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对课堂结尾不够重视,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品德课堂最后八分钟这一教学环节十分重要,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的妙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运用总结归纳、鼓励思考、回味无穷、放松情绪等原则,结合课堂实际采取一些恰当的结尾方式,力求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
【现象透析】
镜头一:外出听某优秀教师的“科技造福人类”结尾8分钟
1.请学生观看视频《未来科技生活》并谈感受。
2.展示学生自己做的科技小制作的照片,谈制作设想。
镜头二:604班我的“科技造福人类”课尾8分钟
1.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请生翻开书本,完成31页的“体验园”的练习。
反思:
镜头一中的结尾真好!至今让我回味无穷,老师巧妙设计看视频的环节,短短一分多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了科技对于我们未来社会的影响,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科技小制作的设想,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在交流中复习知识。这样既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又在交流中学习,学得是那么轻松和快乐。在铃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遨游在品德的海洋中。
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结尾,千篇一律地问孩子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每次都是这样的结尾,相信孩子们早已厌烦。这样的结束方式是否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系统呢?答案肯定是不能的。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小小的结尾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败笔。如果你随意对待课堂后八分钟,学生就会养成随意的习惯,前面再精彩,你的课堂也是无效的;如果你在课堂后八分钟留给学生精彩遐想,学生就会对你产生敬仰之情。
基于以上认识,要是巧妙地设计后八分钟,与课前相呼应、有始有终,不仅可以对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因此设计好品德课堂后八分钟这一教学环节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的妙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直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实践策略】
鉴于对上述课堂后八分钟教学“增值”作用的认识,笔者认为在一节品德课的最后,能否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巩固新的知识内容、能否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小结、能否对下一节课知识体系有新的预设、能否让学生在思维上有新的升华,这是设计品德课堂后八分钟这一教学环节的几个思考着力点。因此,笔者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恰当的结尾方式,使数学课堂教学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具体操作如下:
策略一:板书归纳式结尾,及时梳理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课堂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以后回忆的效果高出四倍。小学品德课上,一节课的知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每当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最好能归纳出这节课的要点,以此来帮助学生复习,梳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而教师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归纳总结方式就是板书归纳。
(一)内容要点式板书
内容要点式板书是把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与综合,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出来,以此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它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和关键问题,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教师在课堂结尾时梳理、归纳,使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完整、系统。
如教学五年级(下)《高峡出平湖》的第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如右内容要点:课堂快结束时,笔者结合此板书,帮助学生再次了解三峡工程在发电、防洪、航运、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进一步了解这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偉大工程,是祖国建设的一项伟大成就,从而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二)关键词语式板书
关键词语式板书,是教师在对讲授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或者总结出一些能准确反映出讲授内容的词语,在讲课时分区域、按次序地写在黑板上。课堂结尾时,老师再通过用简练的语言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关键词式板书,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如教学四年级(上)《漫话邮政》的第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关键词语式板书:
漫话邮政
安全
【现象透析】
镜头一:外出听某优秀教师的“科技造福人类”结尾8分钟
1.请学生观看视频《未来科技生活》并谈感受。
2.展示学生自己做的科技小制作的照片,谈制作设想。
镜头二:604班我的“科技造福人类”课尾8分钟
1.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请生翻开书本,完成31页的“体验园”的练习。
反思:
镜头一中的结尾真好!至今让我回味无穷,老师巧妙设计看视频的环节,短短一分多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了科技对于我们未来社会的影响,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科技小制作的设想,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在交流中复习知识。这样既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又在交流中学习,学得是那么轻松和快乐。在铃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遨游在品德的海洋中。
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结尾,千篇一律地问孩子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每次都是这样的结尾,相信孩子们早已厌烦。这样的结束方式是否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系统呢?答案肯定是不能的。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小小的结尾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败笔。如果你随意对待课堂后八分钟,学生就会养成随意的习惯,前面再精彩,你的课堂也是无效的;如果你在课堂后八分钟留给学生精彩遐想,学生就会对你产生敬仰之情。
基于以上认识,要是巧妙地设计后八分钟,与课前相呼应、有始有终,不仅可以对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因此设计好品德课堂后八分钟这一教学环节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的妙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直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实践策略】
鉴于对上述课堂后八分钟教学“增值”作用的认识,笔者认为在一节品德课的最后,能否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巩固新的知识内容、能否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有效小结、能否对下一节课知识体系有新的预设、能否让学生在思维上有新的升华,这是设计品德课堂后八分钟这一教学环节的几个思考着力点。因此,笔者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恰当的结尾方式,使数学课堂教学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具体操作如下:
策略一:板书归纳式结尾,及时梳理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课堂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以后回忆的效果高出四倍。小学品德课上,一节课的知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每当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最好能归纳出这节课的要点,以此来帮助学生复习,梳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而教师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归纳总结方式就是板书归纳。
(一)内容要点式板书
内容要点式板书是把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与综合,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出来,以此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它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和关键问题,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教师在课堂结尾时梳理、归纳,使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完整、系统。
如教学五年级(下)《高峡出平湖》的第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如右内容要点:课堂快结束时,笔者结合此板书,帮助学生再次了解三峡工程在发电、防洪、航运、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进一步了解这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偉大工程,是祖国建设的一项伟大成就,从而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二)关键词语式板书
关键词语式板书,是教师在对讲授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或者总结出一些能准确反映出讲授内容的词语,在讲课时分区域、按次序地写在黑板上。课堂结尾时,老师再通过用简练的语言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关键词式板书,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如教学四年级(上)《漫话邮政》的第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关键词语式板书:
漫话邮政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