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一个现象:学生英语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反而越差。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英语学习初期阶段的兴趣、好奇转化为学习热情和动力。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对,又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到位,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动而自觉的学习行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普遍对学习内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主动地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为目进行学习。
  关于自主学习,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发现:70%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希望能够得到教师更好的指导;95%的七年级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有乐趣的;60%的八年级学生在单词记忆上有困难;40%的学生听力跟不上,只有50%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其中89% 的学生在英语课前不预习最值得我们深思,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少主动性,缺少学习的兴趣与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可见,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则需要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参与。
  二、建立和谐关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力求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还应加强组织与引导,采用多样教法,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采用鼓励的方式开展赏识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
  英语作文是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按照英语语法规则进行造句、仿写训练。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情境中可能出现的短语和句型,如结合教学内容,针对Speaking部分提供的与“看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从病人、医生的角度思考该如何合理表述,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并保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如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的问答、抢答竞赛或辩论赛等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升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教为了不教”。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很多学生学习的英语是哑巴英语,记单词时甚至不知道使用音标规律进行记忆。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夯实基础,突破音标关,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英语朗读,逐渐形成英语语感。通过对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对话和课文的熟读精读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
  “听”和“说”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就要让他们每天都进行听力训练(或听英语教材的辅助磁带,或听英语听力训练磁带)。只要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听”的能力肯定会得到提高,这样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加强。
  英语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些内容主要在课堂内完成。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要求他们读一些课外的英语阅读材料,写一些简单的英语日记。“读”与“写”的训练能使学生“听”与“说”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能让他们在深层次的学习中具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
  2.注重常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通过预习发现学习中可能存在的“疑”,让他们对这些疑问有一定的思考,从而通过自主学习来解疑。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强化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接受能力。另外,课后练习巩固与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巩固新知和复习旧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其次,要激发学生动起来、练起来,这都离不开教师的高效组织与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多练,尽量给学生提供展示和发挥的舞台。如让学生朗读、对话、复述、问答以及表演等等,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当然,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要通过更多有效的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生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创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就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阅读缺点及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缺失展开讨论,指出阅读应从学生心理抓起,从内而外改变现状。文中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中学生的阅读心理,指出老师和图书馆应立足学生心理,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采取各种方式激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并正确引导他们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幸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每人每年平均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
2017年9月9日,未来科学大奖第二次评选,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潘建伟获物质科学奖的获奖理由是在量子光学技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理念不是说让学生做主,就排除了教师的重要位置。反之,这一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个人素质,教师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当有效地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授学生以学习方法,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的活动。为此,需要教师具备多种能力,下面我就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几种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教师要有责任心,热爱教育教学工作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历代先民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蕴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戏曲正是根植于这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
作业是监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可以对知识有初步的掌握。而要巩固和反馈学习效果,则需要教师在课后布置一些数学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样才能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并促进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完成的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一项紧迫任务
教师若要追求高效的教学,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初中数学的常态课而言,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四点,才能激发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兴趣。  一、有效的情景创设  学生的兴趣表现从何而来?不仅依托于教师精湛的专业知识,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还依托于教师如何利用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内在的求知欲望。而有效的情景创设就能达成这个效果。在人教版“从分数到分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的情景不再是几
在我们身边,经常看到一些人,他们有些会画画,有些能歌善舞,有些下棋在当地堪称一流,而且他们大部分还是无师自通的。究其原因,是他们对此有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效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在学习之初,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普遍较浓。但随着所学知识量逐日增加,知识点难度逐日增大,再加之没有一定的语境,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压力很大,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在上英语课时,教师从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学习英语有困难——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不敢抬头看教师,他们生怕教师提问,因而从不主动上台或举
英语教学是基于语言交际性本质功能运用基础上的实践体验和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交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情境性。这正体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学过程生活化和情境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还能够让学生在开放性学习的过程中深化认知感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技能。教师要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以任务型教学原则为指导,注重学习情境创设,能在有效活化课程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和恰能。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注重和谐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在有效地拓宽学习认知思维的基础上,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自由表达和主动交流。这不仅利于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感悟,更能够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的生成。  一、由学生主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