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及物业税调控问题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d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呈现出来的地价、房价过高以及市场过热等现象,都与现行房地产税税费复杂、项目繁多有关。本文利用贵州省2000年—2009年数据对我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存在税收负担率较低、税基狭窄、计税依据不合理等问题。我国可以借鉴外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的做法,在房产保有阶段逐年收取物业税。另外,笔者认为物业税的根本作用不是调控房价,而是发挥完善财产税制,从而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房地产税;物业税;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0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23-03
  
   随着城市化及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区域性房价飙升、投机购房过热等现象。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远超居民收入增幅。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呈现出来的地价、房价过高以及市场过热现象,都与现行房地产税税费复杂、项目繁多有关。
   一、房地产税负分析
   现行房产税制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几大税种。其中,契税为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为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土地增值税为房地产流转环节税收,而耕地占用税是带有“费”的性质的一项税收。现行房地产税收体制在保有环节税种少、优惠多、税负过轻。相反,在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种较多。
   1、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实证分析
   在房地产保有环节中,现行税种非常少,主要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名义税负明显偏低(房产税按房产计税价值*1.2%;城镇土地使用税(贵州省)按4元/平方米),且免税范围极大:对于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居住用的房产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这些优惠政策是国家低工资制度和福利房制度的背景下制定的,住房被当做一种潜在福利,作为工资以外的以低付租费的方式给予居民的福利。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居住行为基本无税负状态,使得房产在保有环节税负较低。用贵州省2000年—2009年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与相关房地产市场价值进行比较,相关结果见表1。
   从上表看出,房地产进入个人消费的10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保有环节的税收也在增长。房产税收入从2000年的27256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74260万元,增加近1.72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0.5%。但其增长相对于贵州省税收收入的增长(从2000年的669967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3117071万元,增长3.65倍)来说,明显滞后于房地产发展的速度。城市土地使用税的规模也一直很小,由于2006年出台了新的征收规定,2007年增长了63.4%,在之后两年中持续快速增长,对房地产经济过热发挥了一定的降温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房地产业飞速发展,10年中,保有环节税收不断增加,保有环节的税收负担率从0.197%增长到0.633%。,但与以保有环节税收作为地方政府主要财源的发达国家(美国各州有效税负率为1%—2%之间,法国为3%,德国为1.4%—1.5%)相比,我国保有环节的宏观税负水平还很低。[1]2009年贵州省保有环节税收占地方税收收入的2.38%,在提供财源方面发挥作用很小。
   2、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负分析
   据统计,房地产交易环节总体税负相当于销售收入或经营收入的23%左右,名义税负明显偏重。另外,在房地产转让行为中,购买方除了要缴税,还需支付名目繁多的地方性收费,这些税费被摊入房价中,由购买者通过购房一次性支付,以上种种导致我国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税收成本过高。而在房地产保有环节,经济风险过低,增加了房价提升的预期。应对房地产税制的种种不足,部分学者提出在保有环节征收统一的物业税,把居民自用的房地产纳入征收范围,扩大税基、增加地方政府税源。
   二、物业税的提出及作用分析
   200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2006年10月,物业税开始模拟评税试点。2009年5月,国务院又提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这次国务院正式将物业税改革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这里所说的物业税即指房地产税,在不同国家、地区,其具体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房地产税”,有的称“不动产税”,主要是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按当年的房地产评估值的一定比率征收税款。开征物业税的目的是在优化税制的同时,调控房地产市场,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公共服务,最终建立健康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物业税的税制设计除了兼顾政府收入,纳税人的承受能力也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关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物业税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合并,转化为在房产保有阶段逐年收取的物业税。其中房产税和城市土地使用税是现行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增值收益,对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收,以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税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因其计算繁琐,征收成本大,并且增值额多发生在保有环节,拟将其并入物业税。
