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高中数学教育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俨然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唯一形式。实际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题应该成为问题的提出者与发现者,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比解决一个问题鞥家重要。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做出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提问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应该把“问题式引导学习”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而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同时要在此环节做到合理的时机提出合理的问题,比如在学生对问题比较困惑的时候提出。因此,只有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育活动中设计丰富的教学情景,才能起到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意识。
  (一)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之所以不会向老师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害怕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幼稚而遭受到同学们的讥笑,也就不愿意、也不会提出问题。所以在高中数学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的鼓励学生提出困惑及问题,争取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大胆质疑,对于不懂的知识也能勇敢的提出问题。
  (二) 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比如教师对那些数学基础薄弱和胆子较小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耐心的加以解答,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对他们的勇气加以表扬,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而对于某些喜欢提出问题而不注重要点的同学,教师则应该耐心引导。但是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强、好学的同学就要进一步的反问,进而培养这一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能力。
  (三) 营造提问氛围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意识可以通过营造提问氛围来实现,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快下课的时候留出几分钟时间让个学生,让每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老师在课堂课后抽出时间对有质量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形成人人参与提问的良好氛围,也就间接对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意识得到培养。
  二、 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一) 提高问题质量
  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当中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质量。正所谓疑问是发现之母,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提问题,在何处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出主导作用,不断的对学生加以点拨与引导,从而使学生所提问题具有质量。通常情况下,问题的提出是从结论入手的,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常常运用的方法。但是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教材上的经典例题,并根据课本上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这样提出问题:这节内容的重难点是什么?其定理、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如何运用?运用的范围等。其次还可以通过知道学生对练习题进行自主探究,根据具体题目来提出困惑,比如对解决数学题目方法的探究和方法运用的探究都比较有质量。另外,提高问题质量还可以从矛盾着手,让学生多思考问题的难点在哪里,如何会出现这一难点等。
  (二) 帮助学生掌握提问方法
  从某种程度来讲,帮助学生掌握提问方法更有意义。这一点上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作为提问题的示范来进行,比如在得出双曲线定义的这一内容上:某一平面中两个焦点A、B之间距离差的绝对值是一个常数且小于两点间距离的点叫做双曲线,让后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来从各个角度向学生提问,比如:
  ① 若小于变为大于或等于,那么点的轨迹是什么?
  ② 如果将绝对值符号去掉,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③ 若常数为0,其余不变的情况下,那么点的轨迹是什么?
  ④ 若去掉括号中的小于号,怎么进行点轨迹的讨论?
  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题,加之具体例子的结合,显然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提问方法,这对于学生提问方法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波多利亚“怎样解题表”来帮助学生,怎样结题表归纳了十个主要的问题,例如:已知条件是什么?根据已知能退出什么未知条件?结论是什么?结论成立需要什么条件等等。
  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不断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也要能够敢于提出在进一步思考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问题。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深刻的印象与进一步的思考。考虑到学生自身认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学生无法提出问题和无法解决问题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教师就结合学生的心智情况,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惑及问题进行了解,并积极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并进一步的提出困惑。
  (一) 从数学教材提问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教材可以说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最为直接和最基本的途径与资源,想要学好高中数学这一门课程就必须要充分的对数学教材加以理解。通过对数学教材细致的阅读与认真的思考,学生不难会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这就需要学生在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然后针对学生对教材中不理解的问题相加解释,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 从问题中提问
  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数学习题来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大胆的推算与论证,让数学习题的解决转变为探索数学知识,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免去了解题的枯燥。然后老师就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解决,这样的提问具有针对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燕《中学数学思维训练》[J]华东师大出版社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J]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是否应开设英语课,怎样开?这一直是各行讨论的焦点。事实证明,小学开设英语课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符合语言的教学规律。只是我国目前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局面较混乱,尚未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除了缺乏统一规划、要求外,还在教学目标、教材选用、与初中教学衔接、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尚需各方统一认识,搞好这一基础性的伟业。  关键词:小学英语;关键期;衔接;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摘要: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能使一个班集体蓬勃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塑造;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620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十来年,在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老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因为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才能使一个班集体蓬勃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我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把提高学生解读图表能力作为重要学习目标,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图片是一个非常好的直观教具,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如能巧妙、恰当地使用历史图画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阐述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在历史教学中图片教学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历史图片;图片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但是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避免刻板训斥的做法,尽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张弛有度、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收获快乐。为此,我们应该在教材中挖掘实践内容,深入语文,选准突口,使语文教学不再抽象、枯燥、易混;向现实中拓展实践领域,放大语文,让语文教学实现与社会生活的对接。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快乐;教材;社会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