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政治课在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学困生”的转化是班集体建设和学校教育工作稳步推进的重中之重。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转化学困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师生情感的交往,树立信心,引发求知欲,促其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学困生 高中政治课 成功转化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见到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我们把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能否转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乃至一位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
  学困生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学困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学困生,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根据成功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大量存在和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以往我们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成绩的提高,所以只重视文化课的辅导,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成效不大,而且易出现反复。我认为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从心理(内因)上去分析他们为何成为“学困生”,然后利用政治课的优势对其施加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成功转化。
  一、分析“学困生”的心理(内因)
  在平时的谈话和交流中,学困生常有这样的心理。
  (一)“初中的时候(高一的时候)××科就很差。”这是我问“为什么学不会”时,大多数“学困生”挂在嘴边的话。以前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导致了不好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产生的影响在心中越积越多,形成阻碍进一步学习的心理阴影,使学生一看到这一门科目就心生恐惧。
  (二)“我不学习也有工作。”这是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的想法。这部分学生家境优越,吃穿不愁,没有生活负担,没有升学压力,在学校无所事事,“苦等”毕业。
  (三)“上大学也一样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些家境不太富裕的学生的想法。近年来,大学普遍扩招,就业成为难题。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原本希望靠着孩子考上大学光耀门楣,改变现状。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这些学生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动力。
  二、运用思想政治课实施“学困生”的转化(外因)
  (一)对“学困生”形成正确的心理认识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的态度会对“学困生”的教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上、道德情操培养上落后于其他学生,但他们同样是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教师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头脑冷静,有针对性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困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走出后进行列,不断提高。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成为学困生的良师益友,让学困生有学习的榜样、前进的方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学困生”转化的关键。
  (二)注重政治理论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实践
  1.教育“学困生”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身的问题。针对上文提到的多数“学困生”认为以前学不好所以现在也学不会的思想,政治教师可用哲学中运动发展的原理教育学生: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应该为自己成绩落后积极寻找原因,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为失败寻找种种借口。实践经验表明 ,多数“学困生”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2.对“学困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据我了解,“学困生”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多数很有自尊心也有集体荣誉感,这是他们成功转化的前提。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之前,可以先从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出发,激励他们爱自己的班级。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进而改变学生消极的人生观。
  3.把学科知识点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与学生一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提高学困生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各种因素,大部分学困生都对社会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要改变这些错误认识,单靠课堂理论的引导作用并不大,这就需要让他们提前“走进”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教师可提前布置好课题,做好组织安排,并把调查研究的结果,通过倡议书、建议书、调查报告等形式向政府、社会、学校献言献策,这能有效增强“学困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辨别是非能力。
  总之,教师要运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优势,特别要注重实践性,使“学困生”在实践过程中领悟法理,受到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及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抛弃不健康的认识,完成转化,并健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
  [2]陈忠杰.问题与问题的解决——思想政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肖川.教育的理念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
  [4]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 钳工是机加工中唯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是各类机械加工的基础。钳工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本文主要结合我校机械专业目前所进行的钳工实习谈谈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中职钳工课程 项目化教学 实施过程    为了强化中职钳工课程的教学,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毕业后的适岗能力,我校借鉴“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在钳工课程教学中
一、导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我们课题研究组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把这些理论在教学中加以引用,并力求从中找出带有普遍的规律性的问题予以总结,予以归纳,供大家参考。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深入学习相关课程理论、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一些专家、政治课教学名家的课堂教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所启发。  二
摘 要: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淡化知识,就是要在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法的基础上,来重新审视知识,抛弃那些无效知识,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追求知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历史与社会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效能感。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程 历史教学 淡化知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是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认知与建构”的过程,教学目标追求的是“认知与情意全面发展”等现代
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历史性,不同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但政治课又是十分重要的思想类素质教育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性。那么,中职政治课教学的创新可以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呢?下面我根据专家和同行已有的经验,以及自己的体会,谈谈想法。  一、中职政治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必须有时代性。  政治课教学应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新时期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以和谐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是肠产毒性大肠杆(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分泌的一种热不稳定肠毒素,LT是由一个具有毒性的A亚单位(LTA)和形成环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重要的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思品课就担负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使命,它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有实效,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高低。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力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地理教学实践的角度论述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环节,目的是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来使学生形成认识独立性,发现科学结论和行动方式,提高其解决地理问题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基本环节 困难 解决途径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J.J.Schwab)倡导 “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和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