   不应赋予物业税太多功能,有学者[3]提出:物业税是对财产存量的课税,针对的是土地价值、房地产价值,以财产的持有为依据,而不是简单的“税金合一”、“三税合一”、“化整为零”。物业税并不以降低房价为目标,也不以抑制开发商圈地、降低开发门槛为主要内容,而是一种单纯的政府公共服务价格。许多学者(吴俊培2004;钟晓敏、叶宁,2005等)建议把土地出让金并入物业税。这样的做法混淆了税、费的概念,无法体现基本的国有土地所有权。取消土地出让金制度,土地的招拍挂应和交易方式将被取消,政府该如何分配土地资源?免费供应还是实行年租制?势必滋生更多寻租,降低公共资源的分配效率。笔者认为,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作用有限,但可以发挥调节资源配置和贫富差距的作用。
   1、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作用
   笔者认为从整体上看,开征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影响不大,原因如下:
   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决定其价格的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造成目前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供给小于需求。住房的需求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性住房需求,另一部分是投机性的购房需求。消费性住房需求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解决;而投机性需求波动性极大,不可能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来解决。目前房价暴涨的根源主要是投机性需求引起的。[4]物业税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一方面,对于投机炒房者,开征物业税使保有阶段的成本增加,使其放弃长线投机,但短线炒作的物业税成本比较小,因此对短线投机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物业税的税负存在转嫁的可能,[5]税收负担只要是能转嫁出去,就不会降低投机性需求。这样,税收调控市场的链条就会断裂,就无法通过保有环节征税来影响房地产价格。
   “将土地出让金也并入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也不会明显。[6]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存量规模,物业税征收势必会产生对老房与新房的区分对待。为减少改革阻力,在改革初期,对于“老房”实行老办法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样必定要对已形成的房地产价格及新开征房产税率换算,然后形成新房价,此时的房价下跌只是税费分期交纳导致的名义房价下降,并不是房价的真正下跌。
   从国际经验来看,征收物业税的主要目的不是调控房价,而是支持地方税收、调节贫富差距。实际情况是很多发生过房地产泡沫的国家都开征了物业税。一个例子是韩国卢武铉时期(2003-2007),政府寄希望于通过开征高房地产税负抑制房价攀升,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想效果,还使老百姓买房难、养房更难、怨声载道。另一个例子是美国各州于18世纪末陆续开始征收物业税,到19世纪中期各州普遍开征物业税。据统计,扣除通货膨胀,从1997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就上涨了57%,这一举措并没有改变房地产价格的波动。[7]经济学家陈志武表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泡沫,而这些国家均有完善而悠久的物业税制度,可见这一税收对于平抑房价作用有限。
   2、调节资源配置,降低住房空置率
   通过优化物业税税制设计,可以降低住房空置率,增加房地产供给。很多新开发小区建成后入住率过低,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大量住房需求无法满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期建设32平方公里的康巴什新区,目前只有人口2.8万,被某媒体戏称为“鬼城”。住房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加剧了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难的问题。在国外,日本对闲置土地的所有人征收特别土地保有税;奥地利征收闲置土地价值税,并采用较高税率;韩国征收土地超额增值税,专门对纳税人拥有的闲置土地或非营业用地的增值征税;我国台湾地区征收荒地税、不在地主税、空地税(按该宗土地地价税的3.5倍征收),这些税都是带有对土地闲置惩罚性质的特殊性土地税。更有甚者,香港的差饷税大大降低了住房空置率,绝大多数业主为了避免空置房屋,宁愿将空置的物业低价甚者零租金出租,差饷税的作用可见一斑。综上所述,我国可以通过优化物业税的税制设计,对闲置的土地和房屋设置高税率,以减少住房空置现象,盘活二手房市场,增加住房供给。
   3、物业税是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税种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很大,据统计,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2000年开始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2004年达到0.46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贫富差距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必要因素。在税收方面,调节贫富差距需要建立一个完(下转5页)(上接24页)整的税收体系,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保税、财产税等。其中,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属于调节当年收入流量的税种,而财产税(物业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属于调节财富存量的税种。由于物业税是对生者而非死者私人财产征税,所以物业税较之遗产与赠与税是更为主要的财产税税种。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城市居民80%以上的住房实现了私有化,更有一些高收入群体已将购买住宅作为保值投资的重要手段。可以说,住房占有量的多少已经成为区分贫富差异的一个重要标准。[8]房地产作为财富存量,其价格是普通居民年收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此,物业税可以根据一般性住房和别墅、第一套房和多套房制定不同税率,同时对保障性住房免征或少征来调节居民财富存量。让拥有财富多的富人多缴税,拥有财富少的穷人少缴税,从而减少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 吴腾.浅谈我国房地产市场税制改革—基于税负转嫁与税负合理分配的分析[J].新疆财经,2010,(04).
