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不能忽视德育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初中数学教师应站在新课程实践的第一线, 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和方法,而且在教学中还要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更有价值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学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数学
  根據初中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把思想品德当作数学教学的一大任务。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以往的错误观念,如思想品德教育只是语文、历史等学科的任务,都应当被摒弃。数学虽然是一门自然学科,但数学课中的德育仍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加强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1数学教学中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1.1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性。因此我更加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去设计教学方案,研究和探讨数学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我们可以利用数学这一学科进行思维训练,充分发挥数学的这种功效,数学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着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有其独到的见解,扩大他们的思维视野。
  1.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作风
  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儿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标准都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注意结合数学教学为内容,并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忽视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牵强附会地进行,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削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1.3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应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我常常配合所学的知识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空间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如结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爱护环境。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扫街活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提高了环保意识,无形中受到德育教育。
  1.4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他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2.1通过数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例如在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早于西方2000年就已经产生了;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 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π<3.1415927;杨辉的“三角阵”比法国“帕斯卡三角形”的发现早500多年。这些杰出的数学家及其成就,把中国数学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通过学习这些光辉历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树立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2.2以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育的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可以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例如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但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著名古希腊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为了坚持这一发现而被抛尸大海……在世界数学发展的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树立勇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同时,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可以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道理。
  2.3挖掘数学中的美育素材,重视对学生进行美育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能使学生在数学发现中获得美的感悟,这些美妙的经历会让学生感到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3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是我们认真贯彻新课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时候,要注意德育渗透的策略和方法。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所隐藏着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
  参考文献
  [1]何玉琼.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黄玉华.中考中的一棵常青树—规律探索性试题[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8(09).
  [3]陈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月.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9).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國教育中,“减负增效”已经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绝大部分教师还是专注于学生练习、习题等方面,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当再一次提出了“减负增效”之后,教师就应当创新教学,不断反思,寻找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能满足教学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  大家都知道,只有高水平的教学活动才能创造出高效益,而高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亟需改革以适
一、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
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初中数学课堂教法的探索,通过教学实践,获得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认知失调的情况下,总是要寻求认知的新的平衡,从而产生了探索、研究的欲望。在实践中,我经常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再次激发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探究”。 追问有利于指向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不仅要能知其一,又要能知其二;追问有利于指向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懒于课堂有效追问的顺利实施。但在实际
20世纪60年代以来,源于美国的有效学校运动引发了世界范围学校效能与有效学校研究的热潮。进入21世纪,追求教育卓越,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新世纪初
高中一年级的新同学们,当你们踏进高中校门,漫步在优美的校园时,看见老师严谨而热心的教学和师兄、师姐深切的关怀时,我想你们会暗暗决心:争取学好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数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和聪明程度的学科,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中阶段则应可能充分反映学习者对数学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  一、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在当今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创新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创新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1.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当今时代,创新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即便在中学的素
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不断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项目的逐渐增多.水利工程堤防能够抵御洪水的灾害,有效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不受损失.可是源于种种因素,一些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