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很多,各有其特点和积极作用。笔者根据教学心得,并借鉴他人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句群结构,划分句子成分来记忆这些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聊举数例以说明之。
1 历史背景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七节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这两段阐述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第一段讲社会基础,“甲午战争以后”是状语。瓜分狂潮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原因,“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是主语;“出现”是谓语;“严重”是定语;“民族危机”是宾语。中心词是民族危机。可记宾语“民族危机”。第二段讲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是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主语;“有”是谓语;“初步”是定语;“发展”是宾语。可记主语和宾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讲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是主语;“作为新的政治力量”是补语;“登上”是谓语;“历史舞台”是宾语。可记句子主干“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 历史影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历史活动的历史影响一段:
“拿破仑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各国人民,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导致他的最后失败。”
本段主要讲拿破仑历史活动的影响,对拿破仑的历史活动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前五个分句讲积极作用。第一个分句“拿破仑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进行”和“法国大革命”是两个定语;“早期战争”是主语;“捍卫”是谓语;“成果”是宾语,第二个分句“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制度”。“他建立”是定语;“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后面四个分句共同的主语;“进一步”是状语;“摧毁”是谓语;“封建制度”“是宾语。第三个分句”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巩固“是谓语;”资产阶级社会“是定语;”秩序“是宾语。第四个分句”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传播“是谓语;”法国革命“是定语;”思想“是宾语。第五个分句”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在客观上“是状语;”有利于“是谓语;”欧洲封建制度“和”农民“是定语;”瓦解“和”解放“是宾语。根据以上分析,拿破仑历史活动的积极作用可分别记忆由分句重点词组成的动宾短语:捍卫革命成果,摧毁封建制度,巩固社会秩序,传播革命思想,瓦解封建制度和解放农民,后四个分句讲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消极影响。第一个分句”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是后面四个分句共同的主语;”侵犯“是谓语;”欧洲许多国家“是定语;”主权“是宾语。第二个分句”掠夺各国人民“,”掠夺“是谓语;”各国“是定语;”人民“是宾语。第三个分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激起“是谓语;”人民“是定语;”反抗“是宾语。第四个分句”导致他的最后失败”。”导致‘是谓语;“他”是定语;“最后失败”是宾语。消极影响可记忆四个分句的宾语:主权、人民、反抗、失败。
3 思想评价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第二节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评价旧三民主义一段: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其中“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本段中心句,后面分别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进行阐述。“但是”一词之前分析进步性,三个分句句子主干及其成分分别是:“它表达利益和要求”。“它”指三民主义,是三个分句共同的主语;“表达”为谓语;“利益和要求”是宾语,“反映共同愿望”。“反映”是谓语,“共同愿望”是宾语。“推动发展”。“推动”是谓语。“发展”是宾语。阐述其进步性的三个句子既可以记三个谓语动词:表达、反映、推动,又可以记其三个宾语:利益和要求、共同愿望、发展。“但是”之后指明其局限性,分句句子主干及其成分分别是“三民主义没有提出要求”。“三民主义”为二个分句共同的主语,“没有”是状语;“提出”是谓语,“要求”是宾语。“没有土地纲领”。“没有”是谓语,“土地纲领”是宾语。“这决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这”指前面的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纲领,是这个分句的主语,“决定”为谓语,“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单句做宾语。分析其局限性的三个句子则记其宾语重点词:反帝要求、土地纲领、双反任务。
4 事件性质
4.1 战争性质。
①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主语)是(谓语)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定语)的一场(定语)侵略战争(宾语)”。记其宾语“侵略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主语)是(谓语)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定语)的侵略战争(宾语)”。记其宾语“侵略战争”。
4.2 运动性质,①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定语)的一次伟大(定语)的反封建反侵略(定语)的农民革命战争(宾语)”。记其重点词“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②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主语)是(谓语)一次资产阶级(定语)的改良运动(宾语)”。记其重点词“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史上(定语)的一次伟大(定语)的资产阶级革命(宾语)”。记其宾语“资产阶级革命”。
④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定语)的反帝反封建(定语)的革命运动(宾语)”。记其重点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⑤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宾语)的国民大革命(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定语)的人民大革命(宾语)”。记其宾语“人民大革命”。
