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融入生活,开拓当代工艺新蓝海

来源 :市场瞭望·集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WICHS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都注重规模化发展、追求拍品品类大而丰富的时候,福建东南拍卖却始终专注在当代工艺美术领域,坚持倡导“收藏回归审美,艺术融入生活”,在传统优势业务寿山石拍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当代工艺美术的市场价值。此次春拍福建东南根据市场需求将当代工艺精品专场细分,涵盖留青竹刻、木雕人物、沉香雕刻、红木家具以及各类文玩器皿五个板块,并首次组织茶道具专场作为今春重点专场,而福建深厚的茶文化将成为这一专场成功的基础,不妨大胆预测,此专场的处女秀或成“拍场黑马”,推动该门类的收藏热潮。
  多年品牌塑造“隐形冠军”
  对于品位生活的人而言,艺术品收藏是一种充满了激情与感悟的优雅的生活方式。而由于当代工艺美术是最能够融入藏家日常生活的艺术门类,在拍卖市场整体规模和消费这样的需求影响下,当代工艺这一艺术门类的市场投资潜力也逐步显现。同时,随着当前艺术市场中林林总总各个品类的行情都有上佳表现之后,各热点板块走势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市场是否还有价值洼地可供挖掘?”“哪些门类能够成为中国艺术品行业新的增长点?”此类话题时常引起藏家和业界的思考。而通过横向比较,很多拍卖机构都将目光聚焦在当代工艺美术领域,他们的选择或许预示着这一板块在未来具有很高的潜力,有望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新的增长点。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省,福建拍卖市场的总体定位是根据本土特色制定,而作为福建省最具规模的拍卖机构,福建东南拍卖亦立足本土优势,始终专注于当代工艺美术领域,坚持文人美学的审美品位,在传统优势业务寿山石拍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当代工艺美术的市场价值。据了解,截止目前福建东南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当代工艺美术的专场拍卖,涵盖了木雕、竹刻、玉石雕刻、当代古典红木家具和漆艺等门类,均有不俗的表现。如2012年秋拍与春拍相比,福建东南当代工艺各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当代工艺精品专场30余件拍品成交金额高达490.82万元,较春拍均有30%以上的增长,其市场投资潜力初步显现。
  细分专场或现“拍场黑马”
  当代工艺美术的市场潜力在福建东南春季拍卖中初露端倪,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释出市场,吸引了藏家和市场对此的关注,当代工艺美术市场行情的随之走俏,原本已经扎下了雄厚基础的市场规模已经进一步扩大。此次春拍主办方根据时下收藏热点首次组织茶道具专场,并将其作为今春重点推介对象。而福建正是国内茶道文化最为深厚省份。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茶道文化于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复苏,茶道具作为茶道文化的物质载体也随之受到追捧,或为使用或为收藏鉴赏,都极为考究。与之相应,茶道具也在艺术品市场崭露头角,且在短时期内得到优异表现,尤其一些品质典雅的日本茶道具成为中国艺市的新宠,受到各方关注。据笔者观察,2012年的秋拍市场茶文化的复苏,促使各大拍卖机构纷纷推出相关茶道具专场,并且注重将专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挖掘拍品的文化底蕴。茶道文化的复苏,究其原因,源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尤其茶道通过感官引发精神层面的享受,进而激发审美的变化。茶道具拍卖市场虽然属于新兴市场,但其发展前景不可低估。
  除了茶道之外,香文化也开始复归现代高端生活,品香活动依然被视为高雅与尊贵的生活方式。但是由于沉香资源的稀少,使得其地位比古代更为突出,甚至被称为“香中钻石”。资源的稀缺性,一方面限制了香文化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沉香的收藏价值,使其在投资市场大放光彩。如世人所见,近几年来,沉香、沉香雕刻品以及香道具在艺术市场中成为炙手可热之物,引来大量资金以及大批藏家投入其中,成为最引人关注的新兴市场板块。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一些沉香拍品在拍卖市场中表现不俗,各大拍卖机构也开始推出相关的拍卖专场,以提升和发掘沉香以及香道具的市场价值。如福建东南拍卖,在2011年秋拍中,整合当代沉香雕刻资源,组织了“当代沉香珍品专场”。其中,汇集了如江晓、陈达、黄宏疆等当代雕刻家的沉香雕刻作品,以及沉香原木、沉香念珠等拍品,最终以408.5万元的总成交额收槌,开创了国内沉香专场拍卖的先河。此外,香道具资源随着沉香拍品的市场热度也引起各方的重视。不论是茶道或是香道,这些影响我们生活方式的收藏品类在给予我们感官审美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文人美学的市场魅力。
其他文献
艺术品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大幅度攀升,为社会展示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寿山石等新兴收藏门类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受国内艺术品市场整体态势的影响,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展现疲态,寿山石的市场行情也相应回落。不过,值得宽慰的是,从数据上看,与其他门类相比,寿山石的市场表现非常稳健,部分品种像田黄石甚至表现出逆势走强的格局。2月初,香港首轮春拍取得了不错拍卖成绩,让人对于2013年的春拍市场有了较为乐观的预期。但
