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体现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给排水建设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海绵城市有蓄水能力强、有效减少外排水的特点,将城市给排水建设置于海绵城市理念之下,充分弥补了当下建筑给排水设计系统中雨水堆积的问题,合理运用水资源得以实现。本文结合实例,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阐述与深入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给排水;水资源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变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表水洪涝灾害已成为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中与水有关的最严重问题。在2012年低碳城市论坛上首次提出,海绵城市在蓄水方面形同海绵,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人们平时的生产、生活有需求时自行释放储蓄的水资源。除了蓄水方面的优点,海绵城市还具备在雨天自动净水以及吸水等功能。现今社会,城市发展迅速,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旱涝,而“海绵”的宗旨便是调节旱涝。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污染的有效解决方法即是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1、“海绵”的重要理念
  就我国当下情形可以看出,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环境保护以及雨水收集利用的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生态环境修复。论海绵城市的发展就《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相关而言,特许经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更有效的吸引了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1]。而改善的基础就是要从城市雨涝的问题开始,同时也要将城市的雨水管理系统完善、地下水资源涵养(扩大森林绿地的覆盖率;增加森林绿地的截流作用和下渗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2、“海绵”设计实际应用
  2.1两个方式表述滞水设计
  滞留设计方式之雨水花园,周围一般利用草坪作为首要截留措施。另外需要一个由细石块构成的缓冲区,细石块可将杂质过滤出去,而缓冲区的植物根系要有一定的蓄水作用,可在城市园区中种植类似灌木类自身的耐湿能力较强的植物。在建设中,城市在暴雨的天气会出现积水情况,为保障雨水能深入的进入到土层内部,发挥各类植物的吸附、降解等能力,可以適当减少地表径流[2]。
  滞留设计方式之生态滞留区设计,是利用潜水洼地对雨水资源储存,为了让雨水下渗速度增长便可利用雨水塘和植草沟等。雨水塘的本质为渗水洼塘,有天然、人工建设两种,作为水资源的补给。然而,雨水塘超过0.6米的护坡为消除隐患,可形成又低又矮的绿篱(例如:矮灌木)作为保护袋。为防止出现城市内涝,可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同时,在居民社区、娱乐环境以及商业等区域,为代替路边雨水管渠系统、排水沟通常选用拦截污染物以及净化能力较强的植草沟。一般设置在雨水花园与下凹式绿地前,作为预防处理措施。选用植草沟参数如下表:
  2.2景观及道路渗透性设计
  居民区景观、市政公共区域为城市的传统建设中的两大铺装。为了将雨水引流至环境区域内的滞留设施中,水渠、沟槽两者都可实现,或者采用透水铺装也能使得雨水渗透能力增强。历史发展的城市中,一般10%到25%的地区都作为道路使用,为了改善其渗透性,一方面可参考景观铺装设计(改善土壤点渗透性),另一方面可将雨水在地下蓄水池中不断的净化使用,启动节约用水点作用3]。
  2.3海绵城市中的蓄水相关设计
  雨水蓄水模块具备 占空间小和易蓄水的优点,95%的镂空空间来提升其蓄水能力。当下给排水系统应用中,城市排涝的高承压情况下,提高城市的储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被视为城市给排水建设的“海绵”理念。为达到路面清洗、厕所冲洗、景区补充用水等各方面生产生活的日常所需。不同的植物在蓄水层处理上,应有合理有效的区分,可选用大型绿化植物(例如:乔木和灌木等),也可选用小型绿化植物(例如:藤本植物和绿篱等),稍大型植物蓄积利用的是轻质中空粗骨料,骨料蓄水层深度控制在60毫米以上,并且其粒径在25毫米以上。小型植物应用内铺穿管Polyvinylchlorid管,厚80毫米的15-20之间的陶粒。运用不同方法才能将蓄水池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
  3、“海绵”相关设计与前景
  现今,路面高于道路的形式,以及较高的条石分割绿化带和道路,在很多城市中应用,这种建设对雨水资源利用不够彻底。而海绵城市吸水能力相当高,城市想要如“海绵”一样吸水,下沉式绿地在城市园林中是十分有效的方式[4]。在长期的建设项目中,试点会出现一些误区和差距。此时,海绵城市需要一个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预期功能的系统,要充分重视政策机制和管理理念,需要人才和技术理论,为国家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给排水设计中必须坚持以城市的发展为首要,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操作的可行性都要分析保证,这对促进城市发展建设与规划中重中之重。这一理念对促进城市发展、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的改善综合利用效率都有显著作用。中国的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相关技术。城市给排水中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化应用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水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也得以完善,为我国城市的给排水建设顺利发展奠定了关键性一步。
  参考文献:
  [1]郑剑云.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体现[J].住宅与房地产,2019,531(09):98.
  [2]孙喆.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000(016):27-28.
  [3]陆亭颖.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2).
  [4]陈致远.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综合管廊中给排水的问题探讨[J].中华建设,2018(1):102-103.
其他文献
李玲教授:rn亲爱的同志! 寄来的《中国文化研究》收到了.年底事多,昨日才有精力来读.rn你知道的,对于此次研讨会,我主观上是多么的反对召开,一如我不愿咱们自己的学生将研究
期刊
墓祭风行于宋代,并展现祭祀时令多样化、墓上建筑多层次性的新特点.墓祭习俗的盛行与宋人对坟墓的认知有关,展现出宋代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对此,儒者态度十分严谨,多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多的疾病,是当今社会当之无愧的致残、致死的头号杀手。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一种高发疾
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经典之作《二十四诗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学价值被海内外中国文论研究者所青睐.本文在梳理《二十四诗品》英译史料的基础上,择取有代表性的四个英文全译
出于对文庙存在模式与社会功用的反思,上海文庙洒扫局在国民革命前夕就提出了改建公园以开放文庙的设想,其中隐含着将儒家文化传布民间的意念.国民党政权接掌上海后,在新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