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 推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11月17日~18日,开展了“沙坪坝区第十二届小学生小课题展评决赛活动”。主要分析本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小课题;实践课程;思考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作为一门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想和目标。2016年11月17日~18日,“沙坪坝区第十二届小学生小课题展评决赛活动”分四个专场,分别在实验一小、覃家岗小学、盛德沙小、大学城三小四所学校开展了。本次活动每所学校均使出浑身解数开拓创新,大部分学校都有两个以上课题参加共同体初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54个课题脱颖而出进入区级决赛。
  二、具体情况
  (一)研究课题推陈出新
  本次小课题比赛从选题上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探究类。如:《水果发电的秘密》《发黄的鞋子变白了》《干燥剂遇水为什么会爆炸?》《眼见为实之揭秘天鹅湖》等。
  2.发明创造类。如:《魔法气球》《巧手自制墨水》《纯天然润唇膏DIY——让你唇光明媚》《自制全息3D成像》《百变雨伞架》等。
  3.学科拓展类。如:《玩转飞叠杯》《汉字演变与书写方式》《让杯子“飞”起来》等。
  4.生活智慧类。如:《小馒头,大学问》《你会用手机拍照吗?》《自来水大探秘》《让泥水不再飞》《吸管变变变》等。
  (二)展示形式耳目一新
  本届小课题展示沿用的还是上届的“分散摆摊 集中答辩”的形式,集中答辩环节学生汇报的地点和方式都是固定的,所以大家都将分散摆摊环节作为一个拉分的关键在筹划。有利用服饰制造场景吸引眼球的,有让老师、同学试吃、试玩的,也有赠送小礼物收买人心的。每一个展示课题都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而是尽量挖掘自身课题可以做文章的地方,运用不同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都希望带给观者视觉上的冲击,杀出重围,在这竞争激励的比赛中分一杯羹。
  (三)研究人员保旧迎新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研究,所以它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均要求较高,所以以往的小课题研究均是中高段学生参与。老师们既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又担心因为学生年龄太小无法胜任,我们纠结其间,难以释怀。本届小课题研究,虽大部分课题依然是3~6年级的孩子参与,但是已有两个课题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树人思贤小学《神奇的粘土》大胆启用了一年级刚入学两个月的孩子,西永第一小学《我想有个“家”》也全是二年级的孩子参与。尽管他们的汇报可能还略显稚嫩,但是他们的落落大方、机智可爱却用行动诠释了“小课题,大智慧”的真谛,真正体现了“让孩子们都来做课题”。
  三、思考与建议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推动我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创新的重要教学方式。它是基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实践操作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或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产生新的问题继续研究的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题研究。在观摩了本届小课题比赛后,我也产生了一些粗浅的、不成熟的想法。
  1.出于方便学校就近展示的考虑,小课题展示区域的划分主要按共同体和学校所在的地理情况来安排。这样安排的確节省了大家布展的时间,但是各个分场的课题类别五花八门,虽然也要求老师们到各个分场去学习观摩,但因为大家时间上的问题,大多数老师和同学都只关注了自己课题展示分场的情况,对于其他课题只能从课题名称上猜个一二。这样展示就容易变成走过场,大家的课题展示完了就完了,缺乏对比学习,深入思考。如果可以将区级展示课题的所有研究报告,特别是一等奖的报告集中起来,让老师和同学们细细学习,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灵感,那就更好了。
  2.纵观54个课题,有和以往课题类似的,有题目不同但研究方向是一样的,也有类别相同的。课题之间有这么多联系,那么我们在分区域展示时,也可以考虑将相同或相近类别的课题,特别是同样研究内容的课题集中展示,这样,大家虽然只观摩了自己这个分场的课题,但可以从同类课题中对比学习,取长补短,在反思中成长。
  3.学生小课题研究现阶段大都停留在自己揣摩阶段,教师往往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这样做下来就怕走岔路。评委们在观摩小课题展示的时候也没有反馈意见,只是最后呈现等级。如果在教研活动时能用几个课题做一下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点对点解析,让老师们明白这样做是好课题,这样做就还可以更好,相信所有老师都能在这样的氛围中轻松学会做小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蒋丽群.注重实践 积累经验:开展“综合与实践”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6(10):3-5.
  [2]刘燕.以综合实践活动促学校特色发展[J].成才,2017(4):15-16.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是一种简单又复杂的造型艺术,它独特的创造力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项属性,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从小培养创新人才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幼儿园美术;教学渗透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先驱,提出了很多教育的先進理念,他重视学生创造
摘 要:《爱的教育》全书共一百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他一个学年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老师、朋友最真挚的爱,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表现最多的就是熠熠生辉的高尚品德,这也是整本书歌颂的主旨。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陪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的育人价值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
摘 要:幼儿的美术教育要适合幼儿心理、智力的特点。多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让幼儿在乐趣中建立和提高对美术及美术课的兴趣。在娱乐中画他们感兴趣的景物,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感情。在幼儿作画前后及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并学会创作的技巧。通过引导、鼓励幼儿去观察、感知大自然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美术素养;创造性思维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社会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属于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最新的草根科技发明,不由感慨人类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也能成长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使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的责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培养,使学生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形成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如何培
摘 要:要做一个好老师,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的处理能力;教师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扎实;基本功;有效教学;基础  2014年4月8日,我学区在祁家河小学组织了两节公开课,本人有幸前往,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心中不禁一震,同为偏僻山区的小学教师,她们的课堂为什么能如此吸引
摘 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生活,积累习作材料;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发表”学生“作品”。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兴趣;阅读兴趣;大语文观;评价方式;发表作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
摘 要:阿基米德说:如果有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一个地球。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那么就可以撬起学习这座大山,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乐于学习。教无定法,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方法也不胜枚举,提到了四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帮助到每个学生。  关键词:学习兴趣;多媒体;小组合作;质疑;师生情谊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年段
摘 要:幼儿美术教学应当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营造浓厚氛围以及采取更加生动的形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开展各种活动,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分析研究  在学前教育中,美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提高美术教学的成效,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深刻思考的话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从创新设计等多个方面着手,提高美术教学的渗透力,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借助环境布置营造美术学习浓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使语言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促使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实践活动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规定,教师要引导幼儿做
摘 要: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班级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制订科学、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期在查阅教师制订的多篇班务计划中发现诸多问题,如班务计划的阐述不清晰、内容片面、缺乏可操作性等,分析教师班务计划制订问题,尝试从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班务计划制订的能力。  关键词:班务计划;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一、找问题:找出执行的价值,分析计划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