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海口市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游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了对该人群的呼吸系统的心肺机能、血液循环系统的血压和脉搏、运动系统的骨骼和肌肉、神经系统以及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该运动项目有助于提高心肺机能、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增强骨骼强度和韧性、预防骨质疏松、增加肌肉力量、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游泳运动;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海口
  游泳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项大众体育项目该项运动。该项目对性别和年龄的要求较低,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它被称为最好的一项健身运动,可使身体各个器官或系统得到锻炼,同时还可锻炼人的意志。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四面环海,在海南各高校中游泳课作为必修课,直接与毕业证挂钩,它也属于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之一。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等三所高校学生关于游泳运动对其各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对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游泳运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旨在让人们更加了解游泳运动,更加了解该项运动的健身价值,更多参与课外游泳运动,使更多的人们爱上游泳,爱上运动。
  一、研究内容和意义
  (1)研究内容。从游泳运动概念和起源出发,对海口市三所高校学生参与课外游泳运动现状进行调查,从中抽取100名经常参与课外游泳锻炼的大学生,对其身体指标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的骨、关节、肌肉,心血管系统的血压和脉搏,呼吸系统的心肺机能,以及神经系统和学习生活状况、精神状况等方面进行对比与分析。(2)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让人们更加了解游泳运动及其健身价值,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外游泳运动中。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100名经常参与课外游泳运动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第一,文献资料法。通过各高校图书馆搜索相关资料,同时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游泳运动大量相关资料,为研究提供坚实理论基础。第二,访谈法。按访谈提纲对经常参加课外游泳运动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并做详细的记录。第三,对比分析法。经常参加课外游泳运动的100名大学生作为试验组,100名不参加游泳运动的学生为对照组,经过一学年的跟踪,采集相关数据,并对两个组别进行对比分析。第四,数理统计法。对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 17.0和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第五,逻辑分析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游泳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对骨的影响。游泳运动一学年以后对骨质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明显提高了骨质密度的占78.8%,没有变化的占21.2%,没有人认为降低了骨质。从这些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游泳运动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提高骨量储备,起到预防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运动可以促进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增加从而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游泳运动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项目,通过全身肌肉和关节的活动以及水压产生对骨的机械应力,从而刺激了成骨细胞的活性。大学生处在骨骼发育末期,游泳运动则对该时期的骨骼起到塑建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骨骼强度,积累更多的骨量。对成年的骨骼,则能够促进骨的重建,进而促进骨的形成增加和骨矿物质沉积,减缓伴随增龄而发生的骨丢失;游泳运动也可以刺激性激素等一些激素的释放,通过调节内分泌作用于骨。此外,该运动还能促进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加骨的血流量,促进骨的形成,提高骨量的储备,起到预防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作用。
  2.对关节的影响。游泳运动中,身体各关节都要参与进来,长期进行游泳运动,一方面可增强关节囊周围肌腱、韧带的延展性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进而增大运动幅度。另一方面使关节囊周五肌腱、韧带增粗增厚,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增强,从而增大关节的稳定性。
  3.对肌肉的影响。长期进行游泳运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肌纤维、肌腱增粗,周围结缔组织增厚,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中线粒体增多;肌纤维中肌糖元含量增多;肌肉里毛细血管增多,肌红蛋白含量增多;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增加,肌力增大;肌肉表明和肌肉之间的脂肪减少;动员肌纤维参加活动的能力增强。
  (二)游泳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1.对心脏的影响。体力的大小,除了和肌肉发达程度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决定与他的活动时身体每分钟摄取的氧量,摄氧能力的高低是与心脏能力的大小成正比的。参与游泳运动时人在水压的作用下,四肢的血液回心量增加,心搏频率也随之增加。长期参与游泳运动,可导致心脏体积呈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心脏收缩更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的血量增多,安静时则心率缓慢。对于经常参加游泳的大学生们来说该运动项目有利于保护心脏,长期进行游泳运动的人冠状动脉发达血流量充足,保证心肌的正常运作,可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2.对血液循环的影响。经常参加游泳锻炼能加快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调整全身血液流分布,消除淤血现象。游泳时上下肢交替运动,收缩放松,有力的驱使静脉血回流,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和盆腔淤血,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大运动量的游泳活动,还能提高血液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液内纤维蛋白凝固,对预防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游泳活血作用的一个表现。
