1998年迁居加里宁格勒市,同年成功地在莫斯科上演他撰写的独白话剧《我是如何成为内行的》,2000年获金面具民族戏剧大奖。  此文中的主人公“萨沙”是一位建筑设计师。清晨,他穿上衣柜里最后两件衬衫中的一件白色衬衫,出门去机场迎接远道而来的好朋友。而这位好友永远来得不是时候
幸福是美好的,就像口渴时一杯清凉的白开水,就像饥饿时一碗香甜的米饭,就像夏天里一陣凉爽的风。现在,幸福一直就在我身旁,在我的心中。幸福,就是现在!
第一课:什么是文化?  白岩松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件事情:一些本科生、博士生很有学问,却连基本的为人处世方法都不懂,连身边的清洁卫生都做不好,这不能算有文化。白岩松也对中国大学外光里糙的现象表示很难接受。  倪萍的姥姥不识字,但她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连乞丐到他们家门口,她也要给他们尊严。她会说,炉子正好开着,家里正好有点剩饭,热热给你吃了吧。  龙应台说过这样的场景:江南乡下的女人是不识字的,但是当她穿
常听到狗的故事。如某人远走某地,把狗送人寄养。过了不久——《史记》将此写为“居无何”或“居无几何”——狗在某个早晨出现在前主人面前,像一个周游世界的乞丐一样眼泪汪汪,如谓:这就是你干的好事。主人原以为吾犬不可见兮,见此,唯有痛哭。居无何,狗死掉了,累的。长时间奔跑,不舍昼夜。没有教练,没有科学的运动量,没有营养师配餐。狗跑死了。闻此,吾每每太息:不能养狗。在品德上我们不及狗,养反生累。虽然里根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