期刊
数字  2.9亿港币  4月5日,中国嘉德(香港)结束了为其两天的2013年春季拍卖。两天拍卖共取得2.9亿港币成交额,超过拍前估价的五成。其中首次在香港推出的《观古……瓷器工艺品》和“香港水墨”专场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前者汇集80余件古代精品,呈献了从商朝(公元前17到1]世纪之间)到现代中国的各式瓷器,专场总成交额达4232万港币;后者包括20位香港艺术家如刘国松、吕寿琨、靳埭强及陈福善等的作
期刊
福建寿山石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发展至今,亦有1500多年历史。然寿山石雕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至今,与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一千多年来,正是一代代寿山石艺人不懈努力,薪火传承,用他们的斧凿刀笔和才识智慧,推动着寿山石文化不断的向前发展。郭祥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郭祥忍(1960年-)家学渊源颇深,其父郭功森是最早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堪称一代宗师。郭祥
期刊
德化瓷器相传始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此地所产的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奶油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称。种类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德化瓷器中以白瓷塑像最为精彩,道释造像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传神。  早在宋元时期
期刊
人生是门艺术,有人用文字书写,有人用笔墨耕耘,而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则是表现生活理念的不二选择。木雕作为一项民间工艺,从战国时期简单的雕花刻纹技法,到如今百家争鸣,各种雕刻工艺融会贯通,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凝聚了数代艺术家毕生的心血,使得雕刻技法不断推陈出新,走向成熟。当今的木雕界,在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艺术家们更加注重贴近生活、改良创新,福建木雕家俞开明,便是其中一位用木雕
期刊
痛快,是篆刻的奇境,它表现出一种墨气淋漓、元气弥漫的至刚至大之境,属于易之四象中的“太阳”。篆刻历代大师中能臻此境界的只有齐白石。  齐白石是一位农民兼木匠出身、而诗、书、画、印俱臻至妙境的大师。他在艺术精神上推崇“独造”,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我们常在他的诗稿、题跋上多次看到他用“天真烂漫”、“纵横歪倒”、“颠倒纵横”等词语
期刊
十月    把十月背在身上,身子就重了  把十月植入心里,心就暖了  暖是一种揪心的感觉,淹没了  一切的红,淹没了眼前大片大片的江山  南京、上饶、龙岩、延安……  一座座鲜色的城池花朵一样浮出    这是丰收的十月,祖国一片翠绿  稻谷低垂,无数把镰刀挺出  无数道胜利的曙光射进疆土  还有那无数只高高擎起的手啊  托起一个光鲜的祖国……    抒情是本质的  这是子女身体里最原始的声音  6
期刊
明代闽籍画家被征召进宫廷画院居多,故闽中画风多以南宋院体及继承院体的浙派画风为主流;除供奉宫廷的画家外,还有艺术活动于民间具浙派画风的陈子和、郑文林诸人。此间,元代时期主导闽中画坛的文人放逸画风被淡化了。至明代中期之后,具文人画风的吴门画派取代浙派时,吴派才逐渐波及闽中,使八闽文人画风又得以迈步发展。本期我们将关注两位宫廷院体画家周文靖、黄济,以及从院体画风演变的浙派名家郑文林。借此与读者互会。 
期刊
直到现在,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的底气,在于传统儒家文化的系统支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儒家和道家是对小农经济存在与发展下的一种思想上的两个极端表现,两者却又相互融合。融合之处表现为双方对人世与出世两个观念的秉持。  小农经济的产生顺应自然环境的制约,这给予未来致力于田间耕种者以生存根本,并在之后衍生出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社会关系,形成一套层次分明的等级制度。礼节在制度下恪守着人身而为人的文
期刊
林深 字自远,别署渊渊堂1974年生,福建永泰人。先后学习于福建福州艺术师范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获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山水画双年展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他的水墨系列作品更多的是以古典方式的萧疏简淡来追寻宋元古人的山高水远、飘渺无着、静绝尘寰的理想之境,而近期的工笔重彩系列则以一种脚踏实地的自觉来描绘我们所熟悉的闽中山水,田地的阡陌纵横、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