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质量综合评价视域下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与素养的主渠道。美术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方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打造以创造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的新型美术课堂,充分表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020—2021学年度沈阳市小学四年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共有4.9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基本素养试卷中最后一道大题“画一画”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圆形、梯形和三角形”这三个形状简单组合成的图案,创作一幅线描画并命名。学生各具特色的回答成为本次监测最大的亮点,让阅卷教师惊喜连连。很多网友看到四年级学生的“奇思妙想”而感到自叹不如。采矿机器人、摩天轮、杂乱的桌子、散步的奶奶、长征五号环游太空……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就是学生给自己的画作取的名字。一个简单的梯形,在孩子眼中可以是机器人的身体、摩天轮的车厢、老奶奶的脸,还可以是宇宙飞船的“翅膀”、大风车的扇叶、大鲨鱼的嘴……这些线描画故事情节清晰、富有创意,趣味横生的命名更是有画龙点睛之妙。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美术技法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考察点。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画卷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相对于以往的美术测评,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是教育的最大意义所在。兴趣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引擎。形式多样的提问、别开生面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评价标准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吸引学生的磁石。
  美术学科教学应以情感为灵魂,使教与学之间、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情感交流,它是动态流程,使创新思维如浪花般踊跃、奔腾。本人以《笔的设计》一课为例,一支笔可以在用到只剩短短一节的时候倒过来插进花盆,浇上水,用不了多久就能在笔头长出发嫩绿芽的鉛笔;可以设计成神笔马良的神笔,可以在空中作画;可以设计成具有超迷你投影翻译机功能的笔。美术教学就应当与时俱进,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的结论,创造性思维就会被深度激发出来。学生对课堂有所期待才会主动热爱,那么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持续性就会有所得升。
  二、拓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小学美术质量综合评价正朝着多元化、综合化、弹性化方向发展,在这个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中,教师应当拓宽教育思路,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为主导,产生大量不同的见解,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教师可利用故事创编、游戏互动等方式,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中,以结合时代背景,融入浓厚的人文色彩、注重情境设计的趣味性、符合学情特点的主题性多元化“情境创设”等方式为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沟通、交流,转变课堂中的角色,使学生不仅作为学习者存在于课堂,更是以讲授者的身份融入课堂。重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双向综合性评价,把具象的内容教学设计融入生活场景中去体验、去观察,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多种渠道启发拓展个人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空间,教师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融会贯通。经过长时间不断探索与磨合,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最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的宗旨永远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鉴赏能力以及整合不同来源信息的能力为切入点,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的理念,以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通过对美术教学中五大核心素养全方位的解读,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离不开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的共融相生,唯有根植于文化背景下、在深度思考中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对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小学美术质量综合评价基于审美原则,教师作为教学上的“统帅”,一定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提升思维品质的根源来自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对画作的有效评价,我们把评价职责落实在师生双方。
  根据新课标,教师要明确评价准则。美术课中,教师要充分保障学生的想象得以发挥,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与成长经验,不盲目用艺术性评价标准限定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不用成人的视角来度量学生的作品。而是要因人而异,发现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与闪光点,将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教师因势利导,开展学生自省自评、师者点评与生生展评,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将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评级体系。对于不同的画作所展现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性反馈,辅导修正偏差过大的习作,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大胆创新,利用外部环境,有效提升创造性思维品质。
  沈阳市小学四年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让人们看到了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与未来,也看到了教育者收获的喜悦与幸福,但这只是践行素质教育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以创造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小学美术课堂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行走,还有更多的“教育硕果”需要深挖与践行。
  (责任编辑:李晶)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柳州螺蛳粉品牌包装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传统手工艺及民族图案元素在柳州螺蛳粉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如何将民族文化元素及当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与品牌包装设计相融合提出可行性对策。强调以创新设计与文化传承来彰显包装文化地域性特征及提升品牌内涵,不仅有利于当地品牌的打造,而且还可将民族文化植根于现代设计中,对当地“网红”美食品牌开发设计有一定的启示。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跨境电商及其营销模式正以其便捷和高效的特点逐渐形成新业态。螺蛳粉作为柳州的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双百亿”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营销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旦营销跨越了国界,意味着其营销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本文试图为柳州螺蛳粉构建适合其发展的国际营销模式,力求为螺蛳粉产业全面稳步地开拓国际市场找寻到一条适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守株待兔》全文只有39个字,文本对人物的内心活动没有具体的描述,学生往往对此缺乏本质的洞察。如何让本则故事的寓意揭示水到渠成呢?教学本课时,我立足文本资源,聚焦“兔走”“守株”及“待兔”这三个关键词,引领学生不断深入理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内心,通过展开丰富合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消费品能够借助新媒体传播迅速获得曝光度与知名度,但成为“网红”后进而形成文化的消费品较少。柳州螺蛳粉近几年从网络热点成长为“网红”,又通过线上线下的品牌传播,最终成为新媒体平台品牌影响力最大的美食产品之一。文章尝试从符号传播理论的视角,分析柳州螺蛳粉网红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内涵,从而勾勒出柳州螺蛳粉未来品牌传播的发展趋势,并探讨柳州螺蛳粉文化与柳州城市文化的相互促进关系。
民营经济作为柳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问题来看,主要有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不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旧存在、营商环境仍有提升空间。要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增强民营企业自身综合实力,改善政府服务与监管职能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文章阐述了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密切联系柳州螺蛳粉特色产业;以行业需求来决定培养模式及内容;将课程和实训精准对接市场的有关尝试,对构建“通识+专业特色+螺蛳粉产业相关实习实训”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文章在引入“1+X”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课证融通、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互相促进和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力求构建符合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需要的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实用价值。
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为抓手,以覆盖件模具设计课程为例,系统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融合设计,探讨“七步双线”教学策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专业素养,以期对其他相似的专业核心课程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采用新陈代谢同化和异化作用的理论,对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物流的转型升级、供应链的创新进行有机分析。传统的认识只是强调物流与供应链的同化作用,现代的观念更强调异化作用。厘清物流和供应链的联系和差异,依靠物流的硬实力、供应链的软实力,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文化视角探析近年来柳州螺蛳粉成为爆款美食的现象,认为其承载的柳州城市历史记忆、柳州人对独特家乡风味的深厚情感、柳州城市厚培的工业底蕴及工匠精神是其成功的深层原
“双高”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师资队伍的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其职业发展需求和工作满意度应予以重视。通过对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69名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需求层次和工作满意度现状。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完善三个培育机制、形成四维联动培育体系、建立五个发展平台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