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但是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避免刻板训斥的做法,尽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张弛有度、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收获快乐。为此,我们应该在教材中挖掘实践内容,深入语文,选准突口,使语文教学不再抽象、枯燥、易混;向现实中拓展实践领域,放大语文,让语文教学实现与社会生活的对接。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快乐;教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学生和教师是要平等的交流的。新课程将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为是学生和教师互动交往、一起发展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双方的经验、思以及成功的欣喜感,交流双方的体验、观念和情感。这就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员、裁判员、教练员的角色。
学生是主动发展中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着是一个可以无限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库。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新课程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避免了过分地强调评价的选拔性,激励确立把“发展功能”作为中心的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方针等全新的评价方式去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合理评价学生能否立足于原来的基础上可以活泼生动地发展。
二、在教材中挖掘实践内容,深入语文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想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必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挖掘,从中找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蕴藏快乐的因素。而教材当中最典型的语言材料更要与教学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四季》一课语言生动鲜明且极具个性,比如“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的同时进行演、说、评的活动,学生就会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从而加深对四季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当然,想要上好一堂课,就要选准突破口,只有切入点准确且恰到好处,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一节,我们可以有多种导入方法,通过播放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以谈话的方式导入、以挂图的方式导入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想在完美体现教学内容的同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件容的事。比较不同的导入方法之后,笔者以为通过“看手一画手一夸手”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对“胖乎乎”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并在夸手环节拓展教学。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内容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层层递进,让学生越学越有味道,很快进入“乐学”的境界。
受学科特点所限,语文当中难免会出现抽象、枯燥、易混的教学内容,这需要我们善于创造,使其转变志快乐教学的契机,由此迸发出语文课堂的新的快乐火花。比如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汉语拼音是很枯燥的,他们很难对拼音教学产生兴趣。如果我们能以充分利用教学插图为基础,辅以毛线、小棒、半圆等实物,引导学生开展拼音魔术表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枯燥的教学就变得有形、有趣、生动、活泼了。
三、向现实中拓展实践领域,放大语文
语文教学通常是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由单一的课本、封闭的课堂向广阔的社会和生活的过度,使学生在得天独厚的母语环境当中完成对汉语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商标、广告牌、报纸等生活常见物品当中认字和读字,经常组织“识字擂台赛”等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其识字的兴趣,使被动的、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主动的、快乐的识字过程。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当学生所认识的字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与愿望。这时,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有效地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与兴趣,在鼓励他们阅读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阅读,特别是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学习领域。
以听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欲望。读古今书画,就会发现这些名人,作家都是从小刻苦练习,才取得如此成绩的。王羲之练习书法,墨水按缸算,王冕画荷花,天天去观察,看得出神,连下雨了,都浑然不知。在识字教学中,经常讲一些这样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又能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以读故事为途径,增加识字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主动读大量拼音读物。学生被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增加识字量,扫除拦路虎。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识记字形是识字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只有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记住字形,才能正确的书写。
通过社会这个大学校,拓宽学生的识字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由自在的识字。有以下方法:1、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物使学生更加形象地识字。在大量现有的实物表面粘贴字卡,使学生看到物品就可以认识出代表这个实物的汉字,十分轻松地认字。2、认识同班同学的名字,可以让学生有效而迅速地认字。让学生收发作业本,就可以很快的认识字了。3、利用"包装盒、广告牌、商标"等识字。4、看报纸、看电视认识字,问同学、问长辈。现在是信息社会,各地各处、时时刻刻都正在与文字碰面,指引学生通过上街玩或买东西的机会来识字,这不但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加了生活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当中,我们应该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主,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将学习活动由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当中,并采取各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升他们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应该看到,想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积极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最为谦虚的倾听者和最真诚的协作者,让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快乐生成。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快乐;教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学生和教师是要平等的交流的。新课程将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为是学生和教师互动交往、一起发展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双方的经验、思以及成功的欣喜感,交流双方的体验、观念和情感。这就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员、裁判员、教练员的角色。
学生是主动发展中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着是一个可以无限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库。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新课程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避免了过分地强调评价的选拔性,激励确立把“发展功能”作为中心的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方针等全新的评价方式去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合理评价学生能否立足于原来的基础上可以活泼生动地发展。
二、在教材中挖掘实践内容,深入语文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想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必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挖掘,从中找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蕴藏快乐的因素。而教材当中最典型的语言材料更要与教学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四季》一课语言生动鲜明且极具个性,比如“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的同时进行演、说、评的活动,学生就会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从而加深对四季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当然,想要上好一堂课,就要选准突破口,只有切入点准确且恰到好处,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一节,我们可以有多种导入方法,通过播放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以谈话的方式导入、以挂图的方式导入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想在完美体现教学内容的同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件容的事。比较不同的导入方法之后,笔者以为通过“看手一画手一夸手”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对“胖乎乎”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并在夸手环节拓展教学。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内容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层层递进,让学生越学越有味道,很快进入“乐学”的境界。
受学科特点所限,语文当中难免会出现抽象、枯燥、易混的教学内容,这需要我们善于创造,使其转变志快乐教学的契机,由此迸发出语文课堂的新的快乐火花。比如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汉语拼音是很枯燥的,他们很难对拼音教学产生兴趣。如果我们能以充分利用教学插图为基础,辅以毛线、小棒、半圆等实物,引导学生开展拼音魔术表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枯燥的教学就变得有形、有趣、生动、活泼了。
三、向现实中拓展实践领域,放大语文
语文教学通常是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由单一的课本、封闭的课堂向广阔的社会和生活的过度,使学生在得天独厚的母语环境当中完成对汉语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商标、广告牌、报纸等生活常见物品当中认字和读字,经常组织“识字擂台赛”等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其识字的兴趣,使被动的、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主动的、快乐的识字过程。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当学生所认识的字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与愿望。这时,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有效地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与兴趣,在鼓励他们阅读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阅读,特别是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学习领域。
以听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欲望。读古今书画,就会发现这些名人,作家都是从小刻苦练习,才取得如此成绩的。王羲之练习书法,墨水按缸算,王冕画荷花,天天去观察,看得出神,连下雨了,都浑然不知。在识字教学中,经常讲一些这样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又能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以读故事为途径,增加识字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主动读大量拼音读物。学生被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增加识字量,扫除拦路虎。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识记字形是识字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只有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记住字形,才能正确的书写。
通过社会这个大学校,拓宽学生的识字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由自在的识字。有以下方法:1、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物使学生更加形象地识字。在大量现有的实物表面粘贴字卡,使学生看到物品就可以认识出代表这个实物的汉字,十分轻松地认字。2、认识同班同学的名字,可以让学生有效而迅速地认字。让学生收发作业本,就可以很快的认识字了。3、利用"包装盒、广告牌、商标"等识字。4、看报纸、看电视认识字,问同学、问长辈。现在是信息社会,各地各处、时时刻刻都正在与文字碰面,指引学生通过上街玩或买东西的机会来识字,这不但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加了生活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当中,我们应该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主,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将学习活动由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当中,并采取各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升他们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应该看到,想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积极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最为谦虚的倾听者和最真诚的协作者,让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快乐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