  3.有助于改善血管类疾病。游泳运动时,身体悬浮在水中,动作可缓慢进行,有利于心脏高效工作。此时,由于皮肤接受到冷的刺激,会导致皮肤血管的急剧收缩,大量血液被送入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这时内脏器官血扩张,稍后不久,皮肤血管又扩张。血液又由心脏流入身体表面,皮肤血管的一张一缩,使全身血管得到很好的锻炼,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血管体操”。经常参加游泳运动能有效增强血管弹性,增加供应心脏血管数量,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同时也增加了血液脂肪量,有效加快胆固醇的分解,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和血管壁的沉积。这些变化可以延缓血管弹性的减弱,对防止或减轻动脉硬化极其所造成的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都有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三)游泳运动对呼吸系统影响
  长期参与游泳运动能使胸围加大,呼吸深度加深,安静时呼吸频率降低,膈肌的收缩和放松能力得到提高,肺活量得到提高,肺通气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氧极限增大、负荷氧债的能力增强,机能储备力增强,能够适应和满足强烈运动对呼吸系统的要求。
  (四)游泳运动对其他方面影响
  1.水中与陆地运动受伤率比较分析。通过对水中游泳运动和陆上运动受伤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体在水中运动受伤率较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陆地走进水中进行体育锻炼,享受游泳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资料显示,游泳运动是各体育项目中运动受伤率最小的项目。美国健康专家也认为:许多运动项目都会给机体造成劳损或损伤,但是,游泳运动则是劳损和损伤率最低的体育运动。
  2.改善心理状态方面。游泳运动是一种社会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参加游泳运动的大多数是结伴而行。有利于培养人的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能力。经常参加游泳运动的人能很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游泳活动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当大学生们为功课、学业而发愁时,表现出了种种不安(焦虑、忧郁、浮躁等)时,只要到水中游上几趟,通过水流对人体的摩擦和冲击,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按摩方式,使人恢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3.生活学习质量方面。关于游泳运动是否能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部被调查者都认为游泳可以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游泳运动即可以集体享受,也可以独自享受;即可以交友又可以玩游戏,“水的环境”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使普通人享受到类似宇航员失重的感受,即健身又娱乐、其乐无穷。
  四、结论
  (1)游泳锻炼有助于促进骨密质增加,促进钙、磷营养元素吸收,促进骨的形成,提高骨量的储备,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关节灵活性、稳定性;使肌纤维、肌腱增粗,周围结缔组织增厚,肌肉体积增大、肌力增强。(2)游泳锻炼使心脏体积增大,收缩有力,安静时心率减慢,保护心脏,预防冠心病。(3)游泳锻炼加快血液循环,调整全身血液流分布,增大回心血量,预防血栓。(4)游泳锻炼使胸围加大,呼吸加深,安静时呼吸频率降低,提高肺活量、肺通气量。(5)水中运动受伤率较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游泳运动。(6)游泳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有限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7)游泳锻炼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张月芳.运动人体科学基础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吉光.游泳竞赛规则演变与游泳运动发展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
  [3]王恩斌.影响我国男子游泳发展的因素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
  [4]戎淼锋,赵验生.浅析游泳运动与减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6)
  [5]魏星临.游泳运动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J].科学与财富.2012(3)
  [6]罗曼,高松.佳木斯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调查分析[J].华章.2012(9)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爱的课堂尤如无水的沙漠”。充分发挥小组交流与合作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敢问善问,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关注和激励学生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这使得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了种全新的教学境界,使学生越来越愿意学习,使学生
期刊
犹太民族是公认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他们很会做生意。犹太人说,这世上卖豆子的人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都不必担心豆子出去。想想看,如果让你卖豆子,你会有些什么办法?为什么犹太人不必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呢?
【摘 要】 目的 分析不同胰岛素促泌素对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有100例,对Ⅰ组患者采用的胰岛素促泌剂为瑞格列奈,Ⅱ组患者所采用的胰岛素促泌剂为格列美脲,两组患者维持治疗,6个月以后重复对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OGT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胰
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这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让我们的教师举起诗歌这盏照亮灵魂的火炬,给我们的儿童和少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等.如何践行课标精神以达目标,提高学生写作水
期刊
本文认为藏区双语教学应该从幼儿教育开始,尤其是从双语与母语的交叉学习开始.针对当前甘孜地区的幼儿园双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重点探讨了幼儿园双语师资、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全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全新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是在对教学环境中的探究活动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
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人类的心声,节奏感作为组成音乐、给予音乐灵魂的关键,一直以来成为音乐教育者教育孩子的重点难点.本文紧扣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小学生成长
新课程理念认为,知识呈现出的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机。因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