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网瘾”形成原因与危害

来源 :今日湖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网络出现,从初期运用于军事领域到大规模民用,只用了30年时间,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了20亿,占全球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在我国,据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统计,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对比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发现,大学生网民在网民总数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网络对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在帮助大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使不少大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很容易就形成了“网瘾”,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有“网瘾”的比例高达14.8%,而且这一数字在不断增长,大学生“网瘾”严重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和学习,以及心理健康。
   一、“网瘾”定义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缩写做IAD。最初是由葛尔·柏格在1995年所提出,后由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发展完善这一概念。)”亦作网瘾、上网成瘾症、网络依存症、过度上网症或病态电脑使用等,泛指各种对电脑的过度使用,以致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主要分类为:网络性成瘾,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网络关系成瘾,指沉溺于网上聊天或者通过网站结识朋友;网络强迫行为,指以一种难以抗拒的冲动,着迷于网络游戏或者赌博、网上贸易或者购物等;信息收集成瘾,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电脑成瘾,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或者编写程序等。
  二、“网瘾”形成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方面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无论在性格还是心理都还很稚嫩,自制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差的,无法融入新的陌生环境,而网络聊天环境的无拘无束,使其投入在网络中沟通,逐渐习惯了网络的虚拟沟通环境,沉迷于网络聊天。大学的管理机制相对宽松,从中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中走来的大学生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较中学阶段来说,大学期间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较少,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和钱供学生自己支配,大学生上网不仅时间非常充裕,条件也更加便利。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差的学生往往无节制地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最终形成“网瘾”。
  (二)客观方面
  1、家庭因素。如今社会生活水平和家庭收入不断提高,而家长或因为距离疏远,或因为工作忙而疏于和大学生各方面的沟通,仅给予物质上的溺爱,大多大学生入校后都自配电脑,没有电脑的也有家长给充足的生活费用,无疑是给上网造就了很便利的条件。
  2、学校因素。大学相对于中学,更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管理上相对于中学也相对疏松。而且在目前大学校园的不断建设,是校园内网络普及,更有很多学校24小时不限网、不限电。给大学生上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扩招的大形式下,大学人数递增,部分大学以文化教育,忽视了文体建设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大学生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导致大学生将精神需求转嫁到网络中。
  3、社会因素。互联网发展迅速,而相对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相关部门管理不完善,庞大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强烈吸引着大学生,而在利益的驱动下,网吧遍布大学周边,其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给上网的大学生,无疑给大学生沉迷网络做好了铺垫。
  三、“网瘾”的危害
  (一)身体危害:长时间在电脑面前致使眼睛、手部肌肉、脊椎、关节等部位不适,甚至引起疾病。由于长时间上网而导致的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致使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身体亚健康或者病变等身体上的危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二)心理危害: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导致产生焦虑情绪、自闭、不合群,只适应在虚拟环境中沟通,而缺失了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经常在网络中接触到色情、暴力信息,造成上网者产生心理危害,甚至人格扭曲等。
  (三)社会危害: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讲,因为需要上网而给家庭加重负担,由于沉迷于网络,放弃学业,逃课上网、打架。更有甚者步入犯罪道路。网络色情、暴力等信息引发的大学生犯罪,上网环境人员鱼龙混杂,很容易引起打架斗殴、诈骗、诱拐、强奸等犯罪,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前两者是相对“网瘾”者本人来讲,后者是因“网瘾”者本人而带来的其他危害。
  三、总结
  “网瘾”所带来的危害以在对“网瘾”者本人产生影响的同时,也给社会产生的连带影响,这使高校大学生“网瘾”现象已经成为高校面对的普遍问题,以至高校“网瘾”上升为社会问题。网络作为一柄“双刃剑”,给社会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给社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者在还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心里素质和自控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校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海口经濟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车夫祥子悲惨的生活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选词凝练、语言通俗,散发着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本文以其英译本为例研究其语言特色的再现。  关键词:《骆驼祥子》 语言特色 地方色彩  老舍一贯主张写作应使用“俗”与“白”的口语。并且说应该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在作品里被人们称道的北京"大白话"实际上是经过作家提炼的、加攻过的
期刊
研究外国的档案利用政策对于我国档案利用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具有经验价值和启示作用.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又是中国的近邻,两国自古以来就有较为密切的友好交流,其
期刊
从我打开盒子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将是我的猫,我们俩,将会互相拥有。  他想要一个家,而我刚好可以给他。于是乎,他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来了,就像他本来就属于这里。  第一个陌生的夜里,他蜷在我的怀里呼呼大睡,我坐在椅子上,怀里抱着他,就这样待了半宿。我惊叹于他适应环境的能力。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门、窗和食物,还跳上阳台找到了我的花。他能够安然接受我给他的任何东西,包括把他打扮成小女生的样子——给他戴
期刊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逐渐普及,社会上对移动智能端应用的开发者尤其是Android应用开发者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职业导向,强调实践,面向应用人才培养的各类应用技术大学和培训机构陆续开设面向Android的课程,培养学生移动应用开发技能。  1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现状  我校开设Android应用开发相关课程的时间不长,属于新设课程,对该课程的讲授普遍借鉴传统编程课程讲授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高层化趋势越发明显,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主要环境。建筑电气系统是保障高层建筑应用功能及整体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会计逐步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同源分流而成的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各有其特
蒋家沟是我国西南山区一条典型的暴雨型泥石流沟 ,每年雨季爆发泥石流 1 2~ 2 0次以上 ,每年冲出沟口的固体物质总量平均达 1 0 0万m3~ 30 0万m3,给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