  [2] 王锦秀.浅析物业税改革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0,(14).
  [3] 杜东华.试论开征物业税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9,(05).
  [4] 安体富、杨金亮.厘清开征物业税的若干理论问题[J].铜陵学院学报,2010,(03).
  [5] 周莉、张超.物业税对抑制房价上涨的效应分析[J].新疆财经,2010,(03).
  [6] 倪维栋.谈物业税的开征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23).
  [7] 张健华、熊鸳.对我国开征物业税问题的思考[J]金融发展评论,2010,(04).
  [8] 张玉霞、于吉辰.我国物业税开征的必要性及其影响[J].科学与管理,2005,(03).
  [9] 韩德军.物业税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政策选择[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农业园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我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出现了服务于城市的城郊型农业园区。通过对浙江东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提出适合城郊型农业园区建设的要点和模式。  关键词:农业园区;城郊型;模式  作者简介:张雷珍(1968-),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3;S-1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垃圾定价收集和处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越来越普遍,然而在垃圾需要收费的情况下居民素质不高可能导致非法倾倒垃圾。一些研究表明,押金退款制度,可以起到像垃圾收费一样的作用,并且不会产生非法倾倒垃圾的问题,使得产生的垃圾达到最佳数量。即便是在受约束条件下,押金退款制仍是很理想的。本文结合我国现状,联系理论,并提出促进城市垃圾减量的经济管理政策,以完善当前管理体系。  关键词:约束最优;押金退款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这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形式单一,给保值增值与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从历史角度看。任何国家要成为世界强国,在国际上有充足的话语权,其既要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还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则体现在其货币的实力——成为世界货币。因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现
期刊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于引导我国民间借贷步入正规金融轨道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其自身特殊性,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制度。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分析;监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67-03  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2005年,
期刊
摘要:从外部性和公共品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其本身具有正外部性,且对其消费时不具有严格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所以应该由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出主体。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破坏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央财政在生态转移支付方面,并没有完全体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是仅仅就其经济状况来确定其转移支付额度;同时,各省之间的生态转移支付实践较少。  关键词: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功能区划;一般
期刊
摘 要:低碳经济的诞生,催生了低碳旅游的兴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低碳旅游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的研究背景,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三轮驱动模式: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政策。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政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作者简介:沈中印(1975-),男,河南商丘人,
期刊
摘 要: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消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以及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止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30446.74亿美元。庞大的外汇储备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本文通过运用Frenkel的双对数模型对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外汇储备的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1
期刊
摘 要:通过并购还是内生式增长来扩大规模,提高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常遇到的困惑之一。一般情况下,当宏观经济处于增长期,则行业发展趋势向好,企业并购比较容易成功;当宏观经济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行业竞争加剧,并购则难以成功。经济转型将会使不少行业的发展趋势受到影响,从而会加大并购成功的难度和风险。  关键词:经济转型;并购;经济周期;行业趋势  作者简介:汤幼平(1963—),武汉大学社会保障
期刊
摘 要:作为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耐克不仅创造了不朽的销售神话,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了“挑战、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强化和改变了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品牌文化传播的角度,以耐克公司的经典广告为案例,着重阐述了广告的文化属性以及广告在品牌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期对中国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品牌文化;品牌传播;广告;耐克  作者简介:朱相平(1970-)
期刊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珠三角等地区农民工大量聚集的地区,历年的“退保潮”引起人们对这个特殊群体养老难题的思考。本文从农民工自身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理念在现阶段与其观念、收支状况等并不契合,拒绝参保和退保都是农民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做出的理性行为。因此,目前阶段,强制农民工参保是不适合的,而应该从建立灵活缴费机制和完善转接制度入手,鼓励、吸引农民工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