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兴趣,成就高效小学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中,英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常常缺乏兴趣,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方面,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生硬,因此,教师只有把握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才能很好地改善此现象。为此,将故事融入英语阅读教学,进行高效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故事
  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在小学打基础阶段,英语阅读的培训更显重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以及世界观尚未成熟,把握小学生兴趣点的故事教学法是最适合小学英语阅读训练的,将故事引入小学英语阅读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以及阅读思维,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深远意义。本文就小学课堂英语阅读故事教学法进行相关
  讨论。
  一、小学阅读故事教学法的作用
  1.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为阅读教学打好基础
  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无论内容如何,其结果一定是失败的,对小学生来说,只有对一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学习,才会将自身能动用的资源全部利用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探索,对语言类课程更是如此。而故事化阅读恰恰把握住了学生爱听故事的特性,将深奥的新语言以生动的形式演绎,学生将乐于进行阅读练习,也给了教师更多的机会教授阅读方面的
  知识。
  2.贴近学生生活,丰富阅读课程
  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阅读需求,小学英语阅读中加入的故事基本上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十分贴近的,这类故事不仅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对于新语言学习的恐惧感,还能极大地丰富小学英语阅读课程。生活化的英语故事拉近了学生与英语的距离,使得英语单词以及语法的教学不显得生硬,从而能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动力,而丰富的英语课程对于学生灵活运用英语,增加学生扩展性阅读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培养有优秀英语语言素质的新时代小学生。
  二、英语阅读故事化教学的要点
  1.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性阅读,一方面是因为带着问题进行英语阅读能很好地提高阅读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很难把握阅读重心,教师必须将广泛化的故事浓缩为几个重要点,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下
  “Unit 1 This is My Day”中的“Story time”时,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在阅读前给学生设计以下问题:(1)Who am I?(2)Why
  is Mike late for school?(3)What can I do for Mike?(4)Why Mike can’t find his bag?这几个问题将整个阅读故事串联起来,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就能很快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意思,通过回答问题真正掌握故事内容。
  2.增加学生朗读故事的机会
  小学生的默读效率相对较低,很容易造成“看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尴尬情况,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加学生的阅读感悟,在学生大概理解故事内容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行朗读,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记忆,学生通过朗读不同的对话能很好地把握故事情境,从而培养语感能力与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下“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Section
  B”中的“Read and writ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班级朗读、个人朗读以及分组对话式朗读进行该部分的学习。在阅读时,教师應该要求学生有情感地朗读,以感受整个故事的情境,加强学生理解,并且学生在带入感情阅读后,他们会对整个对话充满兴趣,并可能在下课后继续同样的英语话题,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教师也能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
  3.在英语故事阅读后巩固学习成果
  在学生完成英语故事的阅读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进行教学内容的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故事化阅读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帮助作用,慢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有以下选择:
  (1)在学生完成自己的阅读后,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用自己的英语语言复述故事,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体验故事阅读的关键点,通过比较发现自身在阅读方式或理解上的不足,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强调关键单词或者语法,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进行巩固。
  (2)教师可以提出不同于引导学生阅读时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学生用简洁的英语语言概述整个故事内容,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检验学生阅读成果以及加深学生阅读理解,引导学生真正掌握阅读内容的目的,学生只有成功通过这一关才能真正地掌握整篇阅读,实现故事教学的意义。
  (3)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故事的改编,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当然,教师只要能够保证巩固学生阅读成果的目标,其具体做法也可以不局限于以上三种,只有丰富的教学手段才能很好地提升班级气氛,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故事化教学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同时,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也有很好的可行性,教师仅仅根据教材内容就能很好地进行此类教学方式。但是,教师也不能认为仅仅依靠教材就能很好地完成此类教学任务,由于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所以难免会有难度以及内容上的笼统性。要想针对性地对一个班级进行故事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引入拓展的英语故事阅读材料,并且不断鼓励学生融入故事阅读,使得学生在故事阅读中有所收获,打下良好的英语阅读基础。
  参考文献:
  潘小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1).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爱的教育》全书共一百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他一个学年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老师、朋友最真挚的爱,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表现最多的就是熠熠生辉的高尚品德,这也是整本书歌颂的主旨。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陪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的育人价值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
摘 要:幼儿的美术教育要适合幼儿心理、智力的特点。多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让幼儿在乐趣中建立和提高对美术及美术课的兴趣。在娱乐中画他们感兴趣的景物,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感情。在幼儿作画前后及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并学会创作的技巧。通过引导、鼓励幼儿去观察、感知大自然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美术素养;创造性思维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社会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属于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最新的草根科技发明,不由感慨人类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也能成长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使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的责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培养,使学生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形成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如何培
摘 要:要做一个好老师,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的处理能力;教师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扎实;基本功;有效教学;基础  2014年4月8日,我学区在祁家河小学组织了两节公开课,本人有幸前往,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心中不禁一震,同为偏僻山区的小学教师,她们的课堂为什么能如此吸引
摘 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生活,积累习作材料;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发表”学生“作品”。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兴趣;阅读兴趣;大语文观;评价方式;发表作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
摘 要:阿基米德说:如果有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一个地球。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那么就可以撬起学习这座大山,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乐于学习。教无定法,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方法也不胜枚举,提到了四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帮助到每个学生。  关键词:学习兴趣;多媒体;小组合作;质疑;师生情谊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年段
摘 要:幼儿美术教学应当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营造浓厚氛围以及采取更加生动的形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开展各种活动,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分析研究  在学前教育中,美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提高美术教学的成效,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深刻思考的话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从创新设计等多个方面着手,提高美术教学的渗透力,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借助环境布置营造美术学习浓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使语言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促使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实践活动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规定,教师要引导幼儿做
摘 要: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班级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制订科学、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期在查阅教师制订的多篇班务计划中发现诸多问题,如班务计划的阐述不清晰、内容片面、缺乏可操作性等,分析教师班务计划制订问题,尝试从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班务计划制订的能力。  关键词:班务计划;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一、找问题:找出执行的价值,分析计划的重要
摘 要:2016年11月17日~18日,开展了“沙坪坝区第十二届小学生小课题展评决赛活动”。主要分析本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小课题;实践课程;思考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作为一门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想和目标。2016年11月17日~18日,“沙坪坝区第十二届小学生小课题展评决赛活动”分四个专场,分别在实验一小、覃家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