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交通网络综合应急能力评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道路交通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交通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降低交通网络脆弱性,提高交通网络运营效率,构建了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综合评价体系.以公共安全三角形模型为基础,从4个维度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每个指标的权数,综合专家评分并应用模糊数学对5个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结合各城市交通事故数、万车死亡率和直接经济损失验证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灾害承受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和道路交通网络基础等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为提升交通网络的抗干扰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以商用A356铝合金为对象,研究铸造方式(金属型铸造、液态挤压铸造、半固态挤压铸造)对其组织、热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液态和半固态挤压铸造显著减少铸造缺陷,提高合金的致密性.其中,液态挤压铸造制件相较于金属型铸造晶粒明显细化,共晶Si相从粗大的板条状转变为长杆状,合金抗拉强度由179.930MPa提高到209.446 MPa,伸长率从3.19%提高到6.93%,硬度(HB)由55提高到64,热导率由150.064 W/(m·K)升高到153.072 W/(m·K);经半固态挤压铸造后,初生α-
倾转铸造生产ZL107铝合金进气管及用ProCAST模拟发现铸件上多处出现了缩松、缩孔,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模具预热温度、浇注温度、倾转速度、浇口杯预热温度对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影响.结果 发现,影响顺序为模具预热温度>浇注温度>倾转速度>浇口杯预热温度.最优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740℃、上下模分别预热400℃和350℃、倾转速度为9.0°/s、浇口杯预热温度为300℃.对厚壁部位进行激冷、修改浇冒口结构并保温处理后,数值模拟发现优化后铸件的凝固顺序合理,缩松、缩孔消失,并进行了实际生产验证.
艺术铸造是一项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工程,3D技术对于艺术铸造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说明了3D技术的含义,重点讨论了我国艺术铸造行业的现状及3D技术的应用,并指出了3D打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采用观察法和试验法,介绍了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出土编钟复原铸造过程中的合金配比、翻制模型、修调蜡模、把控熔炼、刻凿锉磨等技艺与其精准发音的关联性,对研究中国青铜乐钟的型制尺寸、发音机制、调音方法以及双音铸调技术具有实践意义.
研究了Al-10Si-0.3Mg铝合金压铸过程中不同浇注温度对其组织演变及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浇注温度为650℃时,合金的力学性能与热导率最优.随着浇注温度升高,合金冷却速率减小,一次枝晶和二次枝晶间距增加,初晶Si及α-Al的尺寸增大,强度下降;气孔数量增加,有效导热面积减小,热导率下降,合金断口中韧窝数量和尺寸减少,从而使合金的塑性降低.
介绍了AlSi10MnMg合金试棒进行固溶和时效T7热处理,通过Minitab试验设计和响应优化工具得出热处理工艺参数与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模型以及最优热处理工艺参数,并通过高真空压铸汽车横梁结构件的本体切片验证,确认最优参数组合的有效性.
为全面认识2018—2020年我国学者所发表国际安全期刊论文的研究态势,以23本国际权威安全科学期刊为样本,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采集了2018—2020年有我国学者参与的2510篇论文.使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采用BAT和VOSviewer分析工具,对采集的样本数据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空间分布、作者分布和热点分布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018—2020年间,我国安全科学的研究产出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学者的论文总量占23本期刊论文总量的28.39%;在期刊维度上,
针对当前移动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预警效果差等问题,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提出基于演化博弈的移动网络舆情主体行为策略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监管者-运营者-使用者三方博弈模型,探索各主体的稳定状态.结果表明,建立政府各级各类官方微信公众号、加强对高频高流微信公众号的引导和管控、提高网络舆情分析预警能力都对网络舆情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具有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和政治事件等重大事件会对股市产生极端冲击,为探究极端冲击和非对称效应对股市波动率预测的影响,对GARCH-MIDAS模型进行改进并探究改进后的模型能否提高股票波动率的预测性能.以上证综指数据样本为例,运用滚动时间窗的样本外预测方法和MCS检验,探究同时包含极端冲击和非对称效应的GARCH-MIDAS模型的预测性能.样本内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和极端冲击且负极端冲击的影响大于正极端冲击;样本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损失函数条件下,MCS检验的结果显示在长期项和短期项中均考虑极端冲击和非对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深入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选取2003年—2019年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986篇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研究历程进行梳理和剖析.该领域的研究可划分为研究初期、研究中期和研究现阶段.研究初期重点针对“非典”疫情及对应急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中期主要集中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