1 历史背景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七节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这两段阐述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第一段讲社会基础,“甲午战争以后”是状语。瓜分狂潮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原因,“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是主语;“出现”是谓语;“严重”是定语;“民族危机”是宾语。中心词是民族危机。可记宾语“民族危机”。第二段讲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是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主语;“有”是谓语;“初步”是定语;“发展”是宾语。可记主语和宾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讲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是主语;“作为新的政治力量”是补语;“登上”是谓语;“历史舞台”是宾语。可记句子主干“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 历史影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历史活动的历史影响一段:
“拿破仑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各国人民,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导致他的最后失败。”
本段主要讲拿破仑历史活动的影响,对拿破仑的历史活动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前五个分句讲积极作用。第一个分句“拿破仑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进行”和“法国大革命”是两个定语;“早期战争”是主语;“捍卫”是谓语;“成果”是宾语,第二个分句“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制度”。“他建立”是定语;“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后面四个分句共同的主语;“进一步”是状语;“摧毁”是谓语;“封建制度”“是宾语。第三个分句”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巩固“是谓语;”资产阶级社会“是定语;”秩序“是宾语。第四个分句”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传播“是谓语;”法国革命“是定语;”思想“是宾语。第五个分句”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在客观上“是状语;”有利于“是谓语;”欧洲封建制度“和”农民“是定语;”瓦解“和”解放“是宾语。根据以上分析,拿破仑历史活动的积极作用可分别记忆由分句重点词组成的动宾短语:捍卫革命成果,摧毁封建制度,巩固社会秩序,传播革命思想,瓦解封建制度和解放农民,后四个分句讲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消极影响。第一个分句”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是后面四个分句共同的主语;”侵犯“是谓语;”欧洲许多国家“是定语;”主权“是宾语。第二个分句”掠夺各国人民“,”掠夺“是谓语;”各国“是定语;”人民“是宾语。第三个分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激起“是谓语;”人民“是定语;”反抗“是宾语。第四个分句”导致他的最后失败”。”导致‘是谓语;“他”是定语;“最后失败”是宾语。消极影响可记忆四个分句的宾语:主权、人民、反抗、失败。
3 思想评价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第二节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评价旧三民主义一段: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其中“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本段中心句,后面分别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进行阐述。“但是”一词之前分析进步性,三个分句句子主干及其成分分别是:“它表达利益和要求”。“它”指三民主义,是三个分句共同的主语;“表达”为谓语;“利益和要求”是宾语,“反映共同愿望”。“反映”是谓语,“共同愿望”是宾语。“推动发展”。“推动”是谓语。“发展”是宾语。阐述其进步性的三个句子既可以记三个谓语动词:表达、反映、推动,又可以记其三个宾语:利益和要求、共同愿望、发展。“但是”之后指明其局限性,分句句子主干及其成分分别是“三民主义没有提出要求”。“三民主义”为二个分句共同的主语,“没有”是状语;“提出”是谓语,“要求”是宾语。“没有土地纲领”。“没有”是谓语,“土地纲领”是宾语。“这决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这”指前面的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纲领,是这个分句的主语,“决定”为谓语,“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单句做宾语。分析其局限性的三个句子则记其宾语重点词:反帝要求、土地纲领、双反任务。
4 事件性质
4.1 战争性质。
①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主语)是(谓语)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定语)的一场(定语)侵略战争(宾语)”。记其宾语“侵略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主语)是(谓语)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定语)的侵略战争(宾语)”。记其宾语“侵略战争”。
4.2 运动性质,①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定语)的一次伟大(定语)的反封建反侵略(定语)的农民革命战争(宾语)”。记其重点词“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②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主语)是(谓语)一次资产阶级(定语)的改良运动(宾语)”。记其重点词“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史上(定语)的一次伟大(定语)的资产阶级革命(宾语)”。记其宾语“资产阶级革命”。
④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定语)的反帝反封建(定语)的革命运动(宾语)”。记其重点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⑤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宾语)的国民大革命(主语),是(谓语)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定语)的人民大革命(宾语)”。记其宾语“人民大革命”。