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uci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规律在整体上的直接领悟和直观把握。通过观察、想象、猜测、综合等,对事物作出直接的预见或直接判断,是直觉想象和直觉判断的统一,是数学的洞察力和感悟力。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尤其是解题教学,只注重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数学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这就既导致学生数学能力的片面发展和不调谐,又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和保守,不利于数学活动中的创造和发明。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是我们贯彻执行“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根据数学直觉思维的特点,结合初中数学尤其是数学解题的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和思考,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关键
  直觉思维要求直接从整体上去研究和把握好对象。进行整体观察和思考,迅速地把握问题的本质特征,捕捉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个新问题,常常会遇到拘泥于局部的研究往往不得要领,而从整体考察则豁然开朗。因此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站在整体考察的位置来审视和思考问题,总揽全局,甚至不拘泥于问题本身,着眼于从整体上揭示问题的本质。通常能简缩思维过程,得到解题捷径,从而激发直觉思维。
  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猜想的教学,可让学生在丰富的背景材料下,凭借直觉地猜想出问题的规律,从而直觉地发现问题的规律,从而激发了直觉思维。
  四、加强审美情感和意识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方面
  伊思·斯图尔特认为:“数学美感是数学发现的真正动力,这种美感超强,数学直觉能力也就越强。”学生数学审美情感的主要特征是和谐、简捷、和对称的追求。所谓加强对数学审美情感、意识训练,通常是指解题过程中的一个模式转化为另一个模式时,注意加强思维过程进行分析简缩的训练,注意到在寻求独特、简洁的解法时,這一过程本身正是在追求一种数学美感,因此,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是培养直觉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情境,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开拓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玉琪.数学方法论[M].南海出版公司,1991.
  [2]徐本顺.数学思想方法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3]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4]赵振威等.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珠海市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各高中校长及管理领导代表一行52人,于10月26—31日前往湖南省参与为期6天的新高考研修之旅。  一、走进百年雅礼  研修班的第一站是雅礼中学。长沙市雅礼中学,创办于1906年,是一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雅礼中学的雷建军书记在报告厅作了一场《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变与不变》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分享了雅禮中
【摘要】绘本,作为比较适合低年段阅读的一种文本,在学生的阅读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学校层面对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方法指导?如何在学校或班级中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养成自主阅读绘本的习惯?……这些问题,笔者一直在探索,力求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能有方法、有收获,享受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绘本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们的爱好广泛。他们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读和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础。通过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加深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核心素养下阅读滋养习作的策略,旨在为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滋养;习作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习作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摘要】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小学生为了迎合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而自发加入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小学生来讲,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对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有利于引导和管理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策略。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策略
【摘要】从古至今,古典诗词都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小学语文学习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古典诗词诵读也是多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研究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诵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质量,给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诵读;
【摘要】德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成为德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德育手段,而且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已经开始渗透德育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德育在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巧妙渗透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促进德育工作长效运转。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工作;課堂教学  在学校办学的过程中,德育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求德育工作者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自主地做好德育工作。而新时期这一责任与义务具
【摘要】经过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的现代化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育评价机制也得到了完善和优化。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离不开班主任的悉心管理和指导。作为班主任,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其班级管理的质量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展。本文探讨了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措施,并提供指导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创新实践。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措施 
【摘要】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网路信息、大数据等技术的到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方法和手段紧跟着科技步伐。同样,学校田径训练的教学方法也在变化着,传统的训练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运动员训练需求。因我校是市级田径传统项目的农村学校,本文结合学校田径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看”“思”“练”田径训练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尝试,“看”“思”“练”田径训练的教学方法,它以其新颖的训练方法吸引着我们教师和运动员
【摘要】家访工作一直是老师了解学生情况的一项重要手段,亲身到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中,感受学生的点点滴滴,才能更好地采用教育手段,让学校教育能够更加合理,而且是有根据、有高度。作为青年教师,社会经历浅,深入到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快地熟悉學生,更合理地制订出教育方法,更深入地理解新时期的师德内涵。  【关键词】家访工作;青年教师;正确师德  “家访”对于一名老师,是一个熟悉的名词,
【摘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每位后进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问题,这更需要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更需要班主任耐心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解决问题,让他们得到改变与成长。  【关键词】爱心;耐心;信心;后进生转化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