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错误的方法引导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教学活动也由原来的满堂灌方式向多样化教学方式发展。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题本;细节;创造性教学
  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一贯是这样做的:在做错的题上打上“×”,再附上那个两个字“订正”,或者不问青红皂白的批判,导致学生不知其所以然,慑于老师的权威。一些同学只好偷偷借来别的同学的作业抄袭,敷衍老师,问题始终没能解决。时间一长,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更是无所适从。长此下去,学生就听不懂老师讲什么,慢慢地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学生题目做错了,会让我们懊恼不已,但是作为老师就应该更加努力地为学生去寻找另一扇开着的窗。
  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不能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老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
  一、建立“错题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百分之百的学好,但事实上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掌握。作为老师,我们最重要的应该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错题本,深切感受到错题本的好处。它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又是老师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错题本无疑给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有错必究、有错必改的好机会。
  反思教学要求老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勇于反思,善于反思,从而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完善我们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难免的。通过制作数学“错题本”,让老师明确每个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缺憾的地方,从而检查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错题本这一资源,让“错题”成为“开启智慧的宝贝”。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本,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对问题要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预防,慢慢积累成经验,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错题本”的间接反馈也成了老师教学的“好帮手”。间接反馈是指老师从学生听课的表情、姿态、动作或课堂发言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察言观色”获得反馈,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老师要在课堂中及时抓住问题,因势利导,才能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精当讲评,在薄弱处重锤敲打,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踏实而深刻,老师的教学就会丰硕而实在,真正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
  二、关注细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学生在作业中产生的错误也是这样。我们既要看到消极面,也应看到积极面。第一,从老师角度看:认真剖析学生的错误作业,了解学生错误作业的原因,有利于老师认识学生思维的特点,有利于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而调整教学方法。第二,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改正错误作业之后,获得正确知识比直接获得的认识印象更深刻;从错误作业走向正确作业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错误作业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和责任心培养的生动教材,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毅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因此,学生出现错误作业,老师不要过分责备,而应发现问题,改善教学。
  三、创造性的教学,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
  要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首先要从改变老师的定势思维开始。老师的教学具有创造性,老师预设的题目具有创造性才能让学生走出定势思维。我们可以通过试卷的拓展题的命题着手,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出一些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四、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错误,掌握新知
  老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预测出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学生初学“乘法分配律”的时候,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必要时老师可以通过边演示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定律。在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后再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掌握运用定律。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捕捉学生的错误,让错误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某些学生的错误往往是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素材,通过分析讨论,找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巩固旧知,掌握新知。
  五、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检查方法
  学生如果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能及时的纠错,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特别是中年级学生,他们检查也只是从头到尾囫囵看一遍,即使有错也发现不了,主要就是学生不会检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检查方法。
  圈一圈、读一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第一次读题时圈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带着问题再去读题目。经过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有好一部分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犯“一字之差”引起的错误了。于是,在课堂上,老师又及时表扬与鼓励。在榜样的带动下,更多的学生比以前更仔细了,错误更少了。
其他文献
【摘 要】书画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实践性。针对农村小学美术社团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挖掘本土资源、开发乡土课程”等形式丰富的社团教学策略,试图为提高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美术素养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小学;书画社团;乡土课程;教学策略  书画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是美
【摘 要】“实践与综合应用”以其鲜明的综合性、实践性、体验性、创新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要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以及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数学核心素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因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与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还是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情境;思想感情;审美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但重视写字技能的教学,而且更进一步重视学生写字情感态度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而当下小学写字教学中的高耗低效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本文尝试从写字初始阶段的低年级入手,重视在写字教学中渗透“语文味”,通过感受汉字的美感,挖掘汉字的意趣,品味汉字文化,把一个个汉字变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通过汉字字理,以编故事、猜谜语等形
【摘 要】现在的小学生讨厌作文,惧怕作文,甚至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学生作文兴趣缺乏的原因,并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摸索,找出应对的措施,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行动,以消除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学生作文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作文是学生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现实生活的纪实叙事,还是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都只能
摘 要:前置性作业,又被称为前置性学习,它是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在学生学习新课之前,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浅谈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时的三个策略:因“则”而行,因“课”而异,因“材”而教,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是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倡的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教师将教学内容
【摘 要】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能促使其不断自我完善,促进其专业发展。本文立足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和职业认同对其专家知能影响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调查和案例研究结果,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深层认同和表层认同对其专家知能发展的影响关系做了不同分析,并对小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家知能的影响路径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
【摘 要】英语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零敲碎打,毫无章法”,对词汇教学缺乏了解和研究,导致词汇教学收效甚微。本文以“研学后教”、“建构主义”和“王初明教授‘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等理念为指导,主要探讨在F.M.A.T模式下,如何提高课堂词汇教学的成效,促进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F.M.A.T模式;词汇教学;应用成效  著名学者D.A.Wilk
【摘 要】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德育应该成为早期教育课程对话的一部分。教育所有的活动都有其道德含义,小学所有的课程都蕴含着道德的深意。然而,这些德育资源都需要经过学生亲自体验、理解和实践,才能将德育融入自己的生活,在面临不同道德情境时做出及时、合适的行为举措。因此,探索解决德育问题的对策,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德育;
【摘 要】小学语文儿童诗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实际和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要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写,以提高学生读诗写诗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创作的乐趣,掌握创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诗;素材;百家诗  诗